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民閱讀走過了第一個十年,在各地積極的積極推廣下,全民閱讀的推廣模式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改變,如書香城市、流動圖書館、數(shù)字圖書館等,這些創(chuàng)新的推廣模式從閱讀引導、閱讀環(huán)境、閱讀媒介等方面給人們的閱讀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全民閱讀率。
【關鍵詞】全民閱讀;進農村;進學校;流動圖書館;群體閱讀;數(shù)字閱讀;數(shù)字圖書館
【作者單位】馬春麗,中原工學院,河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后流動站。
2016年,我國全民閱讀活動走過了第一個十年。十年來,全國各地積極探索書香城市建設,開展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使全民閱讀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第13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從2010年到2015年,我國的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由52.3%增長到58.4%,成年人數(shù)字化閱讀率的增幅更大,由32.8%增長到64.0%,而成年人的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則由4.25本增長到4.58本。從這三組數(shù)字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閱讀的人數(shù)在增加,圖書的閱讀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這僅僅是從2010年到2015年的增幅,更不用說從2006年開始推廣全民閱讀到十年后的今天,全民閱讀率更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全民閱讀率的提高,與十年來各地積極探索閱讀推廣是分不開的。筆者總結分析十年來我國全民閱讀推廣中各地創(chuàng)新有效的推廣模式,以及這些模式給人們閱讀生活帶來的改變,希望能夠為全民閱讀的深入推廣提供借鑒,更好地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
一、“書香中國”帶頭走,創(chuàng)新全民閱讀活動模式
目前,全國所有的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都積極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除了在“4·23世界讀書日”舉辦各種活動,還有400多個城市常設了讀書月、讀書節(jié),并以“書香中國”為統(tǒng)領,廣泛地開展“北京閱讀季”“書香荊楚”“書香江蘇”“書香中國·上?!薄皶愫稀薄澳蠂鴷愎?jié)”“書香遼沈”“書香八閩”“書香龍江”“書香三晉”等一大批品牌活動。這些品牌活動,已然成為全民閱讀的重要平臺,引導著全民閱讀的有效開展。其中,北京市推廣全民閱讀的品牌“北京閱讀季”是“書香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品牌,自2011年設立至今,“北京閱讀季”切切實實地影響并改變著北京的閱讀生態(tài),已發(fā)展成為國家級的全民閱讀品牌。連續(xù)舉辦了六屆的“北京閱讀季”具有以下幾個值得各城市學習借鑒的經(jīng)驗。
第一,打造讀書形象大使,注重文化名人的帶頭作用。實施領讀者計劃,培養(yǎng)領讀者帶頭開展閱讀活動,充分發(fā)揮帶頭人在全民閱讀推廣中的示范引導作用。如2011年第一屆“北京閱讀季”,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聘請了畢淑敏、蘇士澍、梁曉聲、白巖松、周大新、周國平六位社會知名人士作為北京讀書形象大使。每一屆“北京閱讀季”都邀請新的知名人士加入讀書形象大使隊伍,開展一系列好書、新書、好文推介與評選活動,不斷擴大名人的影響力。自2014年起,“北京閱讀季”為了更好地實施全民閱讀推廣活動,進一步發(fā)揮各行業(yè)領域的帶頭人在其中的引導作用,北京市開始實施領讀者計劃,組織選拔具有一定文化層次、有志于服務全民閱讀推廣的志愿者,這些人員主要從機關公務員、學校老師、各區(qū)縣主管領導、大學生社團、實體書店、益民書屋管理員及社區(qū)讀書會等負責人中篩選,并分期分批進行系統(tǒng)培訓,以此來組建相對穩(wěn)定的全民閱讀推廣隊伍,使他們能夠成為促進推動全民閱讀的骨干力量,進而可以提高全民閱讀推廣的專業(yè)化水平。
