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龍游縣寺后小學(324400) 楊 慧
《小書包》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浙江龍游縣寺后小學(324400) 楊慧
新教材的識字課《小書包》是一篇新增課文。課文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這便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課文。教學這篇課文以識字教學為重點,通過猜謎、字理、編兒歌等形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識字,理解漢字特點;同時,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書包里有哪些文具,逐步養(yǎng)成他們整理書包的好習慣。
教學設計識字課新教材
教學目標
1.認識“書、包、尺”等8個生字,認識“勹”“亻”和“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說說自己的書包里有哪些文具,逐步養(yǎng)成自己整理書包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1.教師說謎面,學生猜謎底。教師把帶圖片的詞語貼在黑板上。
像糖不是糖,有長也有方。幫你改錯字,它可不怕臟。(橡皮)
身子細又長,一根直肚腸。嘴尖會寫算,越用就越短。(鉛筆)
▲認識“筆”字。
(1)出示毛筆圖片,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筆桿是竹子,筆頭是羊毛)認識“”字頭。(2)請讀一讀這個詞,給“筆”字組詞。
(3)課件出示:毛筆、筆尖。學生齊讀兩遍。
▲認識“尺”字。
(1)猜謎:身體直又長,用它量長短。(尺子)
(2)出示“尺子”詞語卡片,指名讀。注意“尺”字是翹舌音。開火車讀。
▲猜猜“書”字。
像是磚頭,不是磚頭。有圖有字,真有看頭。(書)
2.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都是猜謎高手,“橡皮、鉛筆、尺子”這些東西都屬于什么呀?(文具)它們都放在哪里呢?
(2)板書課題:小書包。
拼讀:“書包”一詞,認識“勹”(包子頭)。
讀詞:你能給“書”和“包”各自找找朋友嗎?(書本、讀書,包子、面包)
書寫:學寫“書”字。仔細觀察,寫的時候有什么筆畫要提醒你的小伙伴注意。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紅臨寫。展示評價)
【設計意圖: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孩子們都喜歡的謎語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這些學習文具與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拉近了他們與文本的距離,也認識了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
1.出示自讀要求: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碰到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請小朋友讀課文,同伴評價。
3.說一說:在課文里寫到了哪幾種文具。
4.認識“作業(yè)本”。
(1)認識“作”,部首“亻”(單人旁)。
(2)出示“作業(yè)本”這個詞: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這三個字,你在哪里見過它們呢?
課件出示“語文課堂作業(yè)本”圖片:這可是我們學習的好朋友啊,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可以認識很多新的朋友。誰來跟它打打招呼?
(3)指名讀,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它們嗎?
(生:“作業(yè)”一詞可以在語文和數(shù)學作業(yè)本上與它們見面,“本”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木”字加一橫,變成“本”)
5.學習“刀”。
(1)認識“刀”字。
出示“刀”字的字形演變圖,說說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怎樣表示“刀”。
指名讀一讀“轉筆刀”,給“刀”組詞。
(2)學習書寫“刀”字。
【設計意圖:學習生字的過程,也是學習方法積累的過程。在教學生字時,讓孩子們發(fā)現(xiàn)識字的途徑可以有很多種: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生字,通過形近字相比較來認識生字,通過漢字演變過程認識生字。這樣,能激發(fā)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p>
1.開火車讀詞語。
出示:
書包尺子作業(yè)本鉛筆轉筆刀
單排火車開一開,雙排火車開一開。
2.比比誰的反應快。
準備和這些詞語相對應的文具擺在桌子上。教師出示詞語卡片,學生馬上拿出對應的文具。
3.齊讀5個詞語,每個兩遍。
【設計意圖:一節(jié)課過了大半,孩子們有些倦怠了。通過游戲,可以激發(fā)起他們的熱情和興趣,同時也鞏固了所學的這些生字?!?/p>
1.說說你的小書包里還有哪些文具。
隨機出示詞語卡片貼在黑板上。
字典筆袋橡皮尺子
文具盒練習本圖畫本水彩筆
2.學編兒歌。
你能試著按照課文的樣子來編一編兒歌嗎?
我的小書包,
寶貝真不少。
()(),
()()。
3.可愛的小書包里裝著那么多寶貝,它們都有不同的用處,給我們的學習都帶來了很大的幫助。課后,請小朋友們把這些文具都擺放整齊,好嗎?
【設計意圖:這篇課文語言簡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設計編兒歌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幫助孩子們加強語言表達的連貫性,訓練和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也帶給他們成功的體驗?!?/p>
(責編韋雄)
G623.2
A
1007-9068(2016)1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