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晨
玻璃畫,又稱為鏡子畫,在歐洲被稱為背畫,顧名思義,是用水粉或油彩直接在玻璃的背面作畫,在著彩的另一面可觀賞到精美的畫面。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院(英國皇家博物院)藏有一張表現(xiàn)正在繪制玻璃畫的畫工的水彩畫,真實地再現(xiàn)了玻璃畫的制作情景。畫工手中使用的是中國的毛筆,其握筆姿勢也是中國式的。玻璃畫的創(chuàng)作要經(jīng)過四個步驟:畫稿,先把畫樣畫到紙上;開墨,將畫稿鋪在玻璃下,選取顏料,基本采用白描畫法畫出主題的輪廓;裝(上)色和暈色,畫上顏色,再用手指或排筆來暈色,使畫面深淺過渡均勻;上地(底色),待筆墨顏色干透,開始上底色。先畫近景后畫遠景,用遠景壓近景,尤其畫人物的五官時,要畫得氣韻生動,就更不容易了。
一般繪制好的玻璃畫會用鑲嵌鏡框,這樣裝飾性更強,也便于存放。玻璃畫主要用于室內(nèi)裝飾。玻璃畫的題材很廣泛,有風景、花鳥、人物、吉祥圖案等。早期的玻璃畫用于皇家的建筑裝飾,后來成為獨立的工藝品,主要用于裝飾掛屏、插屏、宮燈等。
沈陽故宮博物院所藏玻璃畫制品不多,但均為精品。它們是西學東漸的產(chǎn)物,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
乾隆時期玻璃及玻璃畫的發(fā)
展與皇帝的喜好密切相關
清初,曾一度海禁,這是玻璃發(fā)展的灰暗期。康熙朝解除海禁后,貿(mào)易市場又恢復了往昔的熱鬧,西歐商船陸續(xù)到達廣州,廣州是我國與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貿(mào)易的主要港口。西方的鐘表、琺瑯、玻璃等許多“舶來品”陸續(xù)進入清官。
直到乾隆時期,玻璃畫這種受西方宗教文化影響的產(chǎn)物,才由傳教士郎世寧傳人中國,并出現(xiàn)在宮廷之中。玻璃畫之所以會出現(xiàn)在清廷中,并被接受、學習,甚至在皇家玻璃作坊制造出來,這與乾隆皇帝的喜好息息相關。
由于乾隆皇帝本人對文化藝術的推崇與雅愛,加之雄厚的物質基礎及穩(wěn)定的時局,使玻璃的發(fā)展達到極至。清代的玻璃制作在乾隆時期(1736-1795)繁榮發(fā)展,據(jù)說在乾隆五年至二十四年達到頂峰,1740年的宮廷記錄顯示清廷正式雇傭兩位傳教士紀文(Gabriel-Leonard de Brossard)
和湯執(zhí)中(Pierre dIncarville)任職于造辦處玻璃廠,他們成功地在其任職的頭兩年中生產(chǎn)了一種特殊的藍色“灑銀星”玻璃。1742年,即乾隆七年,他們陪伴乾隆皇帝視察并提出關于提高造辦處玻璃廠玻璃制作水平的計劃。
出于對玻璃制品的由衷喜歡,乾隆皇帝曾創(chuàng)作出不少歌詠玻璃的詩篇,如《鏡喻》《玻璃盤》《瓶魚》《玻璃鏡》《鏡花》《鏡中燈》《玻璃窗》《玉瀾堂》等,詩中不僅抒發(fā)了乾隆皇帝對玻璃制品的鐘愛之情,連對如今我們視為平常的玻璃窗都特意賦詩數(shù)首,如《玻璃窗》:“西洋奇貨無不有,玻璃皎潔修且厚。小院軒窗面面開,細細風欞突紗牖。內(nèi)外洞達稱我心,虛明映物隨所受。風霾日射渾不覺,幾筵朗徹無塵垢。溪畔高枝宿鳥飛,門前小徑行人走。秋添瀟灑看階菊,春回消息憑庭柳。一徑人望盡分明,萬家為呈妍與丑。依稀對鏡延清賞,裁詩可以銘座右?!币沧阋宰C明當時玻璃制品的珍貴程度。
