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

      2016-08-13 01:35:13鄭廣文黃振輝
      關鍵詞:財務績效

      李 亞 鄭廣文 黃振輝

      ?

      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

      李亞鄭廣文黃振輝

      摘要:以資源基礎觀和運營管理思想為理論基礎,對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yè)(3PLs)服務能力進行分析,在對其科學性、合理性進行檢驗、修正的基礎上,將其納入“能力-績效”分析框架。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對全國269份有效問卷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同時,非財務表現(xiàn)在3PLs服務能力轉化為財務績效的過程中既發(fā)揮著直接的正向影響,又具有顯著的中介作用等。為3PLs提升和培育其非財務表現(xiàn),并以此來提升其財務績效,參與市場競爭提供決策依據(jù)。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企業(yè); 物流服務能力; 非財務績效; 財務績效

      一、文獻綜述

      (一)3PLs服務能力

      運營管理(OM)作為現(xiàn)代企業(yè)提高自身實力的有效手段,已廣泛應用于制造業(yè)等傳統(tǒng)產業(yè)領域,并被普遍認為是組織(企業(yè))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如運營能力是企業(yè)經長期積累而形成的一種戰(zhàn)略資源,且這種資源不容易被模擬、獲得或替代*Dierickx, I. and Cool, K.,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Manage ment Science, 1989, 35(12), pp.1504-1511.;運營能力是企業(yè)所表現(xiàn)出的優(yōu)于競爭對手的一系列內部活動*Hayes, R.H. and Pisano, G.P.,“Manufacturing strategy: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wo paradigm shifts”, Production & Operation. Management, 1996, 5(1), pp.25-41.;運營能力是企業(yè)某一維度的特定競爭力*Safizadeh, M.H., Ritzman, L.P. and Mallick, D.,“Revisiting alternative theoretical paradigms in manufacturing strategy ”, Production & Operation Management, 2000, 9(2), pp.111-126.等。盡管對于運營能力的內涵表述各異,但總結文獻發(fā)現(xiàn),良好的運營能力一般具有如下特征:是企業(yè)內部經長期積累而形成的一組能力群;這組能力能被企業(yè)很好地利用和執(zhí)行;執(zhí)行該組能力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有價值的、獨特的、不可模擬的競爭優(yōu)勢;這種競爭優(yōu)勢會進一步促進企業(yè)的成功。

      資源基礎觀(RBV)*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7 (1), pp.99-120.作為分析資源與競爭優(yōu)勢之間關系的重要理論框架,已廣泛應用于制造業(yè)等傳統(tǒng)產業(yè)領域,其核心思想是“資源的異質性(如不可替代性、不可復制性、稀缺性等)是企業(yè)獲得成功的關鍵”。占有這些資源是企業(yè)成功的必要前提,只有合理運用這些資源才可能獲得成功。如世界上有許多知名品牌的大型連鎖超市,其所擁有或控制的資源大同小異,但幾乎沒有一家能夠模擬(復制)沃爾瑪?shù)某晒?,因此,如何合理進行資源配置是促進企業(yè)成功的關鍵因素。

      上述兩種理論框架,雖已廣泛應用于制造業(yè)等傳統(tǒng)產業(yè)領域,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鮮有學者將其引入物流業(yè)領域,并據(jù)此對3PLs服務能力進行構建。如從運作的角度,汪鳴和馮浩提出,物流服務能力是指企業(yè)為了滿足客戶需求,在提供物流服務的過程中對物流運作過程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能力*汪鳴、馮浩:《我國物流業(yè)發(fā)展政策研究》,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年,第4-6頁。,成為我國最早將運營思想引入物流服務能力范疇的文獻之一,為后續(xù)相關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鑒;馬士華等認為廣義的物流服務能力主要是指企業(yè)的物流運作能力,它反映的是組織的綜合物流功能水平*馬士華、申文:《企業(yè)物流服務能力的影響因素及其交叉作用研究》,《物流技術》2005年第4期。;劉巖等認為物流服務能力即為物流服務提供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品質和技能*劉巖、張春穎、李雪飛:《第三方物流企業(yè)物流服務能力實證研究》,《物流技術》2014年第9期。;如從資源的角度,Danghery等認為物流服務能力是企業(yè)所有資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augherty P,Stank T,Ellinger A., “Leveraging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apabilities: the effect of logistics service on market share”,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1998, 19 (2), pp.35-51.,成為最早借用資源基礎觀闡釋物流服務能力的經典文獻之一而被國內外相關后續(xù)研究廣泛借鑒。如孫潤霞從影響企業(yè)競爭力的企業(yè)資源入手,認為物流企業(yè)服務能力是由資金、基礎設施、信息技術等六大類資源為基礎構成的綜合能力群*孫潤霞:《基于RBV的物流企業(yè)競爭力分析》,《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二)3PLs績效

