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民 黃文者 方國平
摘 要:本文通過建立加筋擋土墻的ANSYS有限元模型,進行靜力、6度、7度和8度的地震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加筋擋土墻在不同地震力作用筋帶拉力分析、墻高對擋墻板面位移影響的分析,得出一些結論。
關鍵詞:擋土墻;有限元;動力分析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在加筋擋土墻動力方面研究工作剛剛開始,有許多學者在該領域有一定的研究,也得出一些結論,然而,就目前對加筋土擋土墻的動力特性的研究來看還遠遠不夠。動力設計理論還很不成熟。本文通過建立有限元模型對比分析靜力作用、6度、7度和8度地震作用下加筋擋土墻的分析。
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本項目采用 Drucker-prager彈塑性模型(簡稱D-P模型)進行分析。土體采用PLANE42單元。加筋體釆用平面單元Plane82單元。幾何模型為墻高6m,加筋體長5米。
本文有限元參數(shù)根據(jù)有關土工試驗結果及有關參考文獻取值,具體取值如表1、2、3
2 加筋擋土墻在不同地震力作用筋帶拉力分析
根據(jù)建立的模型,分別計算了在靜力、6度、7度、8 度地震作用下,加筋材料在面板處,距面板1m 和3m處各層加筋材料所受的拉力,計算結果見圖1、圖2、和圖3。
由圖1-3可知,在靜力和不同地震烈度作用下,筋帶拉力都呈現(xiàn)沿墻高減小的趨勢,這與由朗肯土壓力計算的拉筋最大拉力發(fā)生在墻體底部基本相符。6度地震作用下的筋帶拉力比起靜力作用下相差不大,7度地震時增長 50%左右,而8 度地震作用下的筋帶拉力幾乎是7度地震作用下的2倍。可見,隨地震烈度的增加,筋帶拉力也逐漸增加,而且隨設計烈度增加呈現(xiàn)出快速增加的趨勢。
3 墻高對擋墻板面位移影響的分析
在地震動力荷載作用下,加筋土擋墻作為穩(wěn)定地基上部結構,由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進入強迫振動狀態(tài),并發(fā)生變形破壞。一般而言,結構的變形位移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靜載位移,另一部分則是動載位移。靜載位移是擋墻施工過程中的變形位移,當擋墻施工完成后,擋墻的靜載位移就會慢慢穩(wěn)定,側向土壓力靠筋-土之間的摩阻力來平衡。如果擋墻受到地震動力荷載作用時,內(nèi)部原有的應力平衡狀態(tài)將受到破壞,從而導致?lián)鯄Ξa(chǎn)生變形。如果地震加速度峰值較小、作用時間較短,擋墻可以通過自身內(nèi)部應力調(diào)節(jié)來維持穩(wěn)定,此時的擋墻變形較小,由地震荷載產(chǎn)生的動載位移變形將逐漸恢復。如果地震加速度峰值較大,持續(xù)時間較長,則擋墻內(nèi)的變形迅速增大,這時筋-土之間產(chǎn)生的摩擦阻力將不足以維持結構的穩(wěn)定,擋墻面板因此產(chǎn)生向外的位移變形,擋墻內(nèi)部將形成潛在的滑移面。
圖4顯示的是在各個震級下墻面水平位移值,圖4表示的這種水平位移隨墻高變化趨勢,據(jù)此分析可以得出:各個震級下墻面水平位移隨墻高變化趨勢是一致的,水平位移隨墻高的增加而逐漸增大,墻底位移最小,墻頂位移最大。即擋土墻在地震動荷載作用下變形趨勢是繞墻趾轉動;隨著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墻面水平位移也逐漸增大,而且這種變化趨勢在墻底處不明顯,隨墻高增加這種變化趨勢愈明顯。即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墻面水平位移在墻底處變化不大,在墻頂處變化最大。
4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隨地震烈度的增加,筋帶拉力也逐漸增加,而且隨設計烈度增加呈現(xiàn)出快速增加的趨勢。
(2)隨著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墻面水平位移也逐漸增大,而且隨墻高增加這種變化越大。
參考文獻
[1] 周世良,汪承志,何光春,欒茂田. 臺階式筋帶加筋擋墻潛在破裂面計算模式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1):15~20
[2] 周士良.筋帶加筋土擋墻的結構特性及破壞機理研究[D]. 重慶:重慶大學, 200
[3] 楊正權.加筋土擋墻的穩(wěn)定性分析研究[D]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 2006
[4] 李敬梅.地震作用下壩基土體的液化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天津大學,200
[5] 嚴祖文,李敬梅,馮藝.地震作用下壩基土體液化判別及動力有限元分析[J].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200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