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婚家有話說
婚家微信,關注讓你更幸福!
歡迎大家多多與我們互動,我們愿意做您心中的樹洞,幫您分憂解難。
小婚家說: 前一段時間,小婚家在網(wǎng)絡上發(fā)布了一次互動話題《婆婆和親媽的區(qū)別到底在哪兒》,引來了眾多媳婦們的熱議。對于婆媳關系以及母女關系的感受,親們真是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了。
“家庭關系里最難處也最微妙的,莫過于婆媳關系了。對待婆婆的態(tài)度,會影響到整個家庭的和睦與否。稍有差池,情商低的媳婦,就可能攤上事,而且一不留神就是影響夫妻關系的大事。”所以,在媳婦們小心“吐槽”的同時,咱們也需要認真思考,婆媳關系究竟該如何處,才能體現(xiàn)出媳婦們的智慧與高度。
其實,只要用心對待,相互體諒,任何人都會有所動容。更何況,那個滿頭白發(fā)任勞任怨操持家務的老人,還是自己老公的親娘啊!也許,在生氣時,將婆婆當作一個外人,讓她三分;在高興時,將婆婆當作媽媽,當夸則夸;在傷心時,將婆婆當作一個網(wǎng)友,痛快說說……時間久了,婆婆和親媽的區(qū)別與界限,你自然就摸清了,找準了。到時候,還愁婆媳關系搞不好嗎?
(以下網(wǎng)友回復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刊觀點)
【就婆媳關系這事,寶寶真的心里苦,就想吐吐槽,僅此而已?!?/p>
麗寶 | 我只能說婆婆永遠是婆婆,媽媽永遠是媽媽!婆婆對待自己的女兒,就是毫無保留,而想讓她對待媳婦像對待女兒那樣,真的很難很難。這其實,也是人的一種本性。
紅茶 | 婆婆與兒媳婦歸根到底是隔了一層,媽媽對待女兒永遠都是無私奉獻,婆婆在很多問題上容易與兒媳婦計較。更重要的是,婆婆有時會忽略兒媳婦的感受,而媽媽一定會以自己女兒的感受為主。
【不過,還有很多幸福的媳婦們這樣說……】
迋筱瑕 | 我覺得我是一個幸運的女人,因為我有兩個好媽媽!雖然區(qū)別還是有,但婆婆做的已經(jīng)很好了。她從來不會兇我,也不會找麻煩。她寧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會讓我們不愉快。就算我做錯,不高興發(fā)脾氣,過后婆婆也不會計較,還和以前一樣對我!
小喵 | 我婆婆和媽媽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婆婆做家務一把好手,做菜特好吃。我媽媽呀,一直感覺沒有長大,我任性的毛病也多是遺傳她吧……在我看來,她們各有千秋,缺一不可。風格各異,才讓我的家庭生活豐富多彩啊!
【還有一種聲音叫做“理解萬歲”!】
apple | 要知道,如今你是兒媳,今后你也會成為婆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思維造成了不同的相處方式。我覺得大家想要和平相處,相互理解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茜 | 理解婆婆,不代表縱容矛盾的產(chǎn)生。尊重,不僅僅因為婆婆是丈夫的媽媽,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才更尊重婆婆。我對婆婆的那些缺點和情緒都能理解,因為我也是一對兒女的媽媽。我不知道以后自己會不會成為一個理想的婆婆,但我的立場很清晰,界限很明確!所以說,維持家庭的和睦,尊重與理解絕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