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馬遠征 張妍 蘇天嬌 陳立英 楊帆 馬偉鳳 翟武杰 王天天 孫楊 陳瓊
解放軍第309醫(yī)院全軍骨科中心骨內(nèi)科,北京 100091
骨質(zhì)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及多發(fā)病,OP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是當今社會中一個發(fā)病率高、涉及人群廣、致病危險因素復雜、后果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骨折是一種嚴重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的常見疾病,它不僅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疼痛和活動能力受限,而且可并發(fā)腦梗死、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壓瘡等疾病,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經(jīng)濟負擔[2]。如老年人發(fā)生髖部骨折后1年之內(nèi),死于各種并發(fā)癥者達20%,而在存活者中,約50%致殘,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質(zhì)量明顯下降。絕經(jīng)后女性由于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丟失加速,是骨質(zhì)疏松的高發(fā)人群[3]。本研究調(diào)查了121例中老年女性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情況,探討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的流行與危害,從而為其防治工作提供依據(jù)。
選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軍第309醫(yī)院全軍骨科中心出院的中老年女性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患者共計121例,年齡50~98歲,平均年齡71.41±10.35歲。
年齡≥50歲的女性,因非暴力發(fā)生髖部骨折或椎體骨折,即脆性骨折。參照1994年WHO推薦的診斷方法[4],測得的骨密度與同性別峰值骨密度相比,其骨密度下降標準差,如有一個或一個以上部位T值≤-2.5SD為骨質(zhì)疏松;-2.5SD
除骨質(zhì)疏松外的骨疾患如甲狀旁腺機能亢進、Paget’s骨病、腎性骨病等;原因不明的子宮異常出血等;患有急、慢性肝病(膽紅素>34umol/L,轉氨酶>100U/L,或堿性磷酸酶>300U/L)。
統(tǒng)一設計調(diào)查問卷,采用電話調(diào)查的方法進行信息采集。問卷內(nèi)容主要包括年齡、骨折日期、骨折部位、骨折原因、存活狀況、生活情況、出院診斷是否有骨質(zhì)疏松癥、是否做過骨密度檢查以及骨質(zhì)疏松治療情況等。
121例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患者,平均年齡71.41±10.35歲,平均住院天數(shù)15.69±10.67天,平均住院花費4.05±2.86萬元,其中10.74%的患者自費治療,89.26%的患者采用公費/醫(yī)保結算。所有致病因素中,跌倒占60.33%,為骨折的第一大誘因,14.88%的患者出院后再次骨折,出院時有高達50.41%的患者未診斷有骨質(zhì)疏松癥,高達38.84%的患者骨折前后均未做過骨密度檢查,截止隨訪結束,有13.22%的患者因骨折所帶來的并發(fā)癥而死亡。結果見表1。
表1121例骨折患者一般情況分析
Table1Analysis of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121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患者(n=121)年齡(歲)71.41±10.35住院天數(shù)(d)15.69±10.67住院費用(萬元)4.05±2.86支付方式 自費13(10.74%) 醫(yī)保/公費108(89.26%)骨折原因 跌倒73(60.33%) 日常活動44(36.36%) 其他4(3.31%)出院后再次骨折18(14.88%)出院診斷有OP60(49.59%)BMD檢查情況 骨折前檢查9(7.44%) 骨折后檢查51(42.15%) 骨折前后均檢查14(11.57%) 從未做過47(38.84%)存活狀況 健在105(86.78%) 過世16(13.22%)
注:OP(Osteoporosis,骨質(zhì)疏松癥),BMD(Bone Mineral Density,骨密度)。
121例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患者中,脊柱骨折98例,髖部骨折23例,髖部骨折組年齡、住院天數(shù)、住院費用均高于脊柱骨折組。髖部骨折組跌倒所致占91.30%,是髖部骨折的主要原因。髖部骨折組有26.09%的患者可以完全自理,有21.74%的患者完全不能自理,脊柱骨折組64%完全可以自理,5.10%完全不能自理,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見表2。
