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丹丹
(鄭州大學 外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
概念隱喻理論視角下多模態(tài)語篇的解讀
——以2014年世界杯會徽為例
邢丹丹
(鄭州大學 外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從社會符號學視角分析多模態(tài)語篇只能揭示其表層意義,從概念隱喻視角則可以揭示其認知基礎。應用Lakoff的概念隱喻理論分析多模態(tài)語篇中隱喻的特征及意義的解讀,并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會徽“激勵”為例對多模態(tài)語篇中隱喻的識解機制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隱喻作為思維方式既存在于語言中,又存在于非語言載體中,隱喻對多模態(tài)語篇中意義的構建和解讀起重要作用。2014年世界杯會徽成功地傳達了世界杯的精神和舉辦國巴西的歷史文化特色。
多模態(tài)語篇;概念隱喻; 多模態(tài)隱喻;多模態(tài)轉喻; 2014年世界杯會徽
隨著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人們交流的渠道和媒介更加多樣化,信息的傳遞和表達呈多模態(tài)趨勢,相應地,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多模態(tài)語篇。國內(nèi)外諸多學者從韓禮德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社會符號學視角研究其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語篇功能),認為語言和其他符號共同建構意義。但社會符號學視角僅從表層解釋了多模態(tài)語篇的意義,并未揭示其深層認知基礎。[1]
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和Lakoff著的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從認知科學的全新視角來研究隱喻,將隱喻研究從語言層面轉向了揭示思維規(guī)律層面。[2-3]他們認為,隱喻的實質是借助一個概念域結構去理解另一個不同的概念域結構,隱喻不是修辭手段,而是一種思維工具。Forceville在其著作Pictori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中將隱喻理論用于理解和體驗視覺形象上,從而使概念隱喻理論的應用從語言符號上擴展到其他媒介上。[4]
Forceville把隱喻區(qū)分為單模態(tài)隱喻和多模態(tài)隱喻。他認為,“單模態(tài)隱喻是指目標域和源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種模態(tài)來呈現(xiàn)的隱喻”,而“多模態(tài)隱喻是指源域和目標域分別用或主要用不同的模態(tài)來呈現(xiàn)的隱喻”。[5]判斷一個語篇是否是多模態(tài)語篇,一是看使用模態(tài)(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的種類,二是看涉及的符號系統(tǒng)有多少,有些話語雖然只涉及一種模態(tài),但包含多個符號系統(tǒng),如漫畫使用的只有視覺模態(tài),但既有文字又有圖像,也是多模態(tài)語篇。[6]2014年在巴西舉行了第20屆世界杯足球賽,這屆足球賽的會徽就屬于使用多個符號系統(tǒng)的多模態(tài)隱喻。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的目的就是研究每個模態(tài)對話語意義構建所起的作用,以及不同模態(tài)之間的互動,從而全面解讀語篇的意義。本文從概念隱喻理論的視角聯(lián)系多模態(tài)轉喻來解讀2014年巴西世界杯會徽中的多模態(tài)隱喻。
Lakoff和Johnson提出認知語言學的隱喻觀,認為人的思維方式和概念體系在本質上是隱喻性的,語言只是隱喻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隱喻的本質是在身體體驗的基礎上通過一類事物來理解另一類事物,是從一個具體的概念域向一個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統(tǒng)映射。隱喻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認知手段,分為方位隱喻、本體隱喻和結構隱喻三類。但是,語言只是人類交際媒介的一種,意義不僅僅存在于語言中,因此,僅從語言符號上得出的概念隱喻理論是不全面的,有必要從隱喻角度解讀多模態(tài)語篇,研究多模態(tài)隱喻。多模態(tài)隱喻常常同時在多個模態(tài)中為目標域和源域提供必要的理解線索。[7]在多模態(tài)語篇中,兩種或多種模態(tài)或符號共同作用,相互補充,構成概念隱喻,如電影、漫畫、海報等。
