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8月10日報道,原題:速度與激情?中國電影票房下降顯示消費增長放緩中國電影票房正出現(xiàn)虛弱跡象,這令決策者感到擔憂,過去5年來他們將驚人的票房作為消費者彌補下滑出口和制造業(yè)的象征。
今年第二季度票房與2015年相比下降10%,這是近5年來的首次下降。根據(jù)跟蹤票房的藝恩公司的數(shù)據(jù),7月票房進一步下挫。失速的票房凸顯中國消費者勒緊腰帶甚至影響到了“小奢侈”和日常的隨意支出,這令討好中國的好萊塢制片人和努力提振國內(nèi)消費的中國政府感到擔憂。
“如今電影票很貴,且有更多地方可以看到電影,所以大家選擇待在家里或在網(wǎng)上看”,上海一家國有公司的工作人員張富嶺(音)如是說。張并非個例。7月份,中國人去電影院的人次下降15%。
分析人士說,近來針對制作方進行購票補貼或買光所有未售出電影票來拉高票房的行為進行的打擊,也令中國電影票房承受壓力。不過,票房下降可能是短期的,因為一些人說這是因為最近缺少大片。“最近很多國產(chǎn)片口碑不好,很多觀眾覺得不值得看”,上海一家影院的售票員王欣(音)說,“若沒好電影,打折也起不了作用。”▲
(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