•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華文報紙仍處于非常邊緣的位置”

      2016-08-04 10:57:13李金銓令狐萍張萱
      中國圖書評論 2016年7期
      關(guān)鍵詞:令狐族裔華裔

      李金銓+令狐萍+張萱

      令狐萍 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xué)歷史系前主任、教授,兼任斯坦福大學(xué)胡佛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國教育部“長江學(xué)者”講座教授,長期從事中美文化傳播研究。

      李金銓 香港城市大學(xué)媒體與傳播學(xué)系講座教授兼?zhèn)鞑パ芯恐行闹魅巍v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xué)教授、香港中文大學(xué)與臺灣政治大學(xué)講座教授,是國際中華傳播學(xué)會創(chuàng)始會長。

      張 萱 湖北大學(xué)新聞傳播學(xué)院副教授、碩士生導(dǎo)師,曾在香港城市大學(xué)、美國北卡大學(xué)教堂山分校擔(dān)任訪問學(xué)者。

      張萱(以下簡稱“張”):很感謝兩位教授接受我的訪談,令狐萍教授是著名少數(shù)族裔研究專家,而李金銓教授是著名傳播學(xué)者,兩位老師對于同一個問題的回答一定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我想請教的第一個問題是,二位教授認為美國主流媒介中對于華裔或涉華新聞的信息比重如何?主要集中于哪些方面?

      令狐萍(以下簡稱“令狐”):因為中國經(jīng)濟起飛和國家的發(fā)展,美國對亞洲特別是華裔,對中國的報道比原來要多一些了,每天的新聞報紙、電臺,沒有哪一天不涉及上述三個元素。當(dāng)然華裔本身也很活躍,比如通過參政等形式,使其曝光度比以前要多很多。其實,除卻參政之外,華裔在各個方面都很活躍,譬如在政界比較出名的人物就是駱家輝,他曾是商務(wù)部長,現(xiàn)在是美國駐華大使。除了他之外,其他一些華裔文藝界人士的曝光度也比以前要多很多。

      李金銓(以下簡稱“李”):我個人認為,其實美國的主流報紙對華裔的報道整體來說不算多,主要集中于東西兩岸華人聚居的城市。華裔目前在美國社會畢竟還是一個不太顯著的群體,沒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至于對涉華的新聞,還是以美國的外交政策為主軸,這個沒有太多的改變。

      張:那么美國主流媒介對于華裔新聞報道最明顯的變化特征又是什么呢?

      令狐:最明顯的特征就是關(guān)于亞裔的新聞報道比重總體上升,美國社會對亞洲人、中國人也開始另眼相看。

      李:坦率地說,我很久沒有看這些報紙了,所以這個問題我不敢說。我的直覺認為,應(yīng)該改變不是太大吧。重要的是華裔媒介對美國的報道如何改變,而不是美國主流媒介對華裔的報道如何改變。華裔的政治勢力目前還是微不足道的。

      張:我們知道,在美國地區(qū),有許多華裔人士主辦的華文報紙,如《星島日報》《中華經(jīng)濟時報》《華美日報》《明報》等等,甚至只要有華人的城市,就有華裔的報紙,隨著華人移民的有增無減,它們自身也呈現(xiàn)出競爭激烈的景象。就兩位教授個人的經(jīng)驗來看,您認為這些報紙在美國主流新聞體系中居于何種位置?它們是否會因為華裔關(guān)注度的提升而進入到美國的主流媒介呢?

      李:我們知道,早年美國的華裔媒介是“國共內(nèi)戰(zhàn)”在海外輿論場的延伸,到了20世紀80年代,他們逐漸形成了共識,即華裔媒介必須照顧到華裔在美國社會的基本利益,使華裔了解如何在美國的體制下與其他族裔競爭資源、保護權(quán)益。因此,國共斗爭的味道逐漸淡化。坦白說,不能高估華文報紙的地位,它仍處于非常邊緣的位置。RobertE. Park在1922年寫了一本書叫TheImmigrantPressandItsControl,分析移民報紙在“美國化”的過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一般來說,移民報紙凝聚族群的向心力,既排斥又促進族裔融入美國社會的“大熔爐”,是一種雙重的辯證角色。這個視野也許還可以參考,以觀察華裔媒體的地位。華文報紙銷路其實有限。你提到了香港的《星島日報》和《明報》,卻漏掉了臺灣的《世界日報》。至于其他報紙都是微不足道的??傊绹闹髁髅浇楫?dāng)然是以英文為主,族裔媒介只是陪襯,而華裔人數(shù)少,華裔媒介的影響力更小。這個影響力僅至于第一代新移民,等到他們的第二代都美國化了,根本與華裔媒介無關(guān)。你提出的問題顯示,大中華地區(qū)對華裔媒介的想象,超出美國主流社會對它的青睞。

