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
阿爾諾什特·盧斯蒂格著名捷克作家、納粹集中營幸存者、卡夫卡獎得主。他說,只有一本書出版五十年后,讀者才有權決定其作者是不是真正的作家。他出版有二十余本著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夜與希望》、中篇小說《蒂達一薩克索娃》《為卡特琳娜-浩洛維佐娃的祈禱》、長篇小說《黑暗沒有影子》《美麗的綠色眼眸》等。
《白樺林》
她常常在禁區(qū)徘徊。大兵們逗弄她。她來到小路上,只遇到動物而已。農場還有馬的時候,人們從拂曉到黃昏都能看見她。她一有空就去騎馬。騎馬并不會使她厭倦,而是令她精疲力竭。一次午夜過后,人們看見她赤身裸體地騎著馬,在薄霧迷蒙的黎明時分才回到農場,很可能是迷路了。薄霧纏繞著她和那匹馬,她時近時遠,如同霧一般游動。
賽弗爾特
當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詩人。他一生中總共出版了三十九部詩集,主要有《淚城》《全是愛》《信鴿》等。除了詩歌創(chuàng)作,塞弗爾特還譯過法國詩人阿波利奈爾的作品,創(chuàng)作出版過《極樂園上空的星星》《手與火焰》《世間萬般美》(1983)等文集。1984年,因展現(xiàn)出“人類不屈不撓的解放形象”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世界美如斯》
我又看了看年輕客人那張可愛的面龐。實際上這面龐我很熟悉。我用開玩笑的口吻問她,如果我在這幾本書上統(tǒng)統(tǒng)給她題上詞,她用什么來酬勞我呢。姑娘猶豫了一秒種,然后說她一無所有,不過假如我同意,可以吻她一下。我反對說,要題詞的書有那么多本,我想至少也得吻三下。她爽快地、只是有點笨拙地把嘴巴送了過來。我在這微微張開、濕潤、甜蜜的嘴巴上吻了三下。我吻的是自己的青年時代。楊樂云/楊學新/陳韞寧譯/譯林出版社 卡雷爾·恰佩克 捷克著名作家、劇作家、記者,1936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候選人之一,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卡雷爾可謂著述頗豐,既有極富思想深度的幻想故事(如《鯢魚之亂》),也有寫給孩子們的童話(如《小狗達西卡》《九個童話故事》),還有寫給成年人看的自然文學散文(如《一個園丁的一年》),其中許多作品都已成為捷克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 《一個園丁的一年》 親愛的上帝,您能不能換一種方式下雨?比如每天從午夜下到凌晨三點。當然了,您知道的,必須是柔和而溫暖的小雨,這樣水分才能被土壤充分吸收;請不要下在十字花科植物、巖薔薇、薰衣草以及所有早生植物上,您全知全能,一定知道我指的是哪些——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為您抄一份清單;陽光最好能全天普照,但也不要無處不照(像龍膽屬、杜鵑花屬植物以及繡線菊就不要照了),光線不要太強;最好還有充足的露水、微弱的風和成堆的蚯蚓,但不要蝸牛和蚜蟲;每周要下一次稀釋過的肥料雨,最好再有些鴿子糞從天而降。阿門 賈毓婷譯/新世界出版社 弗拉迪斯拉夫·萬楚拉 捷克著名作家,少時曾修習繪畫與體育,二十四歲入查爾斯大學,先后學習法律與醫(yī)學,后曾行醫(yī)。發(fā)表有《面包師傅揚-馬爾胡爾》《耕地與戰(zhàn)場》《無常的夏天》《最終審判》《罪行爭議與諺語》等作品。二戰(zhàn)中因抵抗納粹暴行被德國法西斯殺害。 《無常的夏天》 此刻,另一邊的河岸上,出現(xiàn)了比旁人更看重道德生活的格倫特利牧師。牧師吟誦適時的詩篇或禱詞,而時間也不吝嗇于他,讓他可以抽出空來,四下張望。身處牧y幣的位置,不難看到安東尼-胡塞沐浴的模樣——舌頭從嘴里伸出,濕漉漉的眼睛盯著酒杯不放。 “喂,”牧師開了腔,“我不得不說,親愛的先生,你的安息日也開始得太晚了!難道是教堂的鐘聲太過輕柔?快把兩腿問的笤帚藏起,太一目了然了!與可惡的酒保持距離,不要讓酒毀了你!從臭水溝旁的欄桿處拿件衣服!否則,憑圣人的名字發(fā)誓,我要立刻趕到對岸,把你杯子里的東西倒進河里!” “隨你的便,”安東尼搭了腔,卻只是換個姿勢而已,“想來就來!趕緊過來,瞧瞧你犯下的錯!想找笤帚就去找好了!即使你只找到一個空杯,我也不會對你有半句怨言。來,踩著拖鞋,蹬過河!我倒很想讓你學一點家常的道理,再不學就太晚了!” 張陟譯/花城出版社 赫拉巴爾 捷克又一位家喻戶曉、深受百姓愛戴的文學奇才。博-赫拉巴爾是位法學博士,但他一生,卻如信仰和愛情一樣生活在艱辛的社會底層,沐浴著底層生活發(fā)出的微光。作家服過兵役,從事過包括私人公證處助理、倉庫管理員、火車站調度員、基金會保險代理員、推銷員、鋼鐵廠工人、廢紙回收站打包工、劇院布景工等等許多工作。直到四十九歲,他的第一部作品才得以出版。他的作品大多描寫普通、平凡、默默無聞、被拋棄在“時代垃圾堆上的人”。