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曹操對人才的提醒:希望他們認清形勢,為己效勞。在我看來,繞樹三匝,并非枝枝可依,關鍵在于是否認清自己,看到真實的自己,這樣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樹枝”。
耳畔又響起烏江邊上的那首悲涼楚歌,又回想起那個令易安居士仰慕的英雄——項羽。他的結(jié)局是不完美的,最終,他別美姬,棄寶馬,血灑烏江,多么悲壯??!但在我看來,悲得可惜啊!如果項羽能認清自己,試著低頭,忍辱負重,積聚力量,等待機會,而不是一味地自負,認為天意弄人,弄錯自己的位置,那么我想,杜牧感嘆的“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就可能變成現(xiàn)實了。
眼前又回映出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畫面,又回想起他感人的故事。即使戰(zhàn)敗流亡,即使備受凌辱,即使飽受孤獨,他仍然堅持,等待機會。因為他認識到了真實的自己,于是,一番臥薪嘗膽后,他又東山再起,又有了自己的一片江山。然而,他的結(jié)局和項羽一樣,也是不完美的。此后的他,沒有弄清自己的位置,他也沒有繼續(xù)堅持下去,使自己強大,使國家強盛,而是一味地驕奢淫逸,不理朝政。最終,國家滅亡,他又一次跌倒了,這一次,他再也無法站起來了。多么令人惋惜?。?/p>
這兩個歷史事件,讓你想到什么?是一時的心動,還是深深的思考呢?
其實,這樣的事例并不少見。
那個令我敬仰的文人——魯迅先生。他認識到了當時國家的弱小,并努力改造這個局面。早年的他想用手術刀去醫(yī)治流血的中國人。但是,實踐出真理,他進一步認識了中國的現(xiàn)狀,也更全面地認清了自己。他毅然棄醫(yī)從文,從此開始了他偉大的文化事業(yè),終于成為中國文化革命的旗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多么令人感嘆??!
那個令許多經(jīng)商者仰慕的人——比爾·蓋茨。他本是美國哈佛大學的一名學生,然而當他感到大學所教的東西并不適合自己時,便毅然離開學校,從事電腦軟件研究、設計,終于積累了世界上無人能望其項背的財富。社會在發(fā)展,然而道理卻沒有變,他通過不懈努力,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樹枝”,使他的生命綻放光彩。
或許你在為項羽的結(jié)局而惋惜,或許你在為比爾·蓋茨的成就而仰慕。何不想想自己,看到真實的自己,也綻放出屬于你生命的那份光彩呢?
看清自己,也許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但是,何不這樣想,當你通過不懈努力,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樹枝”時,你又會收獲多少呢?那時,你會發(fā)現(xiàn),那是值得的!
我希望,每個人都通過努力,擁有自知與拼搏。那時,光明就在你眼前,在努力過后,你會發(fā)現(xiàn):繞樹三匝,此枝可依!
評點
文章切入的點抓的很巧妙。材料中的石頭與山頭,其實也是旁人沒有認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該文則巧妙地把這一關聯(lián)轉(zhuǎn)化成人要認清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樹枝”,才能克服困難,成就事業(yè)??此朴兴x,實則抓住了材料思想的核心:“認清形勢”。這使得全文不落俗套,讓人眼前一亮。文章前半段的歷史回溯,具有很好的厚重感,從“何枝可依”到“此枝可依”,首尾呼應,行文流暢,說服力強。
(編輯: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