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肯尼亞特約記者 李重安
內羅畢國家公園是世界上唯一建在首都的天然野生動物園,從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市出發(fā),沿著當?shù)赜忻腁104公路南行,離市中心8公里的地方就是內羅畢國家公園了。相對于肯尼亞馬塞馬拉、安博塞利等其他動物保護區(qū),內羅畢國家公園的面積并不大,僅120平方公里左右。公園并不是全封閉的,為了保障野生動物有遷徙通道,同時也為減少野生動物對城市生活的影響,換個角度,更是限制城市擴張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內羅畢國家公園在東、西、北三面建有電網,南部為開放邊界,是野生動物自由行動的出入之處。
《環(huán)球時報》記者聽過一個有趣的說法,參觀動物園是動物在籠子里,人走著參觀。而參觀野生動物園卻是,動物在大自然走著,人在籠子(敞篷車)里。內羅畢公園雖然相對面積并不大,但要轉遍,開車也得一天工夫。乘車進入內羅畢國家公園,就真算是進入了原始的東非熱帶稀樹草原了,這里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山脈、谷底、河流、瀑布、濕地一應俱全。
司機兼導游薩米告訴記者,有一點可以很容易地證明內羅畢國家公園是建在城市邊上,因為野生動物在北面時,游客不僅能拍到動物,還可以清楚地拍到內羅畢的城市天際線。
薩米來自肯尼亞的吉庫尤族。他告訴記者,他的祖先一直生活在現(xiàn)在的內羅畢地區(qū)。祖輩留下的傳說里,都是講內羅畢所在的整個地區(qū)全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直到19世紀末期的地圖上還沒有內羅畢這座城市。1899年,人們修建肯尼亞蒙巴薩到烏干達坎帕拉鐵路時,決定在此修建一個中心大站,像很多因修鐵路而建立的城市一樣,內羅畢成為一座鐵路“運”來的城市。隨著城市的擴張,人類生存發(fā)展與野生動物活動領域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而歐洲殖民者的捕獵活動更是對內羅畢地區(qū)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造成巨大威脅。1946年,內羅畢國家公園正式建立,成為整個非洲第一個國家公園。從此,這一地區(qū)的動物保護開始走上正軌。
內羅畢公園棲息著超過100種的野生哺乳動物和400多種鳥類。不巧的是,記者沒有趕上動物大遷徙,但園內豐富的動物資源還是給記者留下很深印象。據(jù)薩米介紹,這里有黑犀牛、獅子、獵豹、金錢豹、鬣狗、野牛、羚羊、斑馬、河馬、長頸鹿、狒狒、鴕鳥和珍珠雞、鵜鶘等各種動物??梢哉f,肯尼亞全國擁有的動物,除了大象,這個公園基本上都有。
沒有大象的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說,大象對園中樹葉消耗太大,會引起其他草食動物的生存危機;更靠譜的說法是,由于非法象牙貿易暴利的驅使,非法捕獵者大量獵殺大象,造成公園內大象絕跡。
雖然現(xiàn)在公園里再無大象,但是公園內有一處景點與大象息息相關,那就是焚燒象牙紀念碑。上世紀70年代時,非洲還擁有1000萬頭大象,非法的獵殺使非洲大象數(shù)量銳減??夏醽啅纳蟼€世紀80年代就開始反對盜獵大象,但在1989年,肯尼亞仍有3000只大象慘死在偷獵者的槍口下。為保護非洲大象,肯尼亞政府采取嚴厲措施禁止象牙和象牙制品的非法貿易。1989年,肯尼亞莫伊總統(tǒng)親自引火,在內羅畢國家公園焚燒了12噸象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大規(guī)模銷毀收繳象牙的國家。此后,世界上很多國家政府紛紛效仿這種做法,通過銷毀象牙表示保護野生動物的決心。
為紀念這次著名的行動,公園內圈留了象牙焚燒地,并設立了紀念碑,使這里成為公園里獨具意義的游覽點。
今年4月底,肯尼亞總統(tǒng)肯雅塔在內羅畢國家公園親手點燃了收繳的105噸象牙和1.35噸犀牛角,再次向國際社會表明肯尼亞堅決反對象牙、犀牛角貿易和盜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