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乾
茂縣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轄的全國最大羌族聚居縣。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方面軍在長征期間,先后在茂縣境內(nèi)進行革命活動長達8個月之久,在羌族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土門戰(zhàn)役的轉(zhuǎn)折性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苦心經(jīng)營的土門封鎖線,在我黨歷史上首次建立了區(qū)、鄉(xiāng)、村三級革命政權。當時全縣僅有4.3萬人,就有2000人參加了紅軍隊伍,是名副其實的“紅色土地”。45歲的張志艷就在這塊風景優(yōu)美的“紅色土地”上擔負著守護一方平安的公安工作,25載的傾情堅守,讓她從一朵初出警校的蓓蕾,綻放成“古羌城最美鏗鏘玫瑰”。
守護羌城平安的鏗鏘玫瑰
作為藏族女子的張志