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杰 李素榮
【摘要】大數(shù)據時代,即信息化時代的代名詞。該名詞最早由全球最著名的咨詢公司“麥肯錫”首先提出,它是滲透到每一個行業(yè)、每一個領域的首要生產要素。信息需求者依賴于信息提取者對數(shù)據進行挖掘和使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剩余的大趨勢的來臨。然而面臨海量的數(shù)據,如何進行正確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成為重中之重,即進行無意義信息的過濾,得到最為需要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關鍵詞】刪除 大數(shù)據時代 遺忘的權利
一、引言
著名的藝術家羅丹曾經精辟的評價和概括了雕塑這一門學問: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東西?!倍蚁胗懻摰摹皠h除”,則可以將每天面對的海量數(shù)據比作大量的石料,而要想得到最終需要的雕像即最重要的信息,需要掌握正確的取舍之道,而“雕像”就是最終信息使用者需要獲得的信息的意義所在。
無論是人類的大腦還是有記憶功能的硬盤,其儲存能力都會有一定的限度,在這個大數(shù)據時代成為主流的時期,我們被大量的信息所灌滿,若不能即使的進行清理和刪除,節(jié)約大腦和硬盤的儲存空間,我們本來應集結智慧的地方將會變成裝滿了無用信息的垃圾場。
二、刪除的含義
(一)遺忘的重要性
刪除,所強調的核心思想則是遺忘的重要性,而不是讓無所不在的大數(shù)據充斥著我們的大腦。大數(shù)據本身就是個客觀存在的事物,其自己并不能決定本身到底對于需求者來說有用與否??赡軐τ谝恍暗窨碳摇眮碚f某些石料是有用的,而對于其他的數(shù)據需求者來說這些信息并沒有核心上的用途。換句話說,數(shù)據的刪除與否,取決于應用的客體。所謂的“取舍之道”,正是融合了大數(shù)據的核心思想取和刪除的核心思想否。
(二)數(shù)字信息化社會下的記憶
與刪除所強調的遺忘相反的正是記憶。可以說,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是記憶力強大到鼎盛的時期。Google瀏覽器可以保存我們的一切信息,互聯(lián)網搜索引擎可以保留我們的搜索記錄幾十年。不僅硬盤芯片有如此強大的記憶功能,甚至有些記憶力超群的人也同樣擁有計算機搬的過目不忘的本領。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名41歲的婦女,已經被不能遺忘困擾了數(shù)十年。她從11歲開始,就沒有了任何遺忘的能力。她能像記憶芯片一樣完全復制下每天所發(fā)生的一切事情:她清晰的記得28歲的某一個時刻她自己在做什么,她身邊的人在做什么;她能夠回憶起二是看過的一部電視劇的任何情節(jié)等等。記憶對她而言,就像一部永遠都不會停止的電影。這明顯已經嚴重影響并束縛了她日常的生活。不能及時進行信息的刪除,無疑給這位病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三、超強記憶的弊端——刪除的緊迫性
(一)數(shù)據刪除對隱私的保護
被記憶即不能及時進行刪除所困擾的不僅局限于具有超凡記憶能力的個人。同樣,對于硬盤的記憶功能的使用不恰當同樣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在記憶有其無可爭議的好處時,刪除的必要性便油然而生。對于個人隱私問題,在現(xiàn)代美國社會一直是個較受爭議的話題。完整的數(shù)字化記憶,遭到了許多專家和學者的反對,由此產生了對隱私問題的爭論?!峨[私的侵犯》的作者亞瑟米勒正是基于美國聯(lián)邦政府打算在未來建立一個國家數(shù)據庫這一計劃而對個人隱私權的侵犯展開了深刻的討論。世界上第一部數(shù)據隱私法案,也是在此種大數(shù)據被背景下,對德國政府類似的隱私計劃的直接回擊。上述兩個案例均充分說明了刪除能力對于個人甚至機構隱私權利的保護以及完全化的數(shù)字記憶在某種程度上是存在一定弊端的。
(二)圓形數(shù)字監(jiān)獄
廣為熟知的圓形監(jiān)獄理論也強調了由記憶引發(fā)的監(jiān)視所帶來的壞處。社會科學家定義了圓形監(jiān)獄的概念,它是社會付出最小而受益最大的完美體現(xiàn):通過對犯人的監(jiān)視,在被監(jiān)視者不知道自己是否被監(jiān)視的情況下,他們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表現(xiàn)好,因此,可以實現(xiàn)受益的最大化。而完整的數(shù)字化記憶則代表了一種更為嚴酷的數(shù)字圓形監(jiān)獄。在大數(shù)據時代下,我們的所作所為極有可能被儲存在記憶芯片中而久久不能被遺忘,導致我們的行為甚至可以被后代所監(jiān)視和批判。這些激烈的事實讓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也就是說,不能刪除信息的能力將給我們帶來限制自身行為的悲哀。
(三)信息的泛濫化
在大數(shù)據時代的背景下,大量網絡信息撲面而來,盡管我們每天接觸大量的信息,但是仍會面臨無法提取有用信息的苦惱。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垃圾信息的增多。如果不能及時的進行信息刪除,垃圾信息會同所需要的信息一起,困惑信息使用者,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
(四)社會性的遺忘
如前面所討論的,遺忘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的行為,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也將被深深的遺忘。對于曾經失敗過的人或者想再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的個體來說,這種社會性的遺忘將給他們帶來第二次機會。比如,曾經的社會地位以及自己建立的社會關系不能讓身處其中的人感到幸福,進行一定量自己和他人的信息的刪除變可以給他們一定的機會重新建立新的社會地位以及社會關系。或者,曾經有過某種犯罪行為的人們,通過這種模糊掉了外部記憶的社會遺忘機制,我們的社會能夠接受隨著時間不斷發(fā)展的人們,因此我們才能有能力并有機會從過去了的歷史經歷中吸取足夠的教訓,并調整自身行為以更好的融入未來的社會。
四、相關政策建議
相對于刪除來說,在這個信息化快和科技化的時代,記憶會顯得廉價和容易操作。大量的介質材料的記憶。如硬盤、光盤等,尤其體現(xiàn)了記憶的相對容易性。因此,刪除沒有意義的信息在大數(shù)據時代下變體現(xiàn)出了其必要性和緊迫性。無論是杰出的雕刻家,還是優(yōu)秀的數(shù)據分析師甚至是普普通通的人們,若是能夠掌握刪除的真正含義,正確理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真正內涵,便能更好的享受大數(shù)據給我們帶來的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更好的提取并使用信息。
無論是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都應該及時進行無用信息的刪除,這既是改變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途徑,同時也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促使社會在保證信息充分滿足需求者使用的前提下,提高信息質量,更好更快促進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璐,孟曉峰.位置大數(shù)據隱私研究綜述[J].軟件學報.2014(04).
[2]風等國,張敏,李昊.大數(shù)據安全與隱私保護[J].計算機學報.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