      3PLs績效,作為資源綜合作用的目標和結果*Lu, C.-S., Yang, C.-C.,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 operators”,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10, 361(2), pp.281-298.,其重要程度日益受到廣泛的關注。隨著3PLs績效的綜合性和多面性特征不斷突出,其測量也需要用一組指標進行綜合反映。目前常用的3PLs績效測量體系為Kaplan & Norton所構建的包括財務績效指標和非財務績效指標的平衡計分卡分析框架。在相關研究中,由于研究目的或視角不同,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測量指標的選取也不盡相同。如Lu & Yang在對臺灣地區(qū)國際分銷運營商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研究中,選用五個非財務績效指標(顧客關系、顧客滿意度、降低運營成本、銷售增長率和市場份額增長率)和兩個財務績效指標(投資回報率和利潤率)對3PLs績效進行綜合測量;Yang et al.對臺灣地區(qū)集裝箱運輸服務商對其資產性資源能力、物流服務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企業(yè)表現(xiàn)之間的關系進行相研究時,分別選取一個財務和非財務指標對企業(yè)績效進行衡量*Yang, C.C., Marlow, P.B., and Lu, C.S., “Assessing resources,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ies,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ontainer shipping services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9, 122(1), pp.4-20.;Yang在對臺灣地區(qū)海洋貨運服務商創(chuàng)新能力對企業(yè)服務能力與企業(yè)績效之間的中介效應進行分析時,也采用單一指標對企業(yè)財務非財務績效進行反應*Yang,C.C., “Assess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y and the firm performance for ocean freight forwar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2009, 15(1), pp.53-69.。近年來關于3PLs績效的典型性研究成果詳見表1-1。

      表1 -13PLs績效的相關測量指標

      續(xù)表1-1

      參考文獻類別具體指標Hsuetal.2008①財務績效平均銷售價格非財務績效整體產品質量、整體競爭地位Karia&Wong2012②非財務績效--成本領先分銷成本、運輸成本、倉儲成本非財務績效--顧客服務創(chuàng)新投遞、質量、彈性、服務創(chuàng)新Carmeli&Tishler2004③財務績效銷售回報率、股本回報率非財務績效市場份額、顧客滿意度Kim2006④財務績效投資回報率、利潤率、銷售增長率非財務績效市場份額、降低運營成本、顧客滿意度①②③④Hsu.C.C.,Tan.K.C.,Kannan.R.V.&Leong.G.K.,“Informationsharing,buyer-sup-plierrelationships,andfirmperformanceAmulti-regionanalysis”,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LogisticsManagement,2008,49(4),pp.296310.Karia,N.,Wong.&.C.Y.,“TheimpactoflogisticsresourcesontheperformanceofMal-aysianlogisticsserviceproviders”,ProductionPlanning&Control:TheManagementofOpera-tions,2012,20(2),pp.118.Carmeli,A.,Tishler,A.,“Resources,capabilities,andtheperformanceofindustrialfirms:amultivariateanalysis”,ManagerialandDecisionEconomics,2004,25(6),pp.299315.Kim,S.W.,“Effectsofsupplychainmanagementpractices,integrationandcompetitioncapabilityonperformance”,SupplyChainManagement:AnInternationalJournal,2006,11(3),pp.241248.

      (三)理論述評

      由文獻回顧可知,由于運營管理理論側重強調能力形成的過程性和動態(tài)性,資源基礎觀則側重于靜態(tài)能力的形成,而能力的形成既需要靜態(tài)的資源作為基礎性支撐,也需要在具體的企業(yè)運營過程中對各種靜態(tài)資源的合理應用。但現(xiàn)有研究中多數(shù)是以某一理論為基礎對物流企業(yè)服務能力進行闡述,則略顯單薄。基于此,本文將以運營管理理論和資源基礎觀(OM-RBV)雙重理論為基礎,同時從動態(tài)和靜態(tài)兩個方面對物流企業(yè)服務能力進行詮釋和構建,并采用相應的計量方法對該理論模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定量驗證。

      關于物流企業(yè)績效的相關研究中,盡管在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的指標選取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3PLs績效由財務和非財務兩部分構成已取得廣泛共識。本文也將從這兩方面對企業(yè)績效進行綜合反映。