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盡管日理萬機,乾隆皇帝仍親自委托繪制玻璃畫:“乾隆元年九月二十六日,傳旨:后殿明間鐘架玻璃門上著郎世寧畫油畫;乾隆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新作圓明園九州清宴圍屏,其背面由新來畫畫人畫,玻璃畫由郎世寧畫;乾隆四年五月十三日,著郎世寧畫慎修思永樂天和(圓明園匯萬總春之廟一室)玻璃窗一扇;乾隆六年二月初五日,郎世寧等奉旨畫清暉閣(圓明園九州清宴內(nèi))玻璃集錦圍屏上的六十八塊油畫;乾隆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傳旨:(建福官)三卷房床罩內(nèi)玻璃鏡三面有走錫處挖去,命郎世寧、王致誠畫花卉油畫;乾隆八年三月十二日,王致誠奉命照畫稿一件畫玻璃油畫。四月十四日,王致誠奉命進如意館畫玻璃畫。四月二十二日,王致誠奉命為‘方壺勝鏡畫玻璃畫。五月十七日,王致誠奉命畫油畫玻璃斗方八塊;乾隆十年四月二十七日,命王致誠為掛屏上玻璃畫油畫;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十七日,郎世寧奉命用玻璃片畫油畫?!笨梢姡』实鄯浅V匾暡AМ嫷闹谱?。
玻璃畫是清宮奢侈品
《紅樓夢》再現(xiàn)玻璃的使用情況
《紅樓夢》這部人情小說中,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主線,當中也描述了許多當時建筑的室內(nèi)陳設、布局、構造等,是清代現(xiàn)實生活的縮影。
1.生活用品?!都t樓夢》第四十五回:此章節(jié)寶玉來探望林黛玉,臨回時黛玉聽說寶玉照路的婆子只提了一盞“明瓦燈”時,馬上命丫鬟捧來一只“玻璃繡球燈”,“寶玉道:‘我也有這么一個,怕他們失腳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沒點來。一除了體現(xiàn)了溫馨的一面之外,還透露了當時“玻璃繡球燈”是很珍貴的。而第十八回“兩邊石欄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風燈,點的如銀花雪浪……”,這里提到的“水晶玻璃”,指的是歐洲發(fā)明的一種無色透明的平板玻璃。另外,在《紅樓夢》第三十回、五十三回、四十九回分別出現(xiàn)了盛裝香露的玻璃瓶、節(jié)慶時分懸掛的玻璃燈、怡紅院安裝的玻璃窗等。
2.建筑構造物。第四十九回:寶玉“一面忙起來揭起窗屜,從玻璃窗內(nèi)往外一看,原來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的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綿扯絮一般……”說明怡紅院正房裝有玻璃窗,在整座大觀園里,描寫中提到玻璃窗的設置,僅怡紅院一處,說明玻璃窗是件奢侈品,重要的建筑之上才能使用。
3.陳設品。第七十一回:“賈母因問道:‘前兒這些人家送禮來的共有幾家有圍屏?鳳姐兒道:‘共有十六家有圍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內(nèi)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紅緞子緙絲‘滿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壽圖的,是頭等。還有粵海將軍鄔家一架玻璃的還罷了。賈母道:‘既這樣,這兩架別動,好生擱著,我要送人的。鳳姐兒答應了?!边@種貴重的物品賈母還打算送人,這種高級奢侈品的特殊交流與交換方式,正反映了權勢家族之間的利益勾連緊密交織在一起。
第六回:“賈蓉笑道:‘我父親打發(fā)我來求嬸子,說上回老舅太太給嬸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請一個要緊的客,借了略擺一擺就送過來。鳳姐道:‘說遲了一日,昨兒已經(jīng)給了人了。賈蓉聽著,嘻嘻的笑著,在炕沿上半跪道:‘嬸子若不借,又說我不會說話了,又挨一頓好打呢。嬸子只當可憐侄兒罷。鳳姐笑道:‘也沒見你們,王家的東西都是好的不成?你們那里放著那些好東西,只是看不見,偏我的就是好的。賈蓉笑道:‘那里有這個好呢!只求開恩罷。鳳姐道:‘要碰一點兒,你可仔細你的皮!因命平兒拿了樓房的鑰匙,傳幾個妥當人抬去。賈蓉喜的眉開眼笑,說:‘我親自帶了人拿去,別由他們亂碰。說著便起身出去了?!边@里展示了當時生活中具體使用玻璃屏風的方式,因為是稀罕物,只有請貴客時才會借來擺放,以撐門面。