由于隱喻是基于源域和目標域意義之間的相似性關系,所以如何根據(jù)不同模態(tài)或符號系統(tǒng)中的表征來判斷多模態(tài)隱喻的源域和目標域及兩者之間的相似性關系是解讀多模態(tài)隱喻的關鍵。隱喻意義的構建和理解過程實際上是基于相似性將喻體的顯著語義特征轉移到本體上。[8]而源域本身具有多種意義潛勢,所以隱喻的理解不僅取決于說話者的意圖,而且需要結合具體的文化或社會語境。一般用“A是B”即“目標域是源域”這一公式來表達隱喻圖式。圖1是多模態(tài)隱喻的運作方式。
圖1 多模態(tài)隱喻的運作方式[7]
與多模態(tài)隱喻相比,多模態(tài)轉喻的研究相對滯后。認知語言學認為,轉喻的映現(xiàn)與一個認知域中次認知域的心理突顯有關。在多模態(tài)轉喻中,源域通過視覺、聽覺或其他模態(tài)得到突出,以實現(xiàn)指稱、意義拓展和語用推理的功能。[7]可以把轉喻看成是認知過程,借此過程,通過源域的概念來通達目標域的概念。在轉喻過程中,源域的意義并沒有消失,它映射到目標域,并且是目標域概念結構的一部分。多模態(tài)轉喻在多模態(tài)語篇的意義構建和解讀中,可能發(fā)揮更基礎性的認知作用。
最早系統(tǒng)研究多模態(tài)隱喻的當屬CharlesForceville。他把圖像隱喻劃分為三類:單域圖像呈現(xiàn)式、雙域圖像呈現(xiàn)式和文字—圖像互補式。圖像語境對識別和解讀隱喻非常重要,因為圖像語境將解讀者的解讀限定在一定的框架之內(nèi),使解讀不會超出設計者的意圖范圍。[9]2014年世界杯會徽中的多模態(tài)隱喻基本屬于圖文互補式,圖像為主,文字為輔,二者缺一不可。但是,會徽在部分方面也存在單域圖像呈現(xiàn)式,即只有一個域以圖像形式呈現(xiàn),另一個域沒有以圖像形式表示,但可以根據(jù)具體的語境推導出來。由于不能簡單地將多模態(tài)隱喻依據(jù)概念隱喻的分類方法(方位隱喻、本體隱喻、結構隱喻)進行分類,下文將以概念隱喻理論為基礎并聯(lián)系多模態(tài)轉喻對其圖像(造型和原型)、顏色、語言文字和版式設計進行分析,以期理解各種模態(tài)如何共同作用構建和傳達世界杯會徽的精神。圖2為2014年巴西世界杯會徽“激勵”。
圖2 2014年世界杯會徽“激勵”
在研究會徽中的多模態(tài)隱喻之前,先簡單分析一下其認知基礎——轉喻。會徽中轉喻的呈現(xiàn)形式為多模態(tài),它調動人類認識的轉喻機制,通過激活隱喻映射的源域和目標域,形成跨域映射。由于會徽的形態(tài)是模仿世界杯獎杯,這激活了人們關于世界杯足球賽的認知域。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外形轉喻指稱物件,會徽中獎杯的形狀映射獎杯,獎杯映射世界杯足球賽。此外,會徽的主色是黃、綠兩色,這映射主色也是黃、綠兩色的巴西國旗,而國旗又映射2014年世界杯的舉辦國巴西。由此可見,在會徽中,多模態(tài)轉喻在概念構建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下面具體分析會徽中的多模態(tài)隱喻。
1.圖像
推廣類藝術作品要求畫面簡潔醒目,這樣受眾就能很快清晰地看到宣傳的內(nèi)容,并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2014年世界杯會徽基本上是模仿足球世界杯獎杯的造型。足球世界杯獎杯看上去就像兩個大力士托起了地球,因而被稱為“大力神杯”,見圖3?!按罅ι癖钡脑O計者是加薩尼加。從圖3可以看到,線條從底座躍出,呈螺旋狀向上延伸,到頂端承接著一個地球,雕像主體是兩名運動員,其形態(tài)設計充分展現(xiàn)了令人激動萬分的勝利瞬間。整個獎杯設計緊湊,動態(tài)感很強。會徽的形狀和獎杯的造型基本一致,線條流暢,兼具動感與美感,占據(jù)整個畫面的大部分空間,非常奪目。與之不同的是,會徽是三個螺旋狀相互環(huán)繞的手臂,在最高處三個手掌相握構成一個球體,酷似獎杯上兩個運動員托起的地球。在這里,源域以圖像(大力神杯的造型)的形式呈現(xiàn),目標域則以文字“FIFAWORLDCUP”呈現(xiàn)。如果沒有“FIFAWORLDCUP”,受眾很難快速將其與世界杯足球賽聯(lián)系起來。
圖3 世界杯獎杯“大力神杯”
會徽的顏色以黃和綠為主,和巴西國旗的主色及國家隊的代表色是一致的。在巴西國旗中,綠色代表森林,黃色象征礦藏和資源。源域是舉辦國國旗的顏色,以圖像呈現(xiàn),目標域是舉辦國,以文字“Brasil” 呈現(xiàn)。顏色和文字的搭配使用使受眾明顯感覺到巴西人民對“大力神杯”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如果沒有文字“Brasil”的詮釋,即使了解巴西文化的受眾也不易理解其內(nèi)涵。
從多模態(tài)轉喻和隱喻的源域和目標域可以看出,該會徽中的多模態(tài)轉喻為隱喻的理解提供基礎,而兩個圖文隱喻又驗證受眾對轉喻的解讀,多模態(tài)轉喻和隱喻相輔相成,強化了意義的構建。