      隨著物流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第三方物流企業(yè)(3PLs)作為支撐物流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核心生力軍。其物流服務能力的高低不僅對自身表現(xiàn)有著重要的影響,也是衡量一國(地區(qū))物流產業(yè)發(fā)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對此,國外許多學者從概念、要素、特征等方面對3PLs服務能力進行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并將其納入3PLs的“能力-績效”分析框架。在我國,物流業(yè)作為新興產業(yè)之一,起步較晚,目前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對3PLs服務能力的概念界定、構成要素等理論探索階段,很少將其納入3PLs的“能力-績效”分析框架,并研究我國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效應等問題。因此,本文對我國3PLs服務能力進行構建,在對其科學性、合理性進行實證檢驗、修正的基礎上,將其納入本文所構建的“能力-績效”分析框架。進一步對我國3PLs服務能力與企業(yè)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力圖找出我國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的真實影響效應,以便為我國3PLs提高企業(yè)績效及整體競爭力提供決策依據(jù)。

      二、理論假設與模型構建

      (一)3PLs服務能力

      由于物流企業(yè)服務能力除了具有一般意義服務能力的無形性等特征外,還具有構成要素多元化、服務功能多樣化、功能效果特殊化等特征。結合物流企業(yè)服務能力的基本特征,相關已有研究,以及運營管理和資源基礎觀(OM-RBV)的核心內涵。本文對3PLs服務能力進行界定:即以一定的資產性資源為基礎,以滿足顧客不同服務需求為目標,通過運用一定的資源配置手段和組織管理措施,在企業(yè)內部經長期運營而形成的,能夠被該物流企業(yè)擁有、控制或利用且不易被模擬的一組能力群,物流企業(yè)應用該組能力群預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務、最佳的方式、最優(yōu)的成本滿足客戶的服務需求,進而促進物流企業(yè)績效的提升和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結合層次理論思想,本文將我國3PLs服務能力劃分為三個層次:基礎層、應用層和戰(zhàn)略層。詳見圖1。

      由圖2-1可知,第一層為基于資產性資源的基礎能力層。與應用性能力資源相比,資產性資源一般具有“靜態(tài)”特征*Amit. R and Schoemaker. P.J. H.,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1), pp.33-46.。是一組能夠被企業(yè)獨立地擁有、控制或利用的資產群,也是3PLs服務能力形成的前提和物質基礎,具體的變量選擇和相關描述詳見表4-1。

      第二層為基于服務過程和結果的應用能力層。由于物流業(yè)服務過程(價值創(chuàng)造)和服務結果(價值實現(xiàn))具有同步性,因此本模型的應用層中包含服務過程和服務結果兩部分。Amit和Shoemaker研究表明:企業(yè)能力的形成是資源配置的結果,具有“動態(tài)”特征。以顧客的服務需求為導向,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與應用,繼而為顧客提供最優(yōu)的服務。此外,Lu et al.指出,不同的資源配置將產生不一樣的運營能力和結果,進而獲得不一樣的公司績效表現(xiàn)。即資源配置越合理,物流服務能力越強,服務結果越好。因此,科學、合理地配置和應用資產性資源,是獲得高水平物流服務過程和結果的基礎,具體的變量選擇和相關描述詳見表4-1。

      第三層為基于競爭優(yōu)勢的戰(zhàn)略能力層。高水平的服務過程和優(yōu)質的服務結果,必將進一步增強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進而支持企業(yè)更高更遠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同理,強有力的物流服務競爭力,也將進一步優(yōu)化物流服務過程和服務結果,一定意義上,也是對3PLs資源再配置與再優(yōu)化的過程,具體的變量選擇和相關描述詳見表4-1。

      上述三個層次中,基礎層作為其他兩個層次得以順利實現(xiàn)的物質保障,在整個能力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地位;應用層作為連接基礎層和戰(zhàn)略層的橋梁和紐帶,既是基礎層合理配置的結果又為戰(zhàn)略層提供必要支撐;戰(zhàn)略層作為整個能力體系的頂層設計,既是對具體服務過程和結果的升華和深化,也是對企業(yè)資源的再配置和再優(yōu)化。三者間既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完整的3PLs服務能力體系。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 3PLs服務能力是由三個維度構成的二階段結構模型;

      H1a. 基于資產性資源的基礎能力層對3PLs服務能力具有正向影響;

      H1b. 基于資源配置過程和結果的應用能力層對3PLs服務能力具有正向影響;

      H1c. 基于競爭優(yōu)勢的戰(zhàn)略能力層對3PLs服務能力具有正向影響。

      (二)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

      在制造業(yè)研究領域,“企業(yè)能力是影響企業(yè)獲得超級表現(xiàn)的重要資源或能力”這一論斷早已被證明并廣泛接受*Tan, K.C.,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new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Decision Science, 2007, 32(2), pp.195-226.。隨著物流業(yè)在全球的興起,許多與物流相關的實證研究也進一步證明,良好的物流服務能力是3PLs獲得超級表現(xiàn)的重要資源或能力 (Lu & Yang 2010, Liu & Lyons2011, Karia & Wong2012, Yang2012, Autry et al. 2005*Autry, C.W., Griffis, S. E., Goldsby, T.J., Bobbitt, L.M.,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s: resource commitment, capabil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5,26 (2), pp.165-182., Kim 2006)。如Yang et al. (2009)在對臺灣班輪運輸公司進行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物流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的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顧客服務表現(xiàn))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2. 3PLs 物流服務能力對企業(yè)整體績效有積極的正向影響;

