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麗麗,孫瑩瑩,苗麗華
(沈陽醫(yī)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
有機化學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的教學效果研究*
隋麗麗,孫瑩瑩,苗麗華
(沈陽醫(yī)學院,遼寧沈陽110034)
選擇我校2013級、2014級和2015級臨床專業(yè)1~6班作為PBL教學模式的實施對象,經過實踐研究,大部分學生比較認可這種教學模式,認為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交流能力、協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但由于課程內容多,學時緊張,學生自身素質的差距,知識系統性不強等因素使PBL教學模式在有機化學課程中的展開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有機化學;PBL模式;優(yōu)越性;限制性
有機化學是高等院校四大基礎化學課程之一,是醫(yī)學院校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為后續(xù)生物化學、藥物化學等醫(yī)學專業(yè)課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1-2]。有機化學課程知識體系龐大、內容繁多、結構復雜、概念抽象,傳統教學方式使學生產生枯燥感,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在醫(yī)學院校有機化學教學中引入一些新的教學手段勢在必行[3-5]。2013年,作者開始嘗試在有機化學課程的一些章節(jié)中引入PBL教學法,經過三年的實踐研究,獲得比較良好的教學效果。經過問卷調查研究,大部分學生比較認可這種教學模式,認為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改善學生的整體素質,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有機化學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使PBL教學模式的實施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6-7]。
我校有機化學是考試課,因為是醫(yī)學基礎課,所以對于臨床、預防、麻醉、口腔、檢驗、影像、康復本科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必修課,學時為56學時(理論40學時+實驗16學時),理論課是6個班一起授課。選擇我校2013級、2014級和2015級臨床專業(yè)1~6班作為PBL教學法實施對象,每班學生30人,有機化學課程安排在大一下學期。
教材選用科學出版社出版賈云宏主編的《有機化學》第二版,選取一些與醫(yī)學密切相關的章節(jié)進行PBL教學研究工作:如旋光異構、脂類、雜環(huán)化合物、糖類化合物等。實施PBL教學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將30個學生分為5個學習小組,每組6人;(2)教師按照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學目的提出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問題出發(fā)去探索和思考,查閱相關文獻、資料;(3)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自主學習后小組內充分討論,擬訂解決問題的方案;(4)小組之間開展討論,互相提問、解答,教師給予學生指導性幫助,并且教師要對課堂討論的過程有一個方向性的把握;(5)教師根據討論及作業(yè)情況進行評價,作出歸納總結。
在三屆學生共18個班級進行了PBL教學模式的問卷調查,共520份,回收520份,回收率100%,問卷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學生問卷調查結果
3.1實施PBL教學模式的的優(yōu)越性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學生對引入PBL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總體評價選擇滿意和比較滿意,反應PBL教學法靈活、新穎,具有傳統教學法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有機化學知識知識繁多,有機化合物結構復雜,物理、化學性質難懂,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差,接受課程不易。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PBL教學模式是基于問題學習、以問題為向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設定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探索問題的一個方向,很容易讓學生自己探索和發(fā)現與課程相關聯的知識,專從而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因為高中化學開設了部分有機化學課程,《基礎化學》課程又安排在大一上學期授課,所以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有了一些了解,使學生對有機化學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而采用PBL教學法,教師需要提前布置教學任務,在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利用網絡、圖書館等多種途徑查找資料、查閱文獻并結合自己現有的基礎知識解答提出的問題。學生需要對自己查閱的資料信息進行篩選、分析、判斷和總結,學會運用現有知識儲備確定解決方案。學生在自己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領悟學習的樂趣,增加信息量,開闊視野,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犹綄ぶR,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培養(yǎng)例如學生協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PBL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在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科內容探討的時候需要學生將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識同其他同學分享,同時也能從其他同學那里接觸到新的知識,使學生學會了多渠道獲取知識,擴展了知識面。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獲得知識和有效分享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對于學生而言受益終身。PBL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牽引的教學模式,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由學生自己講述學習過程中的感悟和收獲,教師提出的問題具有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和新穎性,學生在尋找解決問題方案的過程中會產生新的思路、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PBL教學方式是“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師先提出問題,學生親自參與、實踐,融入到問題的解決中,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再將問題由淺入深、由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使學生處于興趣盎然的狀態(tài)。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查找資料、整合知識、掌握技能的過程中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邏輯思維,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在有機化學教學中實施PBL教學模式的限制性
PBL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克服學生缺乏主動性、過于依賴老師的弊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探索性和開放性。但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使PBL教學模式的實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PBL教學模式學生需要查閱文獻、資料,進行總結,然后是組內討論,相互交流學習,因此需要充足的時間。而醫(yī)學院校的學生學習的課程內容多,少數同學自控能力差,學習興趣不濃,完成任務的過程敷衍了事,影響了教學效果;(2)PBL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面范圍廣,少數學生學習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掌握知識體系,反而影響了教學效果;(3)PBL教學模式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很高,除了掌握授課技能之外,要用豐富理論知識,開闊的視野,扎實的計算機技術,還要求教師有靈活應用知識和應對突發(fā)狀況的能力;(4)PBL教學法對教學條件要求較高,圖書館、網絡資源以及教學軟件資源的不足,都會影響到PBL的教學效果;(5)有機化學課程學時有限,PBL教學方式耗時多,因此不能全面開展,影響了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更適用于小班教學。
實踐證明,PBL教學模式在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協作能力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希望教師在有機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能夠降低PBL教學授課的限制因素,根據實際情況,將PBL與LBL教學模式有效的結合,使其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方法,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當然,在運用PBL教學模式時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
[1]湯小芳,劉顯民,顧焰波,等.PBL教學法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化工,2015,42(11):263-264.
[2]隋麗麗,葛欣,巴林,等.PBL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32(1):71-73.
[3]馬穎哲,張佳榮,劉劍凱,等.PBL教學法在醫(yī)學八年制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嘗試[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3,9:85-86.
[4]申揚帆,張雪昀.PBL教學法在高職藥學專業(y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化學教育,2015,16:47-49.
[5]姚遙,李娟,閆乾順,等.PBL教學法在臨床醫(yī)學專業(yè)醫(yī)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州化工,2015,43(4):211-212.
[6]臘明,陳昌東,馮云曉等.PBL教學法在生態(tài)學專業(y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州化工,2014,42(7):169-170.
[7]劉軍,陳生弟.PBL教學在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與前景[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3,28(4):5-6.
Study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odel in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SUI Li-li,SUN Ying-ying,MIAO Li-hua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Liaoning Shenyang 110034,China)
The clinical major 1~6 class of the 2013 grade,2014 grade and 2015 grade were selected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BL teaching model.Through the practice research,most students approved the teaching model and thought the teaching model can improve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communication ability,cooperation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analysis and solving problem ability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However,the facts,such as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class hour less,the difference of the student’s quality,in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and so on,showed that the expansion of the PBL teaching model in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was also limited.
Organic Chemistry; PBL teaching model; superiority; limitation
沈陽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2014年沈陽醫(yī)學院教學研究項目。
隋麗麗(1980-),女,講師,主要從事有機化學教學及科研工作。
G642
A
1001-9677(2016)06-0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