具體分析會徽主體部分的造型,可以發(fā)現(xiàn):三個手掌呈螺旋形相互環(huán)繞,這是相互激勵時抱拳的姿勢,象征巴西人民的團結、和諧和熱情;健壯有力的手臂則象征球員們健碩的體魄和高超的球技。根據(jù)常識及體育比賽的相關知識,可以將其隱喻圖式總結為“抱拳是團結”“抱拳是和諧”“抱拳是熱情”。在這三個隱喻中,具體的現(xiàn)象“抱拳”有著不同的意義潛勢,結合社會語境和文化語境后可以表達不同的意義和抽象概念。從隱喻的三種類型看,它們與本體隱喻較為接近,即把諸如抽象情感或概念的非自然物體想象成具有空間界限和體積的自然物體,從而使我們能夠對它們進行量化和分類。[10]這一造型設計所體現(xiàn)的“激勵”精神正是體育競技所倡導的精神和主題。
最頂端三個手臂抱拳的動作使其成為一個球體,既代表足球,又象征地球,表示世界杯是全球人民的體育盛宴。因此,會徽這一形象激發(fā)的思維過程是:球體→足球/地球→世界杯/來自全世界的參賽球隊。足球映射世界杯足球賽,地球映射全世界的參賽球隊,這屬于轉喻。在此轉喻的基礎上,關于世界杯的認知域被全面激活了——世界杯的參賽球隊來自世界各地,在競技的同時也可以盡享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情誼。
2.顏色
Lakoff和Johnson認為,盡管隱喻可以部分地以孤立的相似性為基礎,但最重要的還是那些通過隱喻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相似性。[2]對某些隱喻來說,文化內(nèi)涵可能比體驗性有更強的解釋力。上文已經(jīng)提到,會徽的主色是黃色和綠色,它們映射舉辦國巴西的國旗,進而映射巴西這一東道國,這當然要聯(lián)系文化背景知識才能有合理的解讀。在現(xiàn)實世界中,人們經(jīng)常使用顏色來抒發(fā)思想情感,反映客觀現(xiàn)實中的世情百態(tài),因而顏色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和價值。[11]
主色黃、綠兩色使會徽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和遠視性。綠色是大自然的顏色,代表生命與希望,黃色象征輕快、陽光、輝煌。這兩種顏色給人以升騰、愉悅和明朗的感覺,表達了巴西人民對體育運動的激情及舉辦一屆屬于全世界人民的體育盛宴的強烈愿望和堅定信心。另外,眾所周知,紅色是生命、活力、健康、熱情、朝氣、歡樂的象征,故紅色字體的“2014”象征巴西世界杯團體競技比賽中活躍、熱烈的氣氛,以及球員們奮力拼搏的精神。下部印有藍色“FIFAWORLDCUP”和綠色“Brasil”字樣,后者為葡萄牙語,這彰顯了其舉辦國巴西的文化和歷史元素。會徽共使用了紅、藍、綠、黃四種顏色,它們體現(xiàn)的隱喻分別是“紅是熱情”“藍是廣闊”“綠是自然”“黃是活力”,這體現(xiàn)了巴西以開放的姿態(tài)和滿腔的熱情籌備、迎接世界杯。
在顏色隱喻中,源域的選擇和向目標域的映射建立在受眾的生活體驗和文化經(jīng)驗的基礎上,生活體驗和文化經(jīng)驗使人類的認知將不同的顏色與不同的情感、概念聯(lián)系起來,因此,在進行了一系列合理的聯(lián)想和推理后,目標域才能得到確切的理解。
3.版式
2014年世界杯會徽的版式基本是上下結構,獎杯的造型占據(jù)了畫面的絕大部分,是畫面想重點傳達的信息,這一畫面布局符合人們從上到下的閱讀和認知習慣。整體的設計是下寬上窄。如果將“Brasil”上面的部分,即“FIFAWORLDCUP”,與獎杯的造型沿邊線勾勒其輪廓,得到的圖形近似于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穩(wěn)定的結構,這給人以信任感和安全感?!癋IFAWORLDCUP”位于三角形的底部,模仿的“大力神杯”造型占據(jù)了三角形的中上部,可以借助方位隱喻來理解這一結構安排——“上是成功”“下是基礎”?!癋IFAWORLDCUP”位于底部,是根基,是冠軍和獎杯誕生的地方;獎杯位于中部及上部,表示勝利,是世界杯足球賽事的結果,表現(xiàn)出“大力神杯”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榮譽;“Brasil”則被置于整個三角形的下方,支撐著2014年世界杯和該體育賽事的獎杯,這體現(xiàn)了巴西作為世界杯舉辦國的關鍵地位及為舉辦世界杯所做的準備工作和獲勝的信心。
本文嘗試結合不同符號和模態(tài)的特點,以及文化和社會語境,以Lakoff的概念隱喻理論為分析框架,并結合轉喻解讀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賽會徽中的隱喻。分析表明,2014年世界杯會徽的設計成功地傳達了世界杯的主題和舉辦國的歷史和文化特色,大大提高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現(xiàn)實社會影響力。同時,分析也進一步證實了隱喻作為認知現(xiàn)象在非語言載體中的存在,并且部分隱喻不是建立在身體體驗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文化語境上。
