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世界已經邁入了大數據時代。會計作為經濟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數據有著密切聯系,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大數據的影響。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數據對傳統會計的影響和挑戰(zhàn),諸如會計數據、會計人員等方面,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傳統會計在大數據時代下,應進行一定改革來順應時代潮流,謀求更好發(fā)展。
關鍵詞:大數據 傳統會計 半結構化數據 會計流程 云會計
一、引言
在社會不斷發(fā)展,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的時代背景下,企業(yè)的數據量迎來爆炸式的增長,并且數據結構也日趨復雜化。企業(yè)進行數據處理僅僅依賴于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的重要的查詢功能已經不能適應時代潮流,而這正是世界進入大數據時代的重要標志。簡單來說,“所謂大數據就是用現在的一切技術難以管理的大量數據集合?!倍鳛槠髽I(yè)數據的集散中心,會計部門匯集了企業(yè)的關鍵數據資源。對內,它為企業(yè)改善經營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對外,它為信息使用者傳達數據,幫助其了解企業(yè)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以便他們對特定問題作出相關決策??梢姇嫴块T是一個與數據有著密切關系的組織,因此它必須受到來自大數據的巨大影響。本文以大數據時代的特征為立足點,發(fā)現傳統會計與大數據時代不相協調的部分,進而變革重構傳統會計,以便會計能夠與經濟環(huán)境相適應。
二、大數據時代,傳統會計變革的必要性
1.會計數據類型:從“結構化”到“非結構化”。傳統的會計數據以結構化數據為主,大數據時代下,會計數據不僅僅包括結構化數據,還包括如圖表、音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并且后者所占比重不斷上升。現代大部分企業(yè)對結構化會計數據處理技術日趨成熟,而對于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應用相對欠缺,而“大數據”的真正價值在于通過收集、整理、處理、分析龐大的信息來獲取新的知識與洞見,從而有利于更好地作出決策。這一時代背景要求傳統會計必須有所創(chuàng)新。
2.會計數據處理;從“集中式”到“分布式”。傳統會計數據處理對于用戶來說,只需提交運算內容,然后就可以等待運算結果。對于計算設備來說,計算流程中的步驟都是可以知道的并且有效執(zhí)行的,而且計算單元的程序執(zhí)行為循序漸進,即后一指令的執(zhí)行需等待前一個指令執(zhí)行完成。在大數據時代來臨之前,通過不斷優(yōu)化計算機硬件來滿足會計數據計算需求,即所謂的垂直擴展法,基本上能滿足企業(yè)的需求。而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的指數化增長對數據處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全量和在線。全量是指幾乎所有的樣本數據需納入數據分析當中,往往樣本容量是非常巨大的。在線是指會計的分析處理要持續(xù)進行,以方便用戶實時獲取有效信息,通過分析正確的趨勢信息作出正確的決策。這種全量、在線的計算需求對傳統的垂直擴展做法提出了挑戰(zhàn),要求傳統會計有所改革。
3.會計數據分析:從“數據倉庫”到“深度學習”。一開始數據挖掘是基于傳統的數據倉庫的,即通過對關系型數據庫中存儲的會計數據進行挖掘來滿足企業(yè)業(yè)務報表、決策分析等需求。大數據時代下,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出現,使這種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不能滿足時代需求,而通過大數據技術,企業(yè)可以將人群意識與行為趨向落實到會計數據層面。這一智能化發(fā)展,將使企業(yè)會計數據挖掘在更多維度進行。
4.會計數據輸出:從“圖表化”到“可視化”。傳統的會計數據輸出以傳統的表格化分析結果為主,而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使用者更加關注會計數據的變化情況和發(fā)展趨勢。將晦澀難懂的會計數據轉化成簡單易懂的圖形,呈現給最普通的信息使用者,這是傳統的表格分析結果難以滿足的。
三、大數據時代下傳統會計的具體變革