      H2a. 3PLs 物流服務能力對企業(yè)財務績效有積極的正向影響;

      H2b. 3PLs 物流服務能力對企業(yè)非財務績效有積極的正向影響。

      由于物流企業(yè)的逐利性,其服務的提高將以財務價值最大化為核心宗旨。一切有意義的非財務活動勢必會對其財務績效產生積極的影響。即物流企業(yè)的非財務績效將對其財務績效產生一定的影響(Yeung et al., 2006*Yeung, J.H.Y., Selen, W., Sum, C.-C., Huo, B., “Linking financial performance to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operational prioriti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6, 36, pp.210-230., Huo et al., 2008*Huo, B.F., Selen, W., Yeung, J.H.Y., Zhao, X.D., “Understanding drivers of performance in the 3PL industry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8, 36(8), pp.772-800., Karia & Wong 2012)。另外,由于物流企業(yè)的服務性特征,服務提供的過程,即為物流企業(yè)服務能力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是顧客對服務質量感知和評價的過程,其中服務評價的標準之一即為服務價格等財務信號。即物流企業(yè)的顧客滿意度等非財務績效在物流企業(yè)服務能力向財務績效的轉化過程中和發(fā)可能揮著一定的傳導效應。對此,Shang et al.在對臺灣地區(qū)1200家制造業(yè)企業(yè)的物流服務能力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企業(yè)非財務績效在企業(yè)能力和財務績效之間發(fā)揮著重要的中介作用*Shang, K.C., Marlow, P.B., “Logistics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n Taiwan’s major manufacturing firm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05, 41 (3), pp.217-234.;Liu & Lyons在對臺灣地區(qū)和英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服務能力與企業(yè)績效的關系進行研究時表明,物流企業(yè)的非財務績效(運營表現(xiàn))在企業(yè)能力轉化為財務績效中起到了完全的中介作用,但鮮有學者以我國物流企業(yè)為藍本進行相關研究。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3. 3PLs非財務績效對其財務績效有著積極的正向影響;

      H4. 3PLs非財務績效對其物流服務能力和財務績效之間起著一定的中介作用。

      (三)模型構建

      基于上述文獻綜述及相關理論假設可知,本研究以(OM-RBV)雙重理論為基礎結合3PLs服務能力的特征屬性,將3PLs物流服務能夠劃分為基于資產性資源的基礎能力層、基于服務過程和結果的三個能力維度,結合已有研究對3PLs企業(yè)績效劃分為劃分為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兩個維度。并通過理論推導進一步將3PLs服務能力與企業(yè)績效之間的關系納入“能力-績效”理論分析框架,各變量間的關系詳見圖3-1。

      圖3-1 理論模型

      注:ABC=基于資產性資源的基礎能力層;OBC=基于服務過程和結果的應用能力層;SBC=基于競爭優(yōu)勢的戰(zhàn)略能力層;LSOC=物流物流服務能力;PERF=企業(yè)績效;F-PERF=企業(yè)財務績效;N-PERF=企業(yè)非財務績效(下同)。

      (四)方法選擇

      基于因子分析的測量模型和基于路徑分析的結構模型整合而形成的結構方程模型*J?reskog, K. G., “A gener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linear structural equation system”. In A. S. Goldberger & O.D. Duncan(Edition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in the Social Services. New York: Seminar. 1973.,既可以通過測量模型準確測量各指標(顯變量)對相應潛變量的解釋程度,又可通過結構模型很好地驗證各潛變量間可能存在的假設關系;其中二階段結構方程模型*Anderson, J.C., Rungtusanatham, M., Schroeder, R.G. and Devaraj, S., “A path analytic model of a theory of quality management underlying the deeming management method: preliminary empirical findings”, Decision. Science, 1995, 26(2), pp.637-658.,作為結構方程模型在檢驗潛變量間可能存在的潛在一致性關系中的應用,可以很好地測量各個潛變量對潛在總體的解釋程度。因此本文將采用測量模型對3PLs服務能力和企業(yè)績效中各個潛變量構建的準確性進行測度,采用二階段結構模型對3PLs服務能力多維度的合理性進行檢驗,采用結構模型對3PLs服務能力與企業(yè)績效間可能存在的“能-效”關系進行驗證。本文以 Mplus6.0 作為主要的分析工具。

