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曼曼
英語學習是一個綜合的過程,也是一個綜合技能的體現。語言的學習都是遵循一定規(guī)律的,從輸入到輸出的一個過程。沒有聽, 就沒有說,用英語交流也就無從談起。探索出一條能夠提高聽力水平的有效方式是筆者多年以來的努力的方向。本文是在筆者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之上從聽力環(huán)境、方式、技巧等多個方面探索出科學有效的訓練策略,為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打好基礎。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fā)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聽”始終排在第一位,沒有聽,就不可能有說,幼兒語言發(fā)音規(guī)律都是先從聽開始,會說話之前聽的夠多,日積月累等到水到渠成之日,才能說出來,沒有說,用英語交流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提高英語聽的能力是學好英語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一、如何才能提高英語的聽力技能呢?
(一)創(chuàng)造環(huán)境
小學生的特點是記憶力非常好,讓學生多練習聽,多從聽力材料的篩選上下功夫,多找一些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材料,做到從易到難循循善誘一定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俗話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剛開始接觸學生們都有好奇心,都有濃厚的興趣,作為小學英語老師一定要重視這個階段。
用英語組織教學,營造持久的聽力氛圍。這個當然對老師的要求比較高,我們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都是漢語為主,利用漢語教英語,即使老師課堂上說英語,也是夾雜漢語,是中國式英語。這樣對于英語的學習是極為不利的,特別是對于英語聽力和英語口語的學習,有時還會起反作用。用英語組織教學,也是遵循先難后易的規(guī)律,這樣能激發(fā)學生認真聽講的興趣,也能讓學生英語課堂聽的認真聽的投入。
(二)教學活動盡量多樣化
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我們知道聽力的重要性,但是每天都要求學生聽固定的材料,別說小學生,就是中學生也會感覺到鼓噪乏味的。所以,老師們還是要從興趣上下功夫設計英語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愉快而有興致進行聽力練習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開展多種形式的練習活動。
讓學生在快樂的活動或者說游戲中學習英語知識。老師應該在課堂中經常做一些游戲活動鍛煉學生的聽音能力。由練習單詞到練習短語再到練習句子。由淺入深,分層次逐步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三)配音表演
配音表現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餓學習英語的方式。比如配音表演,給學生一段簡短的片段,讓幾個學生一起練習,每人配一個角色。提示學生要模仿里面的語音語調。然后每組分別進行展示,看哪組配的最好。一起分析哪組哪句話配的有問題,應該如何去說。最后讓學生聽原始錄音,感受里面的意境。這樣做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聽力技能,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思維。
自己講故事本身自己肚子里知道的東西能講出來就是一種能力的提升,所以,講故事這個活動對于英語學習來說既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質的提升。孩子的特點就是喜歡故事給他們帶來的各種幻想。生動、有趣的故事最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聰明的小學英語教師不會不注意更不會放棄故事對英語學習所起的作用的,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用學生學過的知識改編一些學生熟悉喜愛的成語或寓言故事, 這樣就能大大促進學生的聽或者表達的技能。
(四)聽歌唱歌
聽英文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輔助英語學習,或者促進英語學習。一些旋律優(yōu)美的英語歌,可以試著讓孩子慢慢聽,后來,英語水平慢慢有上升后,學生就會發(fā)現居然可以慢慢聽懂了,特別是如果能隨著旋律唱出來,他們會很興奮,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很多歌曲里都是敘事類的,講的一個故事,或者對一個事物的看法,所以越聽越覺得有意思,而且讓學生覺得自己的英文水平確實提高了,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動力去學習英語了。學唱英語歌對于語感的提升學生們都可以切實感受到的。不過老師們也應該注意,有些歌詞唱得很快,有些由于節(jié)奏需要進行了比較奇葩的斷句,有些出于詞語押韻導致比較拗口,在給學生挑選歌曲的時候,要克服這些 還有,歌手們也都是有口音的。英語相較于中文而言,并沒有所謂的“普通話”被視作官方正統(tǒng),因此一定告訴學生,不要要刻意模仿歌手的口音(實際上高中之后我們的口音也很難得到本質改變了)。主要是練習自己能夠按照歌曲的速度,把歌詞清晰連貫地吐出來,即便發(fā)音仍然是中式的,但更連貫了,這也是語感提升,語感有了,學起來就好說了。
(五)重視閱讀
英語閱讀可以隨意可以正規(guī),也就是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可以進行限時訓練,但是也可以告訴學生課堂之外,隨時隨地的閱讀。在這里,筆者給大家推薦一個材料---牛津閱讀樹。牛津閱讀樹系列是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兒童分級閱讀材料,在英國家喻戶曉,也是小學使用最多的閱讀材料之一。主要圍繞三個孩子 Biff,Chip,Kipper還有他們的爸爸媽媽一家人展開故事。每一本書都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故事,就像看電視連續(xù)劇一樣,熟悉了這幾個人物之后,就會看上癮。非常適合親子閱讀和幼兒啟蒙。當然作為教師,除了要重視引導學生和家長重視閱讀外,課堂的學習上也要體現閱讀的分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切忌操之過急。興趣是動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前提,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是關鍵。我們教師應訓練學生從讀字母、讀單詞、讀句子入手,過渡到讀故事、讀短文;從拼讀、認讀到朗讀、閱讀,循序漸進,并要x與聽、說有機結合,才會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