圖像、聲音等符號和語言一樣,對社會現(xiàn)實和心理現(xiàn)實既具有復制作用,又具有重新建構的作用。[6]多模態(tài)隱喻是一種新的研究范式,是認知語言學與多模態(tài)語篇研究的融合,也是概念隱喻的新應用。根據(jù)概念隱喻的認知機制探索多模態(tài)語篇的語義構建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多模態(tài)語篇分析的意義在于它可以將語言和其他符號系統(tǒng)整合起來,發(fā)現(xiàn)各種模態(tài)在表達意義中所發(fā)揮的作用,進而研究人類如何通過使用多種模態(tài)實現(xiàn)成功的交際。從概念隱喻角度分析多模態(tài)語篇方興未艾,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1]張德祿,郭恩華.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的雙重視角——社會符號觀與概念隱喻觀的連接與互補[J].外國語,2013(3):20-28.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3]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
[4]FORCEVILLEC.Pictorialmetaphorinadvertising[M].London:Routledge,1996.
[5]阮瑾,張曉明,任再新.多模態(tài)視角下隱喻的構建和解讀[J].東華大學學報,2012(1):62-65.
[6]朱永生.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J].外語學刊,2007(5):82-86.
[7]張輝,展偉偉.廣告語篇中多模態(tài)轉喻與隱喻的動態(tài)構建[J].外語研究,2011(1):16-23.
[8]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9]趙秀鳳.概念隱喻研究的新發(fā)展——多模態(tài)隱喻研究——兼評Forvicelle的《多模態(tài)隱喻》[J].外語研究,2011(1):2-10.
[10]江靜.三種概念隱喻的英漢對比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06(3):13-18.
[11]孫毅.多模態(tài)話語意義構建——以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徽為基點[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2(1):44-47.
InterpretingMultimodalDiscourseUnderPerspectiveofConceptualMetaphor——IllustratedbyOfficialEmblemof2014FIFAWorldCup
XINGDand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Analysisofmultimodaldiscoursefromtheperspectiveofsocialsemioticscanonlyfinditssurfacemeaning,whileconceptualmetaphorcanhelpexploreitscognitivebasis.Thispaperaimstoanalyzethefeaturesofmetaphorinmultimodaldiscourseanditsinterpretationwithintheframeworkofconceptualmetaphortheory,andthenusestheofficialemblemof2014BrazilFIFAWorldCup"Inspiration"asanexampletoexploretheinterpretationmechanismofmultimodalmetaphor.Itisfoundthatmetaphor,asawayofthinking,existsinbothlinguisticandnon-linguisticdiscourseandmetaphorplaysagreatroleintheconstructionandinterpretationofmeaning.Theofficialemblemof2014FIFAWorldCupsuccessfullyconveysitsspiritandthehistoricalandculturalfeaturesofitshostcountryBrazil.
multimodaldiscourse;conceptualmetaphor;multimodalmetaphor;multimodalmetonymy;officialemblemof2014FIFAWorldCup
2016-01-24
2014年度鄭州大學優(yōu)秀青年教師專項科研基金項目(2013-25-15)
邢丹丹(1988-),女,河南南陽人,鄭州大學外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語篇分析、認知語言學。
H04
A
1674-3318(2016)03-00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