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摘要】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單親孩子,這些單親孩子往往具有一定自閉性,不愿與同學、教師進行交流,對許多事物都采取漠視的態(tài)度,長期以往,不僅給單親孩子的學習帶來不利影響,而且會危害到學生的成長,因此,幫助單親孩子融入班級具有重要作用。在實際生活中,單親孩子缺乏一定關愛,長期處于不良心理狀態(tài),不愿與他人相處,不愿參與各種學?;顒?,總是一個人做一些事情,也不愿微笑。在這種情況下,單親孩子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疾病,進而影響學生健康。本文主要對以家訪為依托幫助單親孩子融入班級的方法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86-01
一、單親孩子融入班級存在的問題
單親孩子在生活中缺乏一定的父愛或者母愛,當他看到其他同學都有父親和母親陪伴時,單親孩子就會感到孤獨、缺乏安全感,始終保持沉默的狀態(tài)。在班級中,單親孩子不愿與其他同學進行溝通交流,總是一個人做各種事情,自閉行為較嚴重,在心理方面存在較多缺陷。很多教師大都一味偏重于教學方面,忽視了對單親孩子心理情況的了解,致使單親孩子在學習方面以及成長方面都出現(xiàn)了較大問題,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造成了重大影響。一些家長對單親孩子缺乏關心,總是忙于事業(yè),只是在物質(zhì)方面滿足單親孩子,沒有考慮到單親孩子實際需求,致使單親學生在親情方面出現(xiàn)嚴重缺失。在實際生活中,單親孩子大都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爺爺奶奶的關愛雖然能彌補一些父愛或者母愛的缺失,但是始終不能替代父愛或者母愛,單親孩子心中依然會存在一定親情陰影,自閉行為以及心理問題也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單親孩子難以有效融入班級,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較大影響。
二、以家訪為依托幫助單親孩子融入班級的策略
為了更好幫助學生融入班級,教師可以選擇進行家訪,了解實際生活中單親孩子的行為特征以及心理特征,并準確分析學生需求,從單親孩子的心理層面出發(fā),給予單親孩子更多的關愛,引導單親孩子參與各種實踐活動,讓其與其他同學加強溝通和交流,這樣才能逐漸消除單親孩子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融入班級。
例如,在以此家訪中,教師了解到,該單親孩子在五歲時,母親便在一場事故中去世,至此,本活潑可愛的他逐漸變得郁郁寡歡,他父親也始終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所以忽視了對單親孩子的疼愛,將心思全部放在工作中,希望用物質(zhì)生活來彌補單親孩子母愛的缺失。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是爺爺奶奶在陪伴他、照顧他。當他開始慢慢長大,心理缺陷也越來越嚴重,親情陰影不斷擴散,影響了他的正常生活和學習。當他看到其他同學都有父親和母親陪伴時,他會默默躲向一旁,始終維持沉默狀態(tài),他感到自身與其他同學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所以當其他同學對他不友善的時候,他會立即變得暴躁起來。當其他學生在一起開心地做一些活動時,他只是躲在一旁,很少歡笑,久而久之,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面對該單親孩子存在的多種心理問題和親情缺失問題,教師采取了多種方法來幫助其融入班級。在一次集體活動中,當其他學生都在一起開心的玩游戲時,他卻獨自呆在一旁,神情有點失落和孤獨,但眼神卻透露出一種向往的信息。教師則拉著他的手,向其他學生說道,“讓他加入到我們的游戲中,大家說好不好”,學生都異口同聲說,“好”。然后教師便帶領他一起加入到游戲中,他也逐漸開始微笑,在游戲中開心地玩起來。
在一次親子活動的舉辦過程中,很多學生都踴躍報名,但是他卻只是保持沉默,沒有絲毫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則問他為何不愿參加,他說其他同學都能和父親母親一起進行親子活動,而他卻沒有母親。教師則與他進行溝通,講解親子活動的含義,并邀請了他的爺爺奶奶以及父親一起來參加,從而更好幫助他融入班級。
三、結(jié)束語
在以往的教學中,許多教師都沒有給予單親孩子較好的關注,缺乏與單親孩子的交流,致使單親孩子難以融入集體,給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造成了較大影響。因此,教師必須認識到幫助單親孩子融入班級的重要性。教師須加強對單親孩子的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以及學生心里特征和平時行為,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引導學生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并多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更好幫助單親孩子融入班級。
參考文獻:
[1]賀建軍.關于單親孩子教育案例的反思[J].中文信息,2013,(9):123-124.
[2]連麗霞.單親環(huán)境對孩子的消極影響及在教育上的對策[J].科教文匯,2014,(23):70-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