      令狐:我與李教授的看法相似,事實上,華人報紙在美國主流媒體中影響不大,基本上它的對象還是以華人為主。主流媒體依然是英文報刊,這和語言是有關(guān)系的,因為華人報紙是中文的,所以進入主流媒體的機會還很有限。值得一提的是,其實美國媒體中的轟動新聞比較多,比如槍殺案等危言聳聽的新聞。因此,涉及華人的新聞形象,也同樣不免如此。這種媒介形象不一定能真實地反映一個國家形象。所以,只要大家都了解美國媒介的這種傳播規(guī)律,自然就不太會認為這是美國民眾對華裔或是其他民族、國家形象的唯一判斷。

      張:兩位老師將問題帶入到了華人在國際傳播視野中的形象這一熱門話題,令狐萍教授曾將百年來華裔在美國人心中的形象分為“東方神話”“苦力與妓女”“模范少數(shù)族裔”與“空中飛人”四個階段,尤其是“模范少數(shù)族裔”反映了在“二戰(zhàn)”中,中國成為美國同盟國之后,華裔形象在美國人眼里所發(fā)生的實質(zhì)性改觀,可以說是華裔形象在美國文化傳播中的歷史性轉(zhuǎn)折。不知您是否認為,這四個階段是否也可以反映華人在美國媒介中的形象變遷?

      李:這個問題我沒有做過專門研究,不敢隨便置喙。以我個人的認識而言,美國的華裔社會分為兩個階層,一個是專業(yè)人士的中上階層,一個是底層勞工,中間沒有聯(lián)系的臍帶。早期華裔是從香港、臺灣去的,最近二十年,大陸去的越來越多了,內(nèi)部應(yīng)該有實質(zhì)的改變。美國的媒介怎么看華裔?這個問題我不好說,因為必須要做實證研究。

      令狐:可以這樣說。譬如,在“二戰(zhàn)”以前,美國社會對華人社會的整體印象比較負面,“二戰(zhàn)”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華人在教育、就業(yè)方面成果比較顯著,媒體宣傳報道也多了起來,所以比較正面的形象也越來越多。其中,“模范少數(shù)族裔”就是美國主流媒體塑造出來的一個形象,它也反映了學(xué)術(shù)界所認為的“模范少數(shù)族裔”形象。這一方面展現(xiàn)了華裔的正面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國主流媒體用亞裔與非裔、西班牙裔來做的一個對比。這樣一來,主流社會就會認為:同樣是少數(shù)族裔,為什么亞裔能做到的事情,非裔、西班牙裔卻做不到呢?甚至用這一點來作為判斷標準。

      而且我認為,在新媒體時代,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在美國華裔當(dāng)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我的“文化社區(qū)理論”就認為,現(xiàn)在美國的華裔和美國社會是同步的。從他們的居住狀況來講,中產(chǎn)階級、精英大多數(shù)都住在郊區(qū),這部分階層的華人與美國的白人社會融合,已經(jīng)不像過去唐人街這類的集中地點。所以用地理區(qū)域來看華人社會,已經(jīng)不太容易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意義上的“唐人街”了,當(dāng)然老的“唐人街”現(xiàn)在也還是有的。

      所以,從表面上看,很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華人聚居的地理區(qū)域,但深入研究,在周末、假日的時候,華人又會聚集在華人學(xué)校、華人教會等地,進而形成一個很大的華人中心。因此,在這種場合下,來者都可以感受到中國的文化氛圍,這是一種中國的社區(qū)形態(tài),也就是一種Socialnetwork(社區(qū)網(wǎng)絡(luò))。只是這個社區(qū)又不像過去華人街的店鋪這種中國色彩的東西那么具體,所以我用“文化”來做華人社會的界定。這樣說來,文化是起了一個很重要的紐帶作用,也可以說起到了一個社區(qū)的橋梁、社區(qū)的構(gòu)架作用。

      張:在這里,我非常愿意和二位教授分享一個我個人的經(jīng)歷。2013年夏天,我在捷克的工業(yè)城市皮爾森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在當(dāng)?shù)氐囊雇?,幾乎所有的商店都已?jīng)關(guān)門,僅有兩三家開門營業(yè)的,卻是華商店鋪,但這些華人都不會說中國話。這看起來很矛盾:一方面,它們擁有華人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精神;另一方面,他們又喪失了作為華人的基本特征:語言。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您如何來解釋這一現(xiàn)象?

      令狐:其實,不光是在捷克,我想,普遍的華人第二代、第三代都有這種現(xiàn)象,因為他們要在當(dāng)?shù)厣婢鸵诤显谄渲?,就必須要運用當(dāng)?shù)氐恼Z言,所以他們逐漸就會和自己的母語產(chǎn)生一定的隔閡。雖然他們也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但實際上他們在文化、意識形態(tài)方面很可能與他們所生活的國家更加同化??傮w上來說,其實在海外華人中都存在這種現(xiàn)象。海外華人的第二、第三代,或者更往后,一代代與母國文化的隔閡程度是越來越大,所以,他們自身就會很努力學(xué)習(xí)華文,盡量來縮小這種差距。比如說,現(xiàn)在中國經(jīng)濟起飛,第二代華人也認為很有必要讓自己的子女學(xué)習(xí)中文,將來可以增加他們在中國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其他的機會,所以也會有意識地教導(dǎo)他們的子女學(xué)習(xí)中文。