表2脊柱骨折和髖部骨折一般情況比較
Table2Comparison of the general condition between spinal fractures and hip fractures
項目脊柱骨折(n=98例)髖部骨折 (n=23例)P值年齡(歲)69.74±10.2178.48±7.76<0.001住院天數(shù)(天)13.62±7.9524.48±15.58<0.05住院費用(萬元) 3.79±2.735.15±3.20<0.05骨折原因 跌倒 52(53.06%)21(91.30%)<0.001 日常活動44(44.90%)0(0)<0.001 其他2(2.04%)2(8.70%)0.163生活情況 完全自理64(65.31%)6(26.09%)<0.001 需要幫助17(17.35%)7(30.43%)0.160 完全不能自理5(5.10%)5(21.74%)<0.05 過世12(12.24%)5(21.74%)0.398
注: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1例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患者住院治療前,僅有11.57%的患者服用了鈣劑和/或維生素D,同時聯(lián)用雙膦酸鹽或降鈣素的患者僅占3.3%,高達85.13%的患者未服用任何治療藥物。骨折后,36.36%的患者開始服用鈣劑和/或維生素D,26.45%的患者聯(lián)用了雙膦酸鹽或降鈣素,仍有多達37.19%的患者未服用任何治療藥物。結果見圖1。
圖1 骨折前后患者治療情況Fig.1 Medical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before and after the fractures
絕經(jīng)后女性會呈現(xiàn)出一個快速的、大量的骨質(zhì)流失表現(xiàn),在絕經(jīng)當年約會流失全部骨量的10%,隨后每年流失約2%~5%[5],由此導致絕經(jīng)后婦女的骨骼健康狀況備受考驗。本研究中針對121例中老年女性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其平均住院天數(shù)15.69±10.67d,平均住院花費4.05±2.86萬元,14.88%的患者出院后再次骨折,13.22%的患者因骨折所帶來的各種并發(fā)癥而死亡。以上結果體現(xiàn)了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患者住院時間長、住院費用高、危害嚴重等特點。
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的所有致病因素中,跌倒占60.33%,為骨折的第一大誘因,這與其他相關研究結果一致[6],而在髖部骨折組的患者中,跌倒所致骨折更是高達91.30%。這提示積極預防跌倒是減少骨折發(fā)生的有效手段。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預防跌倒的措施有很多,如在居家環(huán)境下安裝扶手,保障老人行走安全;在臥室床頭和衛(wèi)生間安裝觸手可及的電源開關,保證家居照明,預防跌倒;桌椅、衣物、孩子玩具等生活用品使用后注意歸位,擺放整齊,防止絆倒老人;晚上起夜或者早晨、午睡起床時,應首先緩慢坐起,緩沖幾分鐘再下地活動,防止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導致暈厥跌倒;中老年人常常伴有多種慢性疾病,服用藥物種類較多,但要盡量避免服用影響精神的藥品,以及避免出現(xiàn)低血糖、高血壓,防止用藥不當引起跌倒。
在121例骨折患者中,脊柱骨折98例,髖部骨折23例,兩組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髖部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齡、住院時間、醫(yī)療費用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比例顯著高于脊柱骨折組,這表明髖部骨折的危害遠大于脊柱骨折。骨質(zhì)疏松患者預防髖部骨折,防止跌倒是首要手段,而預防脊柱骨折,除了防跌倒外,生活中也有許多注意事項,如避免彎腰提重物,日常活動和做家務時避免用力過猛,鍛煉身體時量力而行,減少意外發(fā)生。生活方式的干預是預防骨折的一大舉措,抗骨質(zhì)疏松藥物治療也是重中之重,但我們的防治形勢卻并不樂觀。根據(jù)本研究調(diào)查結果顯示,北京海淀地區(qū)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患者出院時有高達50.41%的患者未診斷有骨質(zhì)疏松癥,高達38.84%的患者骨折前后從未做過骨密度檢查,所有患者骨折發(fā)生前,高達85.13%的患者未服用任何治療藥物,骨折后,仍有多達37.19%的患者未服用任何治療藥物,而服藥治療的患者中,僅服用鈣劑和/或維生素D的患者就占了36.36%,僅26.45%的患者聯(lián)用了雙膦酸鹽或降鈣素,由此可見,在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骨質(zhì)疏松及骨折的防治水平都如此堪憂,在全國其他地區(qū)的防治形勢必定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