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諸暨有個姓蔡的知縣,很體貼老百姓。這一年,老天爺四個月不肯落雨,曬得田里的裂縫腳底板那么寬,老百姓全靠挖草根、剝樹皮挨日子。這辰光,皇糧派來了。
老百姓都餓成紙片了,皇帝應該開國庫放糧才對,為啥還要征糧呢?身為父母官,總不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應該向皇帝報荒,請求開國庫。蔡知縣曉得只寫寫奏章是沒人理睬的,說不定不到皇帝手上,老早就被人丟掉了。他就自己趕到京城去向皇帝請命。
皇帝召見,問:“你來做啥?”
“我來向萬歲報荒討皇糧?!?/p>
皇帝不高興了:“討皇糧?我要你交皇糧,你倒向我討皇糧!個個縣官都像你一樣向我討皇糧,我向誰要皇糧?”
“萬歲呀,諸暨今年百日大旱,實在交不出皇糧,老百姓都出去討飯了?!?/p>
“收成多少?如實回報!”
蔡知縣老實,皇帝問他收成,他半句空話也不講:“稻收四成,麥收四成,豆也收四成?!毙睦镞€想,朝廷就是不救濟,這皇糧總可免了吧。
誰曉得皇帝一聽,哈哈大笑,大罵:“大膽知縣,竟敢欺蒙寡人!稻四成,麥四成,豆四成,一共收了十二成,明明是豐年,你還要來報荒?老實告訴你,諸暨一?;始Z也不能少!來人,拉下去,治他欺君之罪,痛打五十大板,轟出朝堂!”
蔡知縣氣得北斗歸南,心想怎會有這種皇帝?賬是這樣算的?比三歲毛孩子還會耍無賴!這是不顧百姓死活,硬要在糠里榨油啊!好,我這頂烏紗帽也不要了,索性硬碰硬為百姓做個主,有事你來尋我好了。他一回到諸暨,就下令免去全部皇糧,還打開國庫救濟百姓。
皇糧免收,國庫還要救濟,諸暨人高興壞了??墒遣讨h呢,曉得禍闖大了,這條命橫豎是保不住了。
蔡知縣有個兒子叫蔡明,今年八歲,非常聰明。這一日,兒子見爹呆呆地坐著抹眼淚,便說:“爹,不要哭,不要哭,還有辦法呢!”
“唉!你到底是不懂事,還有什么辦法呢?”
“爹,讓我再去報一次荒。”
“你去?”蔡知縣一聽又好氣又好笑,“皇帝連我的話都不肯聽,還會聽你的話?”
“或許會聽也說不定。爹,反正沒辦法,你讓我去一趟吧?!?/p>
蔡明到了京城?;实垡宦犛腥藞蠡?,不得不召見。一看是個胎毛都沒褪盡的小孩,他氣壞了?;实垡慌淖雷樱鹊溃骸靶⌒∧昙o,屁都不懂,也敢來報荒?我問你,你今年幾歲了?”
“八十有八?!辈堂鳟吂М吘吹鼗卮稹?/p>
“八十八?”皇帝氣也不是,笑也不是,“胡說八道,你有八十八?”
“我爺爺五十歲,我爹三十歲,我八歲,加起來不是八十八?”
皇帝聽得胡須都翹起來了:“哪個教你的,有這種算法?”
“哎呀,萬歲忘記了?是您教的呀!”
“胡說!我又不是糊涂蛋,會這樣算賬?”
“諸暨稻四成,麥四成,豆四成,加起來收成十二成,可是萬歲算的?”
“是……呃,不是……”
“諸暨收成只有四成好算,對不對?四成收成,是大災年,萬歲是仁君,一定要免除皇糧,還要開倉放糧,是不是?”
皇帝噎住了,過了好一陣子,才硬擠出兩個字:“是,是……”
蔡知縣一家人的命保住了。蔡明回到家里,對爹講:“爹,這種官沒做頭,我們還是走了好?!?/p>
蔡知縣真的帶著家小棄官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