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永志
【摘要】為了解決高職教育由考試錄取制轉到注冊制入取,生源的錄取層次的多元化是大勢所趨,如何解決好因人而異,因材而異的教學和考試日益突出問題,本文提出了采用差異化考試解決該問題的方法。本文結合高職實際論述了基礎課對學生分級和如何進行差異化命題考試的方法。結合實際介紹了采用差異化教學的實際效果,希望能對高職教改教學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職 基礎課 分層次 考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233-01
一、學情決定分層次考試勢在必行
隨著高職教育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在高職院校的錄取學生已占據高考錄取人數的半壁江山,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生源大戰(zhàn)已進入白熱化,這也迫使在食物鏈低端的高職院校,錄取學生的層次越來越多元化,以保證不斷擴大的辦學規(guī)模需要,以我校為例就有:提前批單獨招生考試;中職對口考試招生;與中職聯(lián)合辦學的3+2大專連讀;與青島大學聯(lián)合辦學的3+2本專連讀,即使從國家夏季高考錄取的學生,也分為文科和理科生,由于錄取形式的多樣性,造成錄取新生的基礎知識差距越來越大,同坐在一個教室的學生有的學生連高中都沒上過,有的高考成績接近本科分數,基礎課的差異顯得尤為突出,而作為一所工科院校,開設必要的基礎課是必須的,一是專業(yè)課的需求,二是繼續(xù)深造學習的需要。如果繼續(xù)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任課老師很難以統(tǒng)一標準完成教學計劃,達到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學情決定分層次考試勢在必行。
二、做好分層次考試的關鍵步驟
1.首先要從分層次教學入手
由于入學生源層次的多元化,入學初就要做好分層次教學,如何科學準確的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就非常關鍵,考慮入學初分班時就要考慮學生基礎,尤其同一個專業(yè)的平行班級分班要做好分層次分班。如果同一個專業(yè)就一個班也要做好分層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層次制定教學計劃,教學目標和考核標準。比如我校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就制定了三個層次,一層次是高考理課班錄取的學生;二層次是高考文科錄取和單招錄取成績好的學生;三層次是已對口高職和部分單招學生。一層次學生從知識角度就是屬基礎較好、接受新知識能力比較高,學習基礎知識處于領先的梯隊。二層次學生屬于基礎中等,新知識接受知識一般,基礎知識學習處于中等水平的群體。三層次是屬基礎很差的群體,接受基礎基本理論困難,學習處于后進的群體。也是產生不及格主要群體。我們學院為了避免成績的不公平和為評獎學金提供較科學的標準,我們對各層次的學生期末成績進行了修正。期末參加考試一層次的分數在100—0之間;二層次的分數在90—0之間;三層次的分數在80—0之間,這也體現(xiàn)了公平公正,量體裁衣、各取所需。
2.做好宣傳教育問題
在分層次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宣傳工作,因為“分層次考試”,一方面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又不挫傷少部分后進學生的自尊心,如何合理地進行分組,得到廣大學生的積極配合,這是做好分層次考試的第一步。為此,在分層次時,除了主要以高考成績和入學摸底考試外,我們要廣泛地征求班主任及學生本人的意見,還讓學生進行客觀自我評估,作為具體分層次的重要參考。同時告訴學生分層次不是一層不變的,如果到期末經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申請參加上一層次考試,同時也對后進學生督促作用,如果在高層次的學生不努力,根據平時考核,教師可以將其降為低層次,形成后進趕先進的局面。尤其對低層次學生要做好思想工作,盡量減少自卑消極的情緒。
3.分層次考核成績要融入教學全過程
高考選拔忽視了過程考核,而注意的是結果,其原因是過程的監(jiān)控很難統(tǒng)一控制,而我們高職院校范圍小過程容易統(tǒng)一監(jiān)控,為了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避免期末突擊考試,還是要把考核貫徹學習的全過程,比如我們學院數學課,平時成績占50﹪;期中課堂筆記和預習占15﹪;此項考核有利于學生平時養(yǎng)成課上記錄和課下預習的好習慣;課堂回答問題15﹪;此項有利于調動學生課上積極思考;平時測驗10﹪此項便于掌握每階段學習情況;考核時要注意考核的公開透明,每個學生平時得了多少分,要做到公開、透明、公正,為了使考核做的完善少出誤差,我們每個課程選兩名課代表,協(xié)助教師負責成績的考核。一個主要負責課堂的過程考核,如提問、討論發(fā)言,課堂練習等,另一個負責課下輔導、作業(yè)收取、復習預習情況的檢查等,雖然數學課比較抽象難學,但把考核融入教學全過程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很多,期末成績優(yōu)秀率也顯著提高。
以上就是在過去的幾年里對分層次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嘗試和研究總結。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分層次考試”的對象要選好,思想宣傳要到位,具體操作過程要符合教學理論,由于過程考核給教師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教師要有蠟燭精神,和貴在堅持精神。當今時代是知識爆炸時代,這就決定每一位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知識的更新,教育理念的發(fā)展,對每一位教師都是一個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