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會麗
【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在學生人格發(fā)展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能夠最大限度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因此,研究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育影響 個性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121-02
數(shù)學這門課程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而語文則是學習基礎之根。小學語文教育是人生教育階段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整個人生教育的過程中占據(jù)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承接著基礎,鏈接著未來。教師應該從本質上使學生認識到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并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人格、敢于抒發(fā)自己的觀點、自由表達情感的個性。
一、小學語文教育的主要作用
初入學校,小學生的頭腦幾乎還處在知識空白階段。語文學科的學習,不僅僅是傳授基本知識,教會大家辨識基本的字詞、語句,還輔助著為其他學科內容服務的作用。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將影響他們的一生,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的語文教學,實際上就是讓學生在感知并理解語言文字的同時,也學著通過口頭表達這一手段,將知識得以運用,讓學生的理解、組織和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并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之下夯實基礎。
在這一階段,一些基本道德的教育也幾乎是從語文開始。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方式、喜怒愛憎的表達、善惡的初步意識等,這些都是學生接觸小學語文的第一感官。所以,語文教育重要性還主要體現(xiàn)在傳道育人,幫助學生打好人生的第一步上。
二、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個性培養(yǎng)的影響
1.影響健康人格的關鍵時期
小學語文是基礎性的學科,很多內容重在對學生情感的引導和熏陶。因此,在語文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在領略全文內容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用心去感知文章的含義,提升學生人格魅力以及其對真善美的認知、判斷等能力。為此,作為教師,就要將培養(yǎng)學生尋找記憶深處的聲音,尋找震撼學生心靈的那種情感,與人為善,發(fā)展健康的身心作為語文教育教學的第一要義來抓。
2.培養(yǎng)表達能力的最佳途徑
小學語文學科的作文,是為了讓學生初步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想法,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摻雜著這個年齡段學生不成熟的意見。因此,課堂上對某個問題的集體討論,不僅僅是鍛煉了學生敢于發(fā)表見解的自信心,更是一種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和表達習慣,鼓勵學生參與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激發(fā)語言表達的興趣。為了使學生的表達順利進行,教師應該隨時創(chuàng)造互動的表達氛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自主品評,開放表達。
3.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
教師首先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優(yōu)秀的,都是未來的國家棟梁。不做填鴨式的教育,適當?shù)狞c撥與引導,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給予學生最基本的信任,烏鴉反哺,學生也會信任老師,把老師當成朋友,這種最基本的感情信任是很難得的。尊師愛生,教學相長,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師應以信任學生為出發(fā)點,用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嘗試著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合理建議
1.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找到自信
相關研究表明,自由能夠使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盡量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自由地學習、思考、質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樹立信心,進而在課堂上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形成敢思、能思、樂思,敢說、能說,敢做、能做的良好個性品質。
2.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對學生的人格教育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有很多培養(yǎng)學生人格的資源,利用這些資源,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實踐表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文章內容熏陶學生的人格,如果學生閱讀的是詩歌或者散文。教師應該通過一定的講解和敘述贊美作者的人格,對于批判類的文章,教師應該貶低其中的丑陋和低俗,讓學生認識到,丑陋的人性是不被社會認可的。不管是哪一類的文章,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用心去讀、去感受、去體會,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人格。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抓住文章中值得注意的問題,讓學生針對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明是非、辨丑惡。
3.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方位地展現(xiàn)自我
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應該是語文課堂這個舞臺上的主角。心理學家表示:教師只有在課堂上經(jīng)常啟發(fā)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自己動口、自己動腦,才能使學生處于一種探索知識的狀態(tài),才能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比如說,在學生學習《群鳥學藝》一文時,教師應該圍繞文章的主題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老師的問題閱讀課文,鼓勵學生自己思考,讀完課文之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說出自己通過思考得到的答案,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率,能夠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更重要的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教師應該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從多層面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語文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懂得人格與文品的關系。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寫作需要人具備熟練的技巧,更需要人具備崇高的人格和進步的理想?!毙W語文教師應該通過真實事例從正反兩方面對學生進行人格上的教育,讓學生明白優(yōu)秀的人格是提高自己寫作水平的重要條件。比如說:讓學生寫諸如《我的好朋友》《我和爸爸》等記敘性作文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再如:讓學生以《假如世上有后悔藥》為題寫作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做過的錯事。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轉變觀念,努力營造一種其樂融融的教學氛圍,以靈活的教法方法,新穎的學習方式關愛學生的成長,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并學會學習的方法。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得到發(fā)揮,個性才能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龍斌;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3(05)
[2]林琴山;試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原則與策略[J];課外閱讀;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