他對這些人寄予同情與愛憐,并且融入他們的生活,以文字發(fā)掘他們心靈深處的美,刻畫出一群平凡又奇特的人物形象,小說里充滿捷克的氣味。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這生命的軌跡往回呈現(xiàn)在我面前,仿佛與我無關,是發(fā)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仿佛我至今的一生是一部長篇小說,一部別人寫的書,只不過唯獨我擁有打開這本書的鑰匙。盡管我的道路從頭到尾都長滿了雜草,但也只有我自己是我這一生的見證人。生活的實質就是詢問死亡。等到我的那個時刻到來時,我將會怎么對待。這對死亡的詢問,實際上是在無限與永恒的視角之下的交談。這死亡問題的解決,是在美麗之中和在關于美的思考的開始,因為品嘗自己那以過早地離開人世而告終的一生的道路之荒唐性,這種對自己毀滅的享受和體驗,使人飽含著苦澀和充滿著美。只有懂得成為隱姓埋名者的人,只有能夠擺脫虛假的我的人,才算的上真正的世界共鳴。 星燦等譯/中國青年出版社 伊凡·克里瑪 1931年出生于布拉格一個猶太人家庭,10歲時隨父母關進納粹集中營,在那里度過了暗無天日的3年,直到二戰(zhàn)結束。童年的悲慘經(jīng)歷在他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傷痕,日后更是滲透到了他的創(chuàng)作中,形成了他獨特的個人風格。1956年克里瑪從著名的布拉格查里大學文學語言系畢業(yè),在一家出版社做編輯,業(yè)余創(chuàng)作小說和劇本,1960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64年,他當上了當時一家最負盛名的知識分子周刊的文學主編。 《布拉格精神》 一個成年人可能接受恐懼,屈服于它或將自己封閉于其中,而一個孩子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真正的選擇。一個孩子只有絕望地依戀一個世界,一個童話的世界,在那里善的力量將最終戰(zhàn)勝惡的力量,在那里壞巫婆上當受騙、惡龍被斬首。在有關集中營的上下文中提到童話世界似乎是一個悖論,但不僅是我和我的伙伴逃進這個世界,那些和我們一樣無力無助的成年人,實際上也這么做。他們的世界和我們的一樣,被分成善和惡的基本斗爭。在這場斗爭中,我們的生命完全是被決定的,它發(fā)生在我們之外的某個地方,處于我們所能影響的范圍之外。然而我記得非常清楚,幾乎每個人都相信善將取勝而戰(zhàn)爭很快會結束。這種信念幫助我們支撐自己,得以在羞辱、憂慮、疾病和饑餓中幸存。 崔衛(wèi)平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哈維爾 捷克作家及劇作家。于1993年到2003年問擔任捷克共和國總統(tǒng)。哈維爾代表性的著作包括《無權力者的權力》 《獄中書簡》《給胡薩克的公開信》《故事與極權主義》《第二口氣》《乞丐的歌舞劇》《車間主任》等。 《哈維爾自傳》 Q:在布拉格,人們常聽到對米蘭-昆德拉的強烈批評,這也許是對他在文學上取得的世界性的成功的反應,他也許是捷克歷史上第一個取得如此成就的作家。例如,他最近的那部《生命中不能忍受之輕》在意大利的銷售量超過20萬冊,成為戰(zhàn)后意大利銷售量最大的外國書籍。在美國,當然也在法國,這本書也獲得了同樣的成功。這是不是表現(xiàn)了國內讀者的文學口味和歐洲其他國家讀者的文學口味之間的差異呢? Havel:我不理解為什么對于某本書或某個作家的不同意見就意味著根本的分歧。我也不理解為什么把這么個“分歧”歸到一個寫了本引起分歧的書的人身上。不管怎么樣,我認為最好有自己的看法,盡管這種看法可能意味著分歧,而不要為了避免分歧而放棄自己的觀點。我個人很喜歡昆德拉的書,但這與其銷售量的多少毫不相干。難道這種與世界步調不一致的擔憂不就是地方主義的表現(xiàn)嗎?從我對昆德拉的文學愛好的了解來看,他——不像流亡者中為他進行辯護的人那樣——毫無這種地方主義。 李義庚/周荔紅譯/東方出版社 哈謝克 捷克著名作家。他最知名的作品是《好兵帥克歷險記》,一部針對當時愚蠢僵化當局的諷刺小說,這部小說在哈謝克生前并未完成,目前已經(jīng)被翻譯成了六十種語言。此外,哈謝克尚有一千五百篇左右短篇小說存世。 《好兵帥客歷險記》 他面前的桌上釘著一張作戰(zhàn)地圖,上面用大頭釘插著一面面小旗,可是小旗都倒了,戰(zhàn)線也挪動了。夜里,整個章句都被團部一個文書養(yǎng)的那只貓攪得面目全非。這畜生在奧匈帝國的戰(zhàn)場上拉了翔,它想把翔蓋起來,就把小旗一面面拔了出來,把貓翔糊得陣地上到處都是,它又在火線和橋頭堡撒了泡尿,把所有的軍團弄得一團糟。施雷德上校是個深度的近視眼。先遣營的軍官們興沖沖看著施雷德上校的手指頭慢慢靠近那一小攤一小攤的貓翔?!爸T位,從這兒到布格河上得索卡爾……”施雷德上校帶著一副具有先見之明的神氣說著,并根據(jù)記憶熟練地將食指伸進喀爾巴阡山,結果捅進一堆貓翔里去了;貓翔使作戰(zhàn)地圖立體化了。 星燦譯/人民文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