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解放路小學五(7)班 翟翊璇
孟母未必三遷
——讀《孟母三遷》有感
連云港市解放路小學五(7)班 翟翊璇
《孟母三遷》這個故事是講孟子原來住在墓地旁邊,他就學著人們祭祀死者的動作,孟子的母親見了,就把家搬到殺豬的旁邊。殺豬的人拿著屠刀給顧客殺豬,孟子又學著殺豬人殺豬的動作,孟母見了,就又把家搬到了學堂旁邊。于是,孟子又學著學生們作揖的動作,從此,孟母就再也沒再搬過家。
你同意孟母三遷的做法嗎?我看未必??戳恕睹夏溉w》這個故事,我深有感觸。有人說,孟母三遷是因為孟母想讓孟子在優(yōu)秀的環(huán)境下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孟母的做法是對的。但是,我卻不贊同孟母的做法。
學習的環(huán)境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孟子自己。如果孟子自己想學,哪怕就在墓地旁,孟子也會認真地讀書,如果孟子本來就不想學,哪怕孟母給他最上等的教育,孟子也不會認真學習。
俗話說的好,“在逆境中成才”,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家里窮,孩子們只能在家里學習,但有些孩子比城市里受到上等教育的學生學習還要好。這說明:受到好教育,學習環(huán)境好的孩子未必比貧困山區(qū)里的孩子學習成績、品格要好。
畫家王冕,小時候窮的只能替人放牛,可就在這短短的放牛時間,王冕學會了畫荷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王冕的荷花畫得越來越好,甚至有人愿意出錢購買王冕畫好的荷花,王冕窮,但他不也成才了嗎?大型綜藝節(jié)目《變形記》里,有些家長將自己家的孩子送到貧困山區(qū)去學習,這種做法正好與孟母的想法、做法相反,說明了人有時候在逆境中學習比在順境中學習的效果還要好,符合“在逆境中成才”的道理。
其實,孟母也不必三遷哦!
偷 偷 一 笑
一天,麗莎與她的小伙伴尼娜談起了風的厲害。
麗莎說:“臺風真可怕??!我家的柵欄前幾天都給刮倒了”
“破傷風才可怕呢”小尼娜不無恐懼地說,“我隔壁的庫柏爺爺都送往醫(yī)院搶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