      三、 實證分析

      (一)問卷設計與數(shù)據(jù)搜集

      為進一步準確量化我國3PLs服務能力和企業(yè)績效,2014年對我國企業(yè)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文借鑒Churchill等關于問卷設計的相關法則,首先在文獻梳理的基礎上形成問卷初稿,并邀請7位專家和學者(包括本領域3名學者、3位企業(yè)高管和1名物流產業(yè)協(xié)調辦政府官員)分別從可讀性、易理解性、代表性、內容有效性等方面對問卷進行評估并提出修改意見,綜合所有意見或建議對問卷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并將修改后的問卷再次反饋給7位專家和學者做進一步評閱,在此基礎上經微調后形成了本文的調查問卷。本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受訪者及其所在單位相關特征的描述性選擇題,第二部分為受訪者所在單位物流物流服務能力和企業(yè)績效定量分析的主觀判斷題,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法,以企業(yè)過去一年中與主要競爭對手相比照的實際情況為判別依據(jù),進行綜合判斷。

      為進一步增強問卷填寫的便捷性和回收有效性,本文通過與“星問卷”在線調查問卷專業(yè)平臺合作,將問卷上傳至該平臺,通過增加“遺漏問題提示”和“未完成問卷不能提交”等提示功能,進一步提高問卷回收的完整性。最后獲得有效連接(http://www.sojump.com/jq/2528678.aspx)。

      通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官網(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 Purchasing CFLP) (http://www.chinawuliu.com.cn/)獲得910家A級物流企業(yè)名單及通訊錄,借鑒Churchill等研究成果,采用征求式E-mail向對方發(fā)出參與調研邀請并附有提醒卡和問卷連接,共獲得96封有效回應,有效回應率為10.55%。同時,本研究獲得了“物流沙龍”—國內規(guī)模最大、最專業(yè)物流論壇的支持,且被版主推薦為置頂精華帖在論壇進行展示(http://www.logclub.com/forum.php),通過為期兩周的問卷收集,最終共獲得問卷282份。

      據(jù)此,對所有問卷按如下規(guī)則進行預處理:完成問卷所用時長、項目分數(shù)的一致性及總分數(shù)。因為本研究認為,如果問卷完成所用時間過長或過短,總得分過高或過低,同一份問卷中多數(shù)題項目分數(shù)一致,則此問卷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最后13份無效問卷被剔除,共計獲得有效樣本量為269份,通過蒙特卡洛模擬法對樣本量進行估計,當樣本量為260時,模擬統(tǒng)計功效為0.82大于最低要求0.8,而本研究有效問卷為269份也稍大于260,表明本研究的樣本量符合要求。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及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詳見表4-1。

      表4 -1我國3PLs服務能力及企業(y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由表4-1可知,3PLs服務能力的所有觀察變量中,貨物綜合投遞能力的均值最大且方差最小,與物流相關技能培訓水平的均值最小,與物流相關硬件投資水平的方差最大。即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國3PLs貨物綜合投遞能力的整體水平較高,但在技能培訓等軟實力提升方面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且企業(yè)間硬件投資的差異化也較為明顯。表明在過去一年中,我國3PLs雖然在綜合投遞能力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提升,但在技能培訓、軟實力提升、硬件投資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3PLs財務績效的所有觀察變量中,利潤率的均值最大且方差最小,投資回報率的均值最小且方差最大;表明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國3PLs的整體獲利能力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整體的投資回報率較低,且企業(yè)間投資回報率的差異化顯著,這既與企業(yè)間投資能力相關,又與物流產業(yè)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的行業(yè)特征相符合;非財務績效的觀察變量中,顧客關系的均值最大,且方差最小,市場份額增長的均值最小,整體服務質量的方差最大。表明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國3PLs對客戶關系重要性認知意識逐步加強,企業(yè)的市場擴張速度較慢,企業(yè)間物流服務質量良莠不齊,差異顯著等,其余各觀察變量的均值及方差詳見表4-2。

      (二)樣本有效性分析

      為保證問卷的科學性,在進行實質性分析之前,分別對問卷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進行檢驗。首先,借鑒Armstrong等相關研究成果,對前期回收的185份和后期回收的84份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兩部分問卷之間在5%水平下不存在顯著不同,即樣本整體符合無偏性;其次由于本問卷是在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經7位專家學者反復斟酌形成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問卷內容的有效性;再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提取公因子,結果表明,提取三個因子的模型擬合度指標都在可接受范圍之內,且因子負荷矩陣中不存在因子跨負荷現(xiàn)象,因此所有的測量指標均不需要刪除(詳見表4-2),進而保證了問卷的結構有效性;第四通過KMO定值檢驗值,結果表明3PLs服務能力和企業(yè)績效的KMO值分別為0.913和0.942,均大于臨界值0.90,即本問卷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第五各潛變量的Cronbach’s Alpha分別為0.891、0.886、0.810、0.852和0.853均大于臨界值0.70,表明本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問卷設計科學、合理進而為后續(xù)實證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表4 -2物流企業(yè)服務能力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

