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前生
天工雕琢的168道奇石盛筵
——“廚師”龍金旺八年烹一宴
文/黃前生
TIANGONGDIAOZHUODE168DAOQISHISHENGYAN
龍金旺近照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兩件國寶級的菜肴:一是鎮(zhèn)館之寶“翠玉白菜”,二是神奇的“紅燒肉”。
家住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的龍金旺,也為大家推出了一套完整的“苗王壽宴”:由戈壁瑪瑙、沙漠漆、泥石、火山石組成的純天然“食品石”。
龍金旺玩石頭的時間不算很長,但他不斷學(xué)習(xí),廣交石友,廣集博取,兼收并蓄全國各地名石,現(xiàn)已珍藏大小奇石200余方,30余個石種。有瘦、皺、漏、透的傳統(tǒng)石;形、質(zhì)、色、紋、韻現(xiàn)代的色質(zhì)石;上億萬年的古生物化石,尤其是由168道“菜肴”組成的“苗王壽宴”,集奇、珍、稀為一體,造型獨特,形象逼真,成為觀賞石類一道獨特的風景。
苗家鹵鴨
苗家紅燒肉
十八箭紅米
苗王壽宴(局部)
苗家白煮肉
苗家銀耳湯
從小就生活在山區(qū)石頭窩里的龍金旺,整天與石為伴,2005年以來,因為深受中國賞石文化影響而走上賞石、藏石之路。他吸取了中國賞石文化營養(yǎng),一心致力于本地苗族飲食文化石的挖掘。2008年,開始制定了收藏奇石的目標計劃,即以“苗王壽宴”為主題,168道菜為目標進行收藏。經(jīng)8年的努力,現(xiàn)已實現(xiàn)了預(yù)期目標。
“你看,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它們都是天然的象形石,來自新疆、內(nèi)蒙的戈壁瑪瑙、沙漠漆、泥石、風礪石、肉石等?!闭勂鹱约旱牟似?,龍金旺有說不盡的話題。兩只金黃色的“土雞腿”躺在盤子里,“紅燒坨坨肉”可以亂真。跟現(xiàn)實中的菜相比,它們最大的差別就在于聞不到香味罷了。
“這桌‘苗王壽宴’,共有168盤。這些奇形怪狀的石頭,都經(jīng)過精挑細選,形、質(zhì)、色的大小與當?shù)卦技艾F(xiàn)代苗家生活中的菜肴極其相似;似燉、似燒、似蒸、似燜、似炒,還有點心瓜果。共分為五大類菜譜(即:一湯廿酒、十八主食、廿一果、四十五素、八十一葷)。有咸有甜、有葷有素,‘菜’名結(jié)合當?shù)孛缂曳窖?,?jīng)過認真設(shè)計組合,細心擺設(shè),同時加以點綴蔥蒜、辣椒、綠葉等,既有濃郁苗家獨特風味,又凸顯地方飲食文化底蘊?!?/p>
這一盤盤、一缽缽令人垂涎三尺的苗家老臘肉、苗家白煮肉、苗家土雞腿、苗家煎魚塊、苗家高粱粑、苗家鹵鴨、十八箭紅米等栩栩如生。真是初觀其形、似聞其香,琳瑯滿目。完全可以以假亂真,要不是龍金旺事先交待是奇石佳肴的話,我們早已一飽口福了。
這桌“苗王壽宴”,不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有很深的文化內(nèi)涵,堪稱菜石一絕。目前是貴州省及湘川邊區(qū)唯一的一桌“苗王壽宴”,并已得到國家商標總局受理商標注冊的批復(fù),也是全國首家(食品石)菜名商標注冊,價值不菲。
奇石宴
苗家燉脆骨
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