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艷
摘要:2013~2015年對黃淮學院校區(qū)內(nèi)紫薇介殼蟲進行了防治試驗,結(jié)果表明,0.3%苦煙乳油3000倍液的防效最好,達96.8%。關(guān)鍵詞:紫薇;介殼蟲;藥劑處理,防治效果
紫薇介殼蟲屬同翅目蠟蚧科,全國各地綠化區(qū)都有分布,寄主較廣泛,主要有:月季、馬褂木、山楂、蘋果、梨、桃、李、杏、梅、櫻桃等多種林木花卉和果樹,以桑白蚧和球堅蚧為主,以雌成蟲及若蟲附著在主干與枝條上,以口針刺入皮層吸食汁液,嚴重時全部枝條布滿蚧殼,皮層松動脫落,削弱樹勢,造成樹木死亡。為了有效防治介殼蟲的危害,我們選擇4種藥進行了田間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jié)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地設在河南省黃淮學院中區(qū)紫薇觀賞園內(nèi),樹齡10年生,株行距4m×5m,林下種植高羊茅草坪。試驗選擇介殼蟲發(fā)生嚴重且較為均勻的林片。
1.1試驗設計 試驗設A:52.5%農(nóng)地樂乳油2000倍液;B:80%敵敵畏1000倍液+800倍煤油;C:03%苦煙乳油3000倍液;D:48%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E:清水對照。每處理4株為1個小區(qū),重復4次,共20個小區(qū)。
1.2 施藥方法 試驗分別于2013年5月25日、2014年5月23日、2015年5月22日噴藥(經(jīng)觀察每年的5月22日至25日為介殼蟲孵化盛期,初孵出若蟲從母體介殼中爬出,此時防治效果較好)。參試樹全株各部分均勻噴施藥液至欲滴為宜。并分別在每株參試樹上的上、下、內(nèi)、東、西、南、北7個方位,隨機選取7個枝條,并做好標記,再分別于施藥前和施藥后的第3d、8d、13d調(diào)查各小區(qū)介殼蟲的存活量,計算出介殼蟲的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2 結(jié)果與分析
由表1得知,施藥后第3d、8d、13d,蟲口減退率最高的是處理B:80%敵敵畏乳油劑1000倍液混800倍煤油,蟲口減退率為41.8%,其次是A:52.5%農(nóng)地樂乳油2000倍液,蟲口減退率為23.8%,效果最差的是C:0.3%苦煙乳油3000倍液和D:48%樂斯木乳油2000倍液,蟲口減退率為22.2%~15.5%。施藥后8d、13d,蟲口減退率最高的是C:0.3%苦煙乳油3000倍液,蟲口減退率分別為92.4%~97.3%,其次是B: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混800倍煤油,蟲口減退率分別為66.5%~79.9%,最差的是處理D:48%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和處理A:48%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蟲口減退率分別為43.0%~62.0%(見表1)。
3 結(jié)論與討論
通過試驗結(jié)果表明,防治紫薇介殼蟲的首選藥劑是0.3%苦煙乳油3000倍液,蟲口減退率為97.3%,其次是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混800倍煤油,蟲口減退率為79.9%。施藥時一定要掌握在若蟲孵化盛期用藥(駐馬店為5月22~25日),各地氣溫有異,應靈活對待。成蟲產(chǎn)卵前,用抹布或戴上布手套將枝條上的雌蟲介殼捋掉,也可在施藥前戴手套對介殼蟲進行抹殺,然后噴藥效果最佳。同時注意保護和利用黑緣紅瓢蟲和多種跳小蜂天敵,在天敵發(fā)生期,避免使用廣譜殺蟲劑,可減少對天敵的傷害,必要時可適當引放天敵。
(收稿:2016-03-29)
現(xiàn)代園藝2016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