      (三)樣本特征分析

      通過對樣本中受訪者特征分析可知,從職位上看,各級別人員分布較為合理,從年齡上看40歲以下約占92%,說明我國3PLs是一支以中青年為主的生力軍,這也符合物流業(yè)作為新興產業(yè)的基本特征;從受教育程度上看,本科約占43%,且本科及以上約占66%,說明知識化已成為我國3PLs的重要特色之一,也符合我國物流產業(yè)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變中關于人才隊伍知識化和專業(yè)化建設的基本要求;從公司成立年限上,10年以下的企業(yè)約占一半,說明我國3PLs的整體存續(xù)期間較短,這也符合物流業(yè)作為新興產業(yè)之一,正處于成長期;從企業(yè)員工數(shù)和年收入看,500人以下的企業(yè)約占60%,年收入3000萬元以下的約占40%,說明我國3PLs整體規(guī)模普遍較小,獲利能力較弱,這也符合我國物流產業(yè)正處于新興的成長階段的行業(yè)特征。

      總之,通過受訪者及其所在單位的特征分析可知,本研究的受訪者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和代表性,進而為后續(xù)實證結果的普適性奠定基礎。

      (四)測量模型分析

      為進一步驗證各能力維度和企業(yè)績效(潛變量)中所含指標(顯變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本文采用結構方程中的測量模型進行相關測試,經修正后的各潛變量所對應的測量模型結果及相應的模型擬合度指標詳見表4-3。

      表4 -3測量模型及相應的擬合指標

      注:λ1…表示各測量模型所對應的因子載荷;λ2表示卡方值; λ2/Df表示卡方與自由度之比;RMSEA表示近似誤差均方根;SRMS表示標準化殘差均方根;CFI表示比較擬合指數(shù);TLI表示Tucker-Lewis指數(shù); PERF表示企業(yè)績效;N-PERF表示企業(yè)非財務績效;F-PERF表示企業(yè)財務績效;*,**,***分別表示在10%,5%和1%水平下統(tǒng)計顯著。

      由表4-3可知,各測量模型的卡方/自由度均小于截斷值3.0;RMSEA 和SRMR均小于截斷值0.05;CFI和TLI均大于截斷值0.90。表明各測量模型對數(shù)據(jù)的擬合良好,適合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各測量模型對應指標的因子載荷值均大于最小截斷值0.30,且均在1%水平下統(tǒng)計顯著。即表明各指標均能很好地描述和反映其所對應的潛變量,從而為進一步分析奠定基礎。

      (五)結構模型分析

      為進一步驗證本文所構建的3PLs服務能力模型中各能力維度對總體解釋程度,在對各能力維度的合理性進行分析驗證的基礎上,本文采用二階段結構模型加以驗證,結果詳見表4-4。

      表4 -43PLs服務能力二階段結構模型及相應的擬合優(yōu)度指標

      由表4-4可知,模型整體的擬合優(yōu)度檢驗指標分別為卡方/自由度小于截斷值3.0,RMSEA和SRMR均小于截斷值0.05;CFI和TLI均大于截斷值0.90,進而支持了結構模型的有效性。模型中各能力維度與整體物流物流服務能力之間的因子載荷分別為:0.842***、0.998***和0.984***,表明我國3PLs服務能力能夠被這三個維度的能力進行很好的解釋。其中基于服務過程和結果的應用層能力對整體3PLs服務能力的影響效用最大(β=0.998***),說明3PLs整體物流服務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通過日常服務的提供而獲得。從而H1、H1a、H1b和H1c均得到支持。

      在保證所構建3PLs服務能力科學性、合理性的基礎上,依據(jù)本文理論假設,進一步對我國3PLs的“能力-績效”關系進行驗證。對此,本文將采用遞推套嵌式結構方程模型進行分析。具體的模型推演路徑為:首先,將企業(yè)績效作為一綜合整體(H2)進行相應的“能力-績效”關系檢驗;其次,將企業(yè)績效分解成財務績效(H2a)和非財務績效(H2b)兩個獨立部分,進一步驗證相應的“能力-績效”關系;再次,將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H3)納入分析框架,對企業(yè)的“能力-績效”關系做進一步檢驗;最后將非財務績效在企業(yè)“能力-績效”關系中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H4)納入分析框架,進而更加全面的探析企業(yè)“能力-績效”的真實影響效應。各模型的結果詳見表4-5。