第二,差異化閱讀活動指導細分人群閱讀,以點帶面提升全民閱讀活動水平。全民閱讀最大的特點便是閱讀群體的廣泛性,包含各種文化水平在內的社會階層,他們有著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身份、不同年齡,比如學生、農民、工人等,這些群體有著近10億人的數(shù)量,注重差異化的閱讀活動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是全國“書香城市”一直探索的閱讀推廣模式之一。“北京閱讀季”在差異化閱讀活動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從2013年開始,相關部門分別組織了“北京大學生讀書節(jié)”“北京少年讀書節(jié)”“‘書香機關公務員讀書活動”“‘送你一縷書香女性讀書活動”;2014年第四屆“北京閱讀季”還增加了“親子閱讀活動”,細分了大學生群體、少兒群體、親子群體、女性群體、機關群體等,在相關群體中廣泛開展各類活動促進全民閱讀。如“親子閱讀活動”以學齡前兒童的閱讀推廣為重點,舉辦 “21天親子共讀記錄”“無處不在的親子故事”“嬰幼兒閱讀知識講座”“志愿者媽媽在行動”等活動,培育一批“故事爸爸”“故事媽媽”,引導家庭正確開展嬰幼兒早期閱讀,建立良好的親子閱讀互動模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閱讀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二、閱讀設施廣覆蓋,創(chuàng)新全民閱讀環(huán)境體系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讓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每一個人都能讀到書”的目標,也是我國開展全民閱讀工作的訴求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推進全民閱讀“七進”活動,培養(yǎng)了一定的閱讀典型,同時,閱讀的基礎設施得到了完善健全,閱讀環(huán)境體系不斷創(chuàng)新,極大地提升了全民閱讀的質量和數(shù)量。其中,閱讀環(huán)境創(chuàng)新完善最為突出的當屬農村的閱讀環(huán)境以及社區(qū)、公眾場所等閱讀環(huán)境。
1.全民閱讀進農村,大眾圖書出版助力打造閱讀環(huán)境
在全民閱讀活動推廣之前,農村民眾的閱讀幾乎處于完全“邊緣化”的狀態(tài)。農民處于無閱讀場所、無閱讀氛圍、無閱讀指導,甚至無書可讀的狀態(tài)。全民閱讀進農村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農民巨大的閱讀需求,由此建立的“農家書屋”也被農民譽為“改變命運的知識庫、學習致富的黃金屋”。在全民閱讀持續(xù)推廣的近幾年,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斷投入資金,在全國建設農家書屋。從硬件設施上來看,全國已經(jīng)建成了60多萬個農家書屋,除了覆蓋有條件的行政村,每年還堅持推薦書目進入農村。目前,已經(jīng)有10億冊圖書進入了農村,實現(xiàn)“村村有書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讀書難、看報難”的問題。而閱讀進農村除了需要硬件條件的完善健全,更重要的是“軟件”條件的配套到位,也就是書籍的配套。由于政策的支持,相關部門每年都有一些推薦書目推薦到農家書屋,與此同時,一些出版單位也意識到農村圖書市場的空白,策劃出版了一系列進農村的圖書,其中涵蓋農業(yè)農技、法律指導、民族風俗、健康生活等領域。如中國法制出版社的“法律進農村系列”圖書,就是專門針對農村市場策劃出版的。該系列包括《農村婚姻糾紛實例說法》《農村房產(chǎn)糾紛實例說法》《農民打工維權實例說法》《農村醫(yī)療糾紛實例說法》《農村繼承、收養(yǎng)糾紛實例說法》《農村買賣借款擔保糾紛實例說法》等。全套書以專業(yè)法官結合案例來解說法律,解答了農民最關心的各種法律問題。圖書案例豐富、緊密結合農村生活的實際情況,同時根據(jù)每個分冊的內容附加了相關法律文書范本,以及民事訴訟流程圖、賠償計算公式等實用信息,讓讀者可以輕松速查。此外,還有針對農業(yè)生產(chǎn)的種植、養(yǎng)殖系列圖書,農村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圖書等,在農村市場中占據(jù)較大比重,深受農民的喜歡。硬件的完善和圖書配套的到位,有效地促進了全民閱讀在農民群體中的推廣。
2.全民閱讀在城市,特殊閱讀環(huán)境及城市書房閱讀便民
近年來,隨著全民閱讀的推進,公共閱讀服務設施的數(shù)量和質量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服務的體系不斷完善,服務的質量更是有明顯改善。全國各地的閱讀服務設施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xiàn)。2012年, 首個“書香地鐵”在武漢誕生,武漢地鐵2號線的21個車站全部設有自助圖書館,每個自助圖書館造價近40萬元,其中可以借閱圖書400多冊,可容納還書600多冊,圖書類別包括詩歌、管理、哲學、歷史、少兒讀物、傳記等18類。地鐵作為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方式,每天的客流量非常大,而且乘坐地鐵的人群大多屬“熟客”,乘坐地鐵具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和很高的頻率,因此“書香地鐵”不僅能夠方便當?shù)厥忻?,還可以讓市民將地鐵自助圖書館當成“自家書柜”。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5年年初,僅僅兩年時間,武漢的“地鐵自助圖書館”就實現(xiàn)了累計辦證14958個,借書193952本。2016年4月22日,全國鐵路首個“書香候車室”在西安北站揭牌,這意味著鐵路也開始加入全民閱讀服務行列。西安北站是我國中西部高速鐵路網(wǎng)的樞紐站,旅客發(fā)送量逐年遞增,“書香候車室”可以說是給旅客提供了非常理想的閱讀環(huán)境,旅客只需要憑借身份證就可以進入“書香候車室”免費閱讀書刊雜志。除了在這些特殊的地點建立閱讀場所,全國絕大多數(shù)城市設立的“城市書房”也是助推全民閱讀的保障。如截至2015年年底,浙江溫州就已經(jīng)開設了15家24小時城市書房,市民只要憑市民卡或繳納20元押金就可以自主辦理借書卡,自由地進出城市書房進行閱讀。這些城市書房一般開設在臨街一樓,場地的面積不低于150平方米,周邊的城市居民密集,人流量大。根據(jù)溫州市的計劃,2016年將繼續(xù)新建10家城市書房,打造一個15分鐘的免費自助閱讀圈,這意味著市民能夠在15分鐘之內就能找到一家城市書房,輕松愉快地徜徉閱讀之中。