清宮檔案中記載
現(xiàn)如今玻璃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物,隨處可見,隨手可得,所以,珍貴程度大不如前,僅從小說中,我們很難感受到“東海少了白玉床,龍王來請江南王”,那種出借“玻璃炕屏”擺放在家里迎賓客是何等的風光。那么,借助清官檔案的一些記載,則能讓我們更真實、直觀地感受到玻璃在清代是何等的珍貴。
1.據(jù)乾隆朝
“宮中·進單”與“貢檔”
乾隆十年十月初二日,兩廣總督暫管粵海關務策楞進:……畫玻璃掛屏二對……
乾隆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兩廣總督策楞進:畫玻璃掛屏一對,畫玻璃插屏一對,玻璃畫屏一對……
乾隆十七年七月十一日,兩廣總督阿里袞、李永標進:……畫玻璃掛屏一對,雙面畫玻璃地屏一對,畫玻璃小桌屏十座……
乾隆十七年七月十七日,兩廣總督阿里袞進:……紫檀鑲玻璃畫鏡桌屏六座……
乾隆十七年十二月初七日,兩廣總督阿里袞進:紫檀畫玻璃地屏一對……紫檀畫玻璃八方燈二對……
乾隆十七年十二月初七日,阿里袞進:……紫檀畫玻璃掛屏一對……
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初五日,兩廣總督李侍堯進:……紫檀鑲畫玻璃橫披、掛屏各一對……
乾隆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粵海關監(jiān)督李侍堯,尤圜世進:……紫檀洋花鑲畫玻璃橫披二對,……
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兩廣總督兼管粵海關蘇昌、粵海關監(jiān)督方體圈進:……紫檀鑲畫玻璃炕屏一座……
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兩廣總督李侍堯進:……紫檀鑲畫玻璃三屏風一座,紫檀鑲畫玻璃桌屏一對……
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山西巡撫鄂寶進:畫玻璃掛屏成對……
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二日,粵海關監(jiān)督覺羅巴延三等進:……紫檀木雕洋花鑲畫玻璃炕屏十二扇……紫檀木雕洋花鑲畫玻璃掛屏五幅……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十四日,粵海關監(jiān)督覺羅巴延三、李質穎進:……紫檀洋花鑲畫玻璃圍屏十二扇……紫檀鑲畫玻璃大插屏一對……
乾隆四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粵海關監(jiān)督尚安,李質穎等進:……紫檀木雕洋花鑲畫玻璃彩勝掛屏五幅……
從乾隆朝“宮中·進單”與“貢檔”中各官員進貢的玻璃畫(畫玻璃)的物品來看,玻璃畫多為大塊的平板玻璃,用于掛屏、插屏、桌屏、屏風、圍屏之上。說明當時玻璃畫的物品是王公貴胄們進貢的佳選,這無非也就是投皇帝之所好,迎合皇帝的品味而已。
2.“養(yǎng)心殿造辦處”的史料記載
(1)乾隆十年,玉作,四月初三日司庫白世秀將粵海關送來七珍八寶上元光的玻璃大小九十塊,并多送到玻璃四塊持進,交太監(jiān)胡世杰呈覽。奉旨:將做七珍八寶玻璃持出成做,其多送來玻璃四塊,留下交本地在如意館收貯。欽此。