      表4 -5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

      注:模型2中F-PERF WITH N-PERF=0.546***表示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由表4-5可知,各結構模型的擬合指標均能很好地支持模型的有效性,表明本文所構建的各個結構模型均科學合理。由模型1可知,如果將企業(yè)的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不加區(qū)分,而作為一個整體加以分析3PLs的“能力-績效”關系。結果表明: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的路徑系數(shù)為0.870***,且統(tǒng)計顯著。即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H2得到支持。但3PLs服務能力對其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各自的影響程度是否一樣?仍不得而知。

      由模型2可知,在模型1的基礎上,將企業(yè)的財務績效與非財務績效作為獨立整體(H2a和H2b)納入本研究框架,進一步分析3PLs的“能力-績效”關系。結果表明: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的影響路徑系數(shù)分別為0.690***和0.873***,均統(tǒng)計顯著。即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雖然H2a和H2b均得到支持。但此模型的隱形假設之一是企業(yè)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之間相互獨立,顯然這樣的假設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方面均值得商榷,同時模型2的輸出結果中“F-PERF WITH N-PERF=0.546***”也進一步說明二者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關系。

      由模型3可知,在模型2的基礎上,將企業(yè)財務績效和非財務績效之間(H3)的關系納入本研究框架,進一步分析3PLs的“能力-績效”關系。結果表明,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非財務績效的影響路徑系數(shù)為0.865***,企業(yè)非財務績效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影響路徑為0.795***,即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非財務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且非財務績效對財務績效也存在著顯著的影響,H2b和H3均得到支持。但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影響效應由模型2中的0.690***變?yōu)?.002(0.994),即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財務績效不存在直接的正向影響,H2a未得到支持。此結論似乎與已有相關研究相悖。但此模型是在未考慮企業(yè)非財務績效對3PLs服務能力和企業(yè)財務績效之間可能存在中介作用(H4)的前提下構建的。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影響效應,是否主要是通過H4的中介作用加以實現(xiàn)?

      由模型4可知,在模型3的基礎上,將企業(yè)非財務績效對3PLs服務能力和企業(yè)財務績效之間的調節(jié)作用(H4)納入本研究框架,對3PLs的“能力-績效”關系作進一步驗證。結果表明,與模型3相比,除了H1c的路徑系數(shù)由0.986***變?yōu)?.988***,存在發(fā)生微小變化外,其余相對應的路徑系數(shù)均一致,且模型4中企業(yè)非財務績效對3PLs服務能力和企業(yè)財務績效的中介作用為0.688***,且統(tǒng)計顯著,H4獲得支持。同時由模型4可知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總效應為0.690由直接效應(0.002)和間接效應(0.688)共同構成,這也與模型2中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影響效應為0.690相吻合。且由模型4可知,除假設H2a外,其余假設均獲得支持。

      縱觀上述模型推演過程可知,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由于對3PLs“能力-績效”關系的推演中存在著一定的假設性缺陷,而未能真正獲得更加真實的結論,甚至是“偽結論”。模型4由于將3PLs“能力-績效”關系中可能存在的影響關系均納入分析框架,而使得相應的結論更加真實和符合實際。

      四、結論與展望

      盡管運營管理理論和企業(yè)資源基礎觀已在制造業(yè)等傳統(tǒng)產業(y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鮮有學者將其引入物流領域。對此,本文以這兩種理論觀點為基礎,從系統(tǒng)的角度對我國3PLs服務能力進行重新界定,并構建了相應的理論模型和評價指標體系。在對其科學性、合理性進行檢驗和修正的基礎上,將其納入3PLs“能力-績效”分析框架,以揭示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的真實影響程度。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對全國269份有效問卷進行實證分析,得出如下結論和建議:

      首先,在進行實證分析之前,從無偏性、一致性、有效性等方面對問卷進行修正和質量分析。結果表明,本問卷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通過測量模型對本研究框架中各潛變量構建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驗證,結果表明:各測量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指標均能支持模型的有效性,各潛變量所對應顯變量的因子載荷均大于0.30,且統(tǒng)計顯著。表明本研究框架中各潛變量的構建科學合理,為本文的后續(xù)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撐,也為相關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鑒。