1.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會計數據處理必須引入云計算。若企業(yè)要參與全球化、網絡化、信息化的經濟競爭,首先要融入全球網絡信息組織當中,而企業(yè)要想轉型為網絡型企業(yè),必須能夠有效收集、分類、處理、分析信息。而面對大規(guī)模數據,就必然要求會計由傳統形式的信息化模式發(fā)生革命性的變化,而云會計的出現恰好能解決這一難題。其次,大數據時代下,會計數據的處理必須借助于云模型。原因在于大數據時代具有信息數量巨大且來源龐雜、快速、非結構性強,含有很多不確定性、隨機性和模糊性的特點。而且人們分析研究認知問題的核心是把數學運算運用到海量數據上來預測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隨機性,常用概率表示,而難以給出精確判斷。
2.財務人員應對大數據的幾點建議。
2.1提升專業(yè)技能。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財會人員的作用更加突出。其扮演的角色不僅是數據的處理者,更是數據的管理者、分析者,乃至技術支持者,這就相應要求財會人員要不斷提高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對數據的敏感度,樹立大數據思維。
2.2培養(yǎng)“軟技能”。要想發(fā)揮大數據的真正作用,就要能夠從數量眾多、結構復雜的數據中洞察有價值的信息并作出反應。這也就要求財會人員所掌握的技能較傳統的財會人員有一個真正的轉變,即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對數據進行獲取、整合和分析。而是要立足于此,做數據的掌舵者,充分發(fā)揮數據的潛能。同時也要求財會人員打破傳統的部門界限,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與合作,幫助實現數據價值的最大化。
2.3保護數據安全性。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yè)面臨的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要求企業(yè)一方面要加強內部管理,另一方面要積極應對外部攻擊。財會人員要在相應的權限和范圍內挖掘、利用數據,不得違背法律的審查與監(jiān)管,并定期對系統賬戶權限進行驗證,防止企業(yè)財務信息泄露,確保數據存儲和分析的安全性。
3.會計流程重組。傳統的會計流程包括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存儲和數據輸出流程。在大數據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獲取信息對人們來說已不是難事。相應地,人們更加關注對信息價值的挖掘?,F代會計的目標是決策有用性,即會計不應是單純反映企業(yè)的經濟活動和財務狀況,而重要的是要提供信息中所蘊含的價值。顯然,傳統的會計流程不能滿足這一需要,因為它忽略了數據價值挖掘的機會,所以數據分析也應該成為會計流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應該得到充分的關注。所以現代會計流程應該包括數據收集、數據加工、數據輸出和數據分析幾個流程。
四、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出現與發(fā)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 作為一個與數據有著密切聯系的行業(yè),傳統會計必將受到大數據的影響,大量事實也表明在大數據時代傳統會計在表現出了種種弊端,因此其改革勢在必行。同時傳統會計以貨幣計量為基本假設,而在大數據時代隨著大量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大量引入,計量單位勢必會變得多元化,如時間、數量等計量單位會增加;財務報告相關性和報告范疇也將擴大化,眾所周知,傳統的財務會計報告只能提供一些量化的財務信息,而忽視一些至關重要的非財務信息。而這些非財務信息可能對信息使用者決策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甚至會誤導決策,其次傳統的財務報表應該擴大報告范疇,以將那些不能量化的企業(yè)資源體現在報表上;最后,傳統會計變革的必要性還表現在會計人員智能的管理化,傳統會計時代,會計人員的主要職能是記賬、算賬、報賬等基礎工作,而在大數據時代,由于非財務數據的大量引用,財會人員要從傳統的存數據轉化為用數據,會計由核算財務向價值提升轉化。大數據時代所帶來的這些變化都驅動著傳統會計必須變革。通過變革,使傳統會計與大數據時代相協調,會計行業(yè)才會更好更快發(fā)展。因此本文從會計數據處理、會計人員、會計流程幾個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議。
參考文獻:
[1]候姍姍.大數據時代會計流程重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2014:10-42.
[2]王一帆.大數據視角下管理會計面臨的挑戰(zhàn)[J].會計審計,2014(14):43-44.
[3]樊燕萍,曹薇.大數據時代下的云會計特征及應用[J].中國流通經濟,2014(6):76-81.
[4]劉召麗,淺談大數據時代財會人員機遇與挑戰(zhàn)[J].財經縱覽,2014(34):189.
作者簡介:殷祥祥(1991—),女,安徽安慶人,安徽大學2015級會計學碩士,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