書香地鐵、公共圖書館、書香公交、24小時自助圖書館、閱報亭、圖書漂流點、流動圖書服務站等創(chuàng)新形式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環(huán)境,也大大地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和生活,有效地提高了全民閱讀水平。
三、借力新一代高新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閱讀方式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數(shù)字閱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也逐漸成為全民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媒體,給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和推廣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一代高新信息技術的浪潮下,全國各地涌現(xiàn)了很多新穎的閱讀方式。
第一,電視圖書館。把圖書館“搬回家”,打開電視就能閱讀。利用電視媒介呈現(xiàn)圖書,不僅拓展了現(xiàn)有的閱讀形式,而且將圖書館的功能做了進一步的挖掘。電視圖書館具有眾多優(yōu)勢,首先,它可以提供24小時的閱讀服務,在時間上完全不受控制;其次,不受地域約束,只要打開電視機,足不出戶就能夠共享圖書館資源;再次,電視圖書館能夠覆蓋軍區(qū)、學校、農林科技站點及廣大農村區(qū)域,覆蓋人群相當廣泛;最后,電視圖書館的操作簡單,普通市民不用學會復雜的電腦操作,不用采購電腦以及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打開電視就能實現(xiàn)閱讀、學習。自2009年國家圖書館設立了電視圖書館模式后,全國多地都開始打造電視圖書館:江蘇鎮(zhèn)江于2012年 5月28日正式開播電視圖書館,包含1個視頻類欄目、8個圖文類欄目和1個欄目預告欄目;寧波于2015年讀書周期間開放了電視圖書館,該館以寧波市現(xiàn)有的資源為基礎,以閱讀活動資源和地方文獻資源為特色,利用數(shù)字電視技術,實現(xiàn)有聲讀物、紙質文獻、視頻三者結合的閱讀模式;山東濟寧于2016年4月22日面向全市140萬戶家庭800萬人民發(fā)布電視圖書館;浙江紹興于2016年5月向12萬戶居民開放電視圖書館,包括電視閱讀、電視學堂、聽書頻道等在內的15個頻道。
第二,打造移動數(shù)字圖書館,隨時隨地體驗視聽閱讀樂趣。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閱讀方式和載體都發(fā)生了改變。電視圖書館可以說是一座“虛擬圖書館”,讀者可以把圖書館“搬回家”,而移動數(shù)字圖書館則是可以讓消費者隨時隨地把圖書館帶在身邊。如河南開封市,為了更好地推進全民閱讀發(fā)展,大力發(fā)展了移動閱讀服務,引入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數(shù)字化閱讀設備24小時電子閱讀機,每一臺借閱機都有3000種正版電子圖書,每個月保持200種圖書更新,這些圖書涵蓋小說傳記、文學名著、少兒教育、文化藝術、社會法律、歷史地理等各個門類,讀者只要用手機掃描所選圖書的二維碼,就能夠將自己喜歡的電子書籍下載到手機中,隨時隨地進行閱讀。這些24小時電子書借閱機均安置在人流集中、交通便利的地點,通過這些電子書借閱機,全市人民都能免費體驗數(shù)字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又如寧波市開展的“悅讀書亭”閱讀新服務,將紙質書和電子閱讀交換結合的新型移動圖書館放置在人流密集的城市中心,免費提供2萬集有聲讀物、3萬種電子書以及300種報紙的下載,市民可隨時享受閱讀的快樂。事實上,全國各地的移動圖書館各具特色,除了有自建新平臺,還有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等新媒體搭建移動數(shù)字圖書館等形式。數(shù)字圖書館的內容除了數(shù)字化的圖書,還包括電影、有聲讀物、期刊等,讀者可以隨時隨地把圖書館 “裝進”手機,享受海量的閱讀資源以及試聽的樂趣。
“書香中國”品牌引領著各個城市積極打造“書香城市”。不斷創(chuàng)新的推廣活動模式激起了全民閱讀的熱情,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日益完善的閱讀基礎設施,給各階層、各地域的人們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閱讀環(huán)境,拉近人們與書的距離;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技術的發(fā)展,更新了人們閱讀的方式。這些新穎的活動形式、閱讀環(huán)境、閱讀方式,都為全民閱讀推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效地提升了全民閱讀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