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夏燕,孟祥武,鄭龍,張朝貴,黃淼,羅洪斌
?
·臨床研究·
石杉堿甲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認知功能的療效觀察
陳娟1,夏燕1,孟祥武1,鄭龍1,張朝貴1,黃淼1,羅洪斌2
目的:觀察石杉堿甲對阿爾茨海默?。ˋD)患者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選取AD患者38例,分為石杉堿甲組22例和對照組16例,石杉堿甲組給予石杉堿甲口服;對照組給予維生素E口服。2組均治療12周,以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評定治療前后患者認知功能的改善狀況。結果:治療12周后,石杉堿甲組治療后的MMSE評分高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石杉堿甲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105,P=0.017)。治療中石杉堿甲組未出現明顯影響療效的副作用。結論:石杉堿甲有效改善AD患者的認知功能,安全性高。
石杉堿甲;阿爾茨海默?。化熜?/p>
阿爾茨海默?。ˋ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是癡呆最常見的病因,主要引起患者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石杉堿甲是我國學者從石杉屬植物千層塔中分離出的一種生物堿,經藥理實驗證明,本品具有很強的擬膽堿活性,對乙酰膽堿酯酶具有選擇性,是一種高效、可逆的膽堿酯酶抑制劑,副作用小[1,2]。在我國長期以來作為AD的治療藥物之一,本文選取采取石杉堿甲治療AD患者,觀察其對AD患者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為循證醫(yī)學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AD患者38例,男18例,女20例,男∶女=1∶1.1;年齡60~96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納入標準:年齡≥60歲,符合美國精神病協會《精神障礙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第四修訂版(DSM-Ⅳ)中AD的診斷標準[3];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評分14~24分,即輕、中度癡呆。排除標準:患有除AD外的癡呆疾?。籑MSE評分<14分,即重度癡呆;嚴重腦心肝腎疾?。桓呙趔w質或對膽堿類藥物過敏;使用影響本研究中藥物安全性或有效性的藥物。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根據患者的病情及要求治療的意愿分為2組:①石杉堿甲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齡(75.6±5.1)歲;病程(3.5±2.6)年;MMSE評分(17.2±1.2)分;吸煙史4例,飲酒史5例;②對照組16例,男8例,女8例;年齡(77.3±6.2)歲;病程(2.9±2.1)年;MMSE評分(16.9±2.2)分,吸煙史2例,飲酒史3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石杉堿甲組給予石杉堿甲膠囊(商品名為哈伯因,購于河南太龍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00 μg口服,每天3次;對照組給予安慰劑維生素E(Vit E)軟膠囊(購于浙江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0.1 g口服,每天3次。2組治療期間均未用其它影響智能的藥物,給予有并發(fā)癥的患者對癥治療,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者口服常規(guī)的降壓、降脂、降糖藥,實時記錄用藥過程中出現的副作用。治療前后檢測患者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及腦電圖。
1.3療效判斷標準
2組在入組時及治療后12周,分別對其應用MMSE量表進行臨床評分,并在治療后12周給予療效評估。顯效為MMSE評分提高≥4分;有效為評分提高1~3分;無效為評分不變或評分減少。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結果以(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均數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MMS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石杉堿甲組治療后的MMSE評分高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的MMSE評分比較(分,)
表1 2組治療前后的MMSE評分比較(分,)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15.7±2.5 16.7±2.7 1.087 0.286 15.2±2.3 19.8±3.4 5.256 <0.05 0.638 3.017 0.528 0.005對照組石杉堿甲組t值P值例數16 22
2.2 2組療效比較
對照組顯效2例,有效5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43.8%;石杉堿甲組顯效8例,有效1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86.4%;石杉堿甲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105,P=0.017)。
2.3藥物副作用
治療過程中,石杉堿甲組出現輕微腹痛2例,腹瀉1例,汗多1例;對照組出現頭昏、惡心2例;患者均可以忍受,均于1周左右消失。2組在治療期間所查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均正常,心電圖及腦電圖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
AD是老年期最常見的癡呆類型,占老年期癡呆的50%~70%,常導致記憶力減退和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目前尚無特效治療。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AD協會估計,如果沒有有效的預防措施,全世界AD患者將由目前的2 600萬增至1億以上,這將對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及個人造成嚴重負擔[4]。
以往臨床中治療AD較為常用的藥物有VitC、VitE等,因它們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認為對AD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但目前AD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仍不是很清楚,神經遞質系統(tǒng)功能障礙可能是其發(fā)病機制之一,至今研究最為明確的是乙酰膽堿減少導致AD,因此膽堿酯酶抑制劑從理論上來說對AD應該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膽堿酯酶抑制劑通過抑制乙酰膽堿酯酶從而抑制乙酰膽堿降解并提高其活性,改善神經遞質的傳遞功能[5],此類藥物也是FDA最先批準治療AD的藥物。目前臨床常見的藥物有多奈哌齊、卡巴拉汀、毒扁豆堿等[6],但前兩者費用昂貴,后者效果相對較弱,且副作用大,故在臨床上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石杉堿甲是中國學者從中草藥千層塔中提取的一種高效、低毒的膽堿酯酶抑制劑,其強度是加蘭他敏的30倍,毒扁豆堿的3倍[7],動物實驗證實能增強大鼠記憶功能[8],且易于透過血腦屏障,具有明顯的促進學習、記憶的作用[9]。
本文觀察了石杉堿甲對AD認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并與VitE的療效進行比較,發(fā)現其在改善AD的認知功能及提高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較VitE顯示出更佳的效果,兩者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且治療過程中沒有明顯的副作用,說明其在保證療效的同時安全性可靠。綜上所述,石杉堿甲在改善輕中度AD患者的認知功能中效果好,安全性高,且經濟實用。
[1]張振馨,王新德,陳清棠,等.石杉堿甲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試驗[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2,82:941-944.
[2]李雯妮,虞華英.石杉堿甲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老年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096-2097.
[3]Bozzao A,Floris R,Baviera ME,et al.Diffusion and perfusion MR imaging in cases of Alzheimer's disease:correlations with cortical atrophy and lesion load[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1,22:1030-1036.
[4]Lennart M.Neuroscience:Alzheimer's disease[J].Nature,2009,461: 895-897.
[5]蘇銀法,劉惠,李震岳,等.石杉堿甲膠囊與片劑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與增齡相關記憶減退癥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 [J].醫(yī)藥導報,2008,27: 605-608.
[6]李改麗,汪丙昂,王建,等.安理申聯合美金剛治療老年性癡呆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968-2969.
[7]王月娥,岳冬賢,唐希燦.石杉堿甲的抗膽堿酯酶作用[J].中國藥理學報,1986,7:110-113.
[8]唐希燦,韓怡凡,陳小萍,等.石杉堿甲對大鼠辨別學習和再現過程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報,1986,7:507-511.
[9]Gaspar A,Teixeira F,Uriarte E,et al.Towards the discovery of a novel class of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structure property activity and docking studies on chromone amides[J].Chem Med Chem,2011,6: 628-632.
(本文編輯:王晶)
R741;R741.05
A
10.16780/j.cnki.sjssgncj.2016.01.026
1.湖北民族學院附屬民大醫(yī)院神經內科
湖北 恩施 445000 2.湖北民族學院醫(yī)學院
湖北恩施445000基金項目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No.2014CFB617)湖北省民宗委基金項目
(No.HBMW20130 4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81260172)
2011年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基金
(No.MY2011T005)
2015-09-25
陳娟
chen1juan2@126.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