      其次,通過二階段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可知,本文所構建的3PLs服務能力理論模型科學合理,從而為后續(xù)的“能力-績效”分析奠定相應的理論基礎;同時3PLs服務能力的多維度特征,與制造業(yè)等其他產業(yè)領域中,企業(yè)能力具有多維特征的結論相一致。意味著3PLs在其日常管理中應對各個維度的能力加以培育和發(fā)展,這將對3PLs管理者在其日常管理和企業(yè)能力培育中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再次,通過遞推套嵌式結構方程模型組合對3PLs“能力-績效”關系進行驗證。結果表明:從整體上看,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績效有著十分顯著的正向影響效應,持此相同或類似觀點的有(Tan et al. 2007,Song & Panayides 2008*Panayides, P.M.,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n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logistics service effec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7,36(1), pp.68-80., Yang et al.2009, Yang 2012),這就要求3PLs管理者在其日常管理實踐中應注重加強對企業(yè)能力的培育,以促進企業(yè)績效的提升。通過組合模型的逐步推演可知,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非財務績效有著顯著的直接影響效應,即3PLs通過對其服務能力的提升,進而可以對其非市場表現(xiàn)產生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在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綜合影響效應中,直接影響效應并不顯著,非財務績效在3PLs服務能力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影響效應中發(fā)揮了顯著的中介影響效應。即3PLs在其日常管理和服務提供的過程中,盡管其服務提供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服務能力(價值創(chuàng)造)和服務結果(價值實現(xiàn))具有同步性,但并不能說明其服務能力必然會直接轉化為財務績效,在這個轉化過程中,其所提供的服務是否被廣大客戶等市場主體所接受,即企業(yè)非財務表現(xiàn),是其服務能否成功實現(xiàn)其財務價值的關鍵。這就要求3PLs管理者在其日常管理和戰(zhàn)略目標制定中,既要注重修煉內功提升自我服務能力,更要注重其非財務績效的培育,如市場份額的擴大、服務質量的提高、客戶關系的維護及改善等,以此來促進企業(yè)財務績效的改善,而非一味的追求財務績效。

      需要指出,本研究的局限主要表現(xiàn)在數(shù)據(jù)搜集上,受制于調研時間的限制,與大多數(shù)研究相一致,僅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問卷發(fā)放與回收,并據(jù)此所形成的有效截面數(shù)據(jù)對模型中的各種關系進行驗證,數(shù)據(jù)分析的靜態(tài)性,也許會對模型中個研究要素之間關系的動態(tài)性產生一定的偏差。對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將通過長時間的跟蹤調研,以獲取相應的面板數(shù)據(jù),并對我國3PLs服務能力與企業(yè)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再檢驗,以期獲得更加真實的結論。

      [責任編輯:賈樂耀]

      收稿日期:2014-06-10

      基金項目:陜西省軟科學項目“陜西現(xiàn)代服務業(yè)發(fā)展研究”(2014KRZ)。

      作者簡介:李亞,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博士研究生(西安710061);鄭廣文,陜西金開貸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互聯(lián)網金融研究中心(西安710077);黃振輝,濟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濟南250101)。

      The Impact of 3PLs’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y on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a

      LI YaZHENG Guang-wenHUANG Zhen-hui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R.China;School of Economy and Finan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P.R.China;Jinan Iron and Steel Group, Jinan 250101, P.R.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resource based view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we built the theory model of 3PLs’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y, and we did some related tests and modifications to prove the model’s validity. Then we put the theory model into the “capability-performanc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did a series of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the validated questionnaires through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not only has a direct effect, but also has a medication effect on the process of 3PLs’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y translate i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is how to cultivate 3PLs’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to improve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participate in market competition.

      Keywords: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y;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Financial Performance

      猜你喜歡
      財務績效
      國際化擴張戰(zhàn)略與企業(yè)績效關聯(lián)機制研究
      企業(yè)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
      會計之友(2016年24期)2017-01-09 09:41:29
      高管薪酬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
      會計之友(2016年24期)2017-01-09 09:34:49
      虛擬現(xiàn)實概念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
      小微企業(yè)融資問題研究
      經濟師(2016年10期)2016-12-03 08:39:11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期限結構與財務績效關系的研究
      蘇寧云商輕資產盈利模式及其財務績效研究
      企業(yè)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0:53
      企業(yè)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相關性實證研究
      高管薪酬激勵、在職消費與公司財務績效文獻綜述
      商(2016年13期)2016-05-20 15:08:08
      黄平县| 汉寿县| 隆子县| 嘉定区| 霍城县| 肃北| 滨海县| 巴林左旗| 海林市| 嘉荫县| 阿瓦提县| 景谷| 新宾| 姜堰市| 浙江省| 静海县| 舒兰市| 寿阳县| 灌南县| 庆安县| 高碑店市| 克拉玛依市| 清河县| 内黄县| 广河县| 尚志市| 景宁| 芦山县| 疏附县| 白银市| 永嘉县| 柳江县| 磴口县| 汉寿县| 普洱| 周口市| 柘荣县| 延吉市| 福鼎市| 陆丰市|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