      李:這里提到了張萱自己的經(jīng)驗,這個道理很簡單,就是“禮失求諸野”啊。華裔到了別的國家,把那些精神原原本本帶過去,而且世代相傳都保持住了。我們在海外華裔身上看到一些好的精神(如勤儉、重視家庭和子女教育),也看到一些壞的習(xí)慣(如窩里斗)。中國文化的一些特質(zhì),你在馬來西亞、印尼和美國各地都能看到,他們特意保存得比在母國好,有的特征可能在母社會甚至已經(jīng)式微或改變了。

      張:非常感謝二位老師剛才精彩的對談,請容許我提最后一個問題:在跨文化傳播理論中,有一個“傳播涵化”的概念,這是對20世紀70年代朝鮮居民移民美國芝加哥之后的一種現(xiàn)象研究,即朝鮮人到了美國經(jīng)歷了幾代人的磨合之后,一部分朝鮮人被“美國化”了,但是也有一部分與他們住在一起的美國人被“朝鮮化”了,我認為,這一問題在華人社群中也有出現(xiàn),在這個“涵化”的過程中,您認為,在一個新媒體泛濫的時代里,華人應(yīng)該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與精神特征?

      令狐:你說得沒錯,他們確實會互相影響。在海外華裔中這種現(xiàn)象也是存在的,我們也可以說美國人被中國文化影響了。譬如美國人吃中餐很普遍,用筷子也很熟練,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吃中餐越來越流行、普及。這反映了它們對中國文化比之前要了解,沒有過去那么無知了,但是要說達到“中國化”這個程度,我看還沒有。所以說,想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只有靠自己努力。因為在國外沒有這種文化氛圍,畢竟一個國家的本國文化是主體文化,是大氣候。比如,要在一個英語的國度中講中國話,那就比較困難。因此總體來講,在外國文化這個大環(huán)境里保持母國文化,確實比較艱難。而且,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新的媒體如互聯(lián)網(wǎng)、智能手機網(wǎng)絡(luò)可能會讓這種“涵化”更加容易,基于此,要想保持自己母國文化的特性,個人還必須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李:“傳播涵化”是GeorgeGerbner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主要是指電視媒介如何對受眾灌輸整體性的世界觀與意識形態(tài),不是因為華裔而起的。少數(shù)族裔在美國要生存,想發(fā)展,首先要認定自己是華裔美國人(ChineseAmerican),而不是美裔華人(AmericanChinese)。他們是美國人,然后行有余力,再求保存中華文化的某些特征與傳統(tǒng)。否則,本末倒置,想在美國做“中國人”,做不好美國人,也做不好中國人,這是沒有什么道理的。猶太人在美國社會這么成功,因為猶太族裔在美國社會各方面出人頭地,影響力無與倫比。我的子女在美國成長的過程中,我常告訴他們,如果人家認為他們和別人不一樣,他們應(yīng)該引以為榮,因為他們有兩種文化的熏陶,他們從來沒有認同危機。這種熏陶也應(yīng)該是自然而然,潛移默化的,在不同的文化土壤若硬用填鴨式的方法灌輸中國傳統(tǒng),只會讓第二代更加遠離中華文化。

      (本文經(jīng)令狐萍教授、李金銓教授本人審閱。)

      作者單位: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xué)歷史系香港城市大學(xué)媒體與傳播學(xué)系湖北大學(xué)新聞傳播學(xué)院(責(zé)任編輯郎靜)

      猜你喜歡
      令狐族裔華裔
      差科簿中的破除與蠲免——以《唐令狐鼠鼻等差科簿》為中心
      多措并舉加強和改進華裔新生代工作
      華人時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4:54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華人時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陶欣伯:熠熠生輝的華裔實業(yè)家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18
      王贛駿:首位華裔太空人
      華人時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2:58
      “英國多族裔未來”理念:緣起、困境及其理論啟示
      A Changing Life
      族裔性的空間建構(gòu):《拉羅斯》的敘事策略
      聞項某被查二首
      中華魂(2017年8期)2017-11-22 12:21:09
      延風(fēng)詩廊
      中華魂(2015年6期)2015-11-28 11:54:46
      咸丰县| 乌海市| 阿坝| 涟水县| 沂南县| 沈阳市| 新昌县| 连城县| 涿州市| 五指山市| 神池县| 大同县| 云梦县| 肥乡县| 平度市| 安化县| 密云县| 龙南县| 建始县| 吉林省| 汶上县| 蓝田县| 二连浩特市| 沾化县| 黔西县| 增城市| 虞城县| 武强县| 五华县| 涟水县| 兖州市| 新绛县| 五寨县| 保康县| 滨海县| 册亨县| 柏乡县| 海林市| 宁乡县| 潍坊市| 玉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