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詩詞展示】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鑒賞品析】
詩歌前兩句重在景物描寫。詩人首先從正面刻畫了微風中的海棠,著意表現(xiàn)出海棠的色彩?!胺骸弊只顚懗龃阂獾呐冢瑸楹L牡氖㈤_造勢。次句側(cè)寫海棠,“香霧空蒙”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月轉(zhuǎn)廊”指月亮已轉(zhuǎn)過走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我們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的意思: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此時的詩人,空有滿腹才華,卻始終得不到重用。
后兩句側(cè)重寫詩人的愛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寫賞花者的心態(tài),是全詩的中心句。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開得如此燦爛,怎么忍心讓它獨自棲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太讓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入眠,那又該如何打發(fā)這漫漫長夜呢?一個“恐”字,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發(fā)出的擔憂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海棠共度良宵的執(zhí)著。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肮省闭諔?yīng)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之的意思,表現(xiàn)出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鐘。此句暗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以花喻人,渾然無跡。其中,“燒”“照”兩字看似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流露出了“我”因貶后的郁郁寡歡。
【達標練習】
1.詩歌前兩句寫出了海棠的哪些特點?
2.詩歌后兩句在抒發(fā)情感時,使用了什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