(2)乾隆十年,如意館,(四月)十三日副催總王來學持來司庫郎正培,騎都尉巴爾黨押帖一件,內(nèi)開為三月二十六日太監(jiān)張明交來掛屏一件,城內(nèi)交來插屏一件。傳旨:將掛屏上玻璃拆下,上面字錫去了安在城內(nèi)交來插屏上,將象牙堆做,或玻璃尺寸不足用變法遮蓋起稿,呈覽。其掛屏邊框釘俱交胡世杰。欽此。于本月二十七日畫得遮蓋玻璃紙樣一張呈覽。奉旨:準做,四面俱安小玻璃,著王致誠油畫。其象牙堆做活計,用上苑長春冊頁上第三板樣仿大做。欽此。
(3)乾隆十年,木作,(五月)初一日司庫白世秀來說,太監(jiān)永泰交嵌花玻璃影(癭)子木烏木香幾一對,一件玻璃破三塊,一件玻璃破一塊。嵌藍玻璃面影(癭)子木香幾一對,內(nèi)一件玻璃破缺一塊。嵌金星玻璃面紫檀木雙桃式香幾一對;紫檀木提梁匣一件。傳旨:嵌花玻璃影(癭)子木烏香幾上玻璃有破的另換整玻璃,其余俱著松動玻璃。其嵌藍玻璃面的香幾內(nèi)一件玻璃破的,將玻璃拆下交造辦處做材料用,另安一木面。其紫檀木提梁匣亦交造辦處做材料用。欽此。于七月初五日司庫白世秀將藍玻璃香幾一件,換得樺木根面并藍玻璃持進,交太監(jiān)胡世杰呈覽。奉旨:將香幾二件,留下此藍整玻璃一塊,著造辦處添玻璃鏡面插屏一件。其破藍藍玻璃在大龕內(nèi)有應用處用。欽此。于十月十六日司庫白世秀,副催總達子將金星玻璃面紫檀木雙桃式香幾一對,松動玻璃持進,交太監(jiān)胡世杰呈進訖。于九月二十四日司庫白世秀將藍玻璃一塊,配得紫檀木邊玻璃插屏鏡一件持進,交太監(jiān)胡世杰呈進訖。
(4)乾隆十年,木作,(十二月)初七日司庫白世秀,七品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jiān)胡世杰交畫油畫玻璃紫檀木炕屏一扇,玻璃破壞。傳旨:著用香山雜壞玻璃換上,如不足用向圓明園司房要來,交畫西洋法(琺)瑯人照樣畫了換上急要。欽此。于本月十六日首領吳書將破油畫玻璃一塊持進,交太監(jiān)胡世杰呈進訖。
(5)乾隆十年,自嗚鐘,(十一月)初五日副司庫太山保來說,為首領孫祥將庫貯舊壞白玻璃架鐘一件,烏木架鐘一件持進,交太監(jiān)胡世杰呈覽。奉旨:著做鐘處應添補處添補,收拾收拾粘補見新,得時呈進。欽此。于十二月初三日將鐘呈進訖。
(6)乾隆元年,玉作,正月初五日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jiān)毛團交紫檀木嵌玻璃匣一件,一面玻璃破壞。三月初五日司庫劉山久來說,太監(jiān)毛團交紫檀木鑲玻璃匣一件,內(nèi)有一面玻璃破壞?!瓊髦迹褐鴮⑾簧喜A频牟鹣拢頁Q好玻璃一塊?!瓪J此。于本年四月十二日,將交出換玻璃一面……交太監(jiān)毛團呈進訖。
如上僅列舉部分史料記載。
從以上《養(yǎng)心殿造辦處史料輯覽》的史料中不難看出,做插屏的玻璃用的是舊玻璃,即便尺寸不足,也要想辦法進行遮蓋處理,破玻璃也要拆下交造辦處做材料用。破油畫玻璃也不能扔,也要交太監(jiān)處理;玻璃架鐘壞了,要添補收拾見新;插屏的玻璃片有磕損,也不讓拆下?lián)Q新片,而是采取工藝手段加以遮擋。由此可見玻璃在當時彌足珍貴。
院藏玻璃畫藏品
院藏的玻璃畫制品共計三十余件,有鼻煙壺、燈、掛鏡、掛屏、圍屏等。從繪畫風格來看,分為國畫與西畫兩種風格。如清掐絲琺瑯玻璃畫魚紋方燈、清馬少宣內(nèi)畫息肩圖鼻煙壺、清周樂元水晶內(nèi)畫人物鼻煙壺、清周樂元內(nèi)畫蘭魚鼻煙壺、清內(nèi)畫貓蝶鼻煙壺、清內(nèi)畫臥牛鼻煙壺、清樂三山水人物鼻煙壺、清內(nèi)畫昆蟲鼻煙壺、清紫檀邊座玻璃畫博古年景插屏、清紫檀邊玻璃畫歲朝圖掛屏(1對)、清紅木邊玻璃畫博古掛屏(1對)、清紫檀嵌玻璃畫花卉圍屏等玻璃畫制品,其所繪圖案更講究“意境”與“虛實”,多用留白、渲染、墨層等方式營造空間、立體及深度感,具有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應為玻璃水彩畫。而清紫檀邊座玻璃畫山水插屏(1對)、清紫檀邊座玻璃畫花鳥插屏(1對)、清紫檀嵌銀絲邊玻璃畫山水人物掛屏(1對)、清紫檀邊玻璃畫山水人物掛屏(1對)、清紫檀邊玻璃畫山水人物掛屏等制品,則講求寫實,更注重細微體現(xiàn),具有西洋畫的風格特點,應為玻璃油畫。
清掐絲琺瑯玻璃畫魚紋方燈(圖一),一對。燈罩四面玻璃上各繪有紅、藍色金魚和綠色水草,所繪金魚生動活潑,動感十足。
清紫檀嵌銀絲邊玻璃畫山水人物掛屏(圖二),一對,均為豎長方形,紫檀嵌銀絲邊,飾夔龍紋及回紋。皆為玻璃屏心繪油畫,畫中云霧飄渺、山石陡峭。其一,山頂站四人,仰望日頭抱拳,山腰站有兩人,山腳下溪水旁站有九人;其二,山中隱現(xiàn)亭臺及茅屋,山頂旁站有四人,山腳下站有八人,湖中現(xiàn)一孤帆。
清紫檀邊玻璃畫山水人物掛屏(圖三),為一對,均為豎長方形,紫檀邊,雕飾卷草紋。玻璃屏心繪油畫,皆為樓閣、山水、人物圖。其一山石疊嶂、云霧繚繞,山石、樹木間隱現(xiàn)樓閣、小橋流水。圖中共繪有十三人,其中兩人在下棋,兩人分別坐于溪水旁的岸邊,兩人在山腳下,兩人正在橋上,兩人坐于樹下,一人坐于亭內(nèi),兩人站在岸邊。其二圖案與上一件相似,圖中共繪亦為十三人,當中一人坐于亭臺臺階之上,六人站于溪水岸邊,四人在樹下,兩人在橋上。
清紫檀邊座玻璃畫山水插屏(圖四),一對,全屏框架、底座均由紫檀雕刻制成,表面浮雕螭龍紋、回紋,下部底座板中央另鏤空透雕一組玉璧、螭龍、繩紋。屏心繪玻璃油畫,其一,兩側峰巒高聳,中間溪水平流,在濃綠的雜樹間,坐落著典型的西洋建筑,尖頂高屋,方窗規(guī)整,屋頂上立有十字架和旗幟。中央一座小橋上,一人身著西洋彩裝,手持拐杖,牽狗獨行。其二,中間湖面上有兩艘西洋船,船上均插著紅底白色十字旗,應該是瑞士的國旗,船上及岸上的人物均為西洋打扮。岸兩旁則為山石樹木及西洋建筑。
清紫檀邊座畫玻璃山水插屏(圖五),一對,紫檀木制成,屏心繪玻璃油畫。兩件插屏的屏心所繪油畫風格一致,主題雖均為山水圖,但圖中所表現(xiàn)的建筑風格有著明顯的中西區(qū)別。其一云卷云舒、水平如鏡,湖面一只船正在垂釣,另兩只船正在靠岸,船上的人物均為西洋打扮,岸邊的房屋也為西洋建筑。其二峰巒起伏,山間隱約能看見亭臺、房合,房合均為中式建筑。中間房舍下瀑布飛流直下,湖面上泛一舟,圖下繪小橋,岸邊房屋座座。
以上圖二至圖五所示,無論是插屏,還是掛屏,其底座、框架都按照中式木器風格制作,而屏心按西洋繪畫方式,在玻璃內(nèi)部繪以油畫,真可謂中西合璧之產(chǎn)物。
清馬少宣內(nèi)畫息肩圖鼻煙壺(圖六),煙壺身用整塊水晶制成。小口,直頸,溜肩,垂腹,壺身呈水滴形,小圈足。正面繪一花農(nóng)釋擔小憩,所挑花籃中花卉色彩紛呈,種類繁多。人物、花木均刻畫得精確細微,極富生活氣息。上有題“息肩圖”。壺的背面行書題詩:“百般幻影隨揮灑,翻笑滕王太認真?!庇钟锌瑫姸洌骸坝^花匪禁著手成,春生氣遠山流鶯。”落款“比鄰作于京師,丙申仲春,馬少宣”,下鈐橢圓形白文印章“少宣”。這是馬少宣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創(chuàng)作的作品。
清周樂元水晶內(nèi)畫人物鼻煙壺(圖七),水晶制。小口,直頸,溜肩,直腹,短足。正面繪一松下兩小童正在玩耍,小童手舞足蹈,十分開心。兩小童梳著滿族“一塊瓦”頭型,玩的是滿族兒童喜歡玩的踢形頭(踢形頭是滿族傳統(tǒng)的體育游戲?!靶晤^”為獸皮所制的圓形球,類似請愿足球,玩時來往腳踢攻守,以踢入得分線多者為勝)。壺的背面行書落款“壬辰仲春仿南田老人大意于京師,周樂元”,旁有兩方白文印章,模糊不清。這是周樂元在光緒十八年(1892)仿南田老人即惲壽平的作品繪制的。
據(jù)一位香港的鼻煙壺研究者考證,內(nèi)畫鼻煙壺應是清嘉慶年間產(chǎn)生的,晚于玻璃畫。它的畫法與玻璃畫非常相似,均為背面作畫,只是內(nèi)畫鼻煙壺受空間局限,難度較玻璃畫更難。筆者認為內(nèi)畫鼻煙壺的產(chǎn)生多少受玻璃畫的影響或啟發(fā),故特此例舉。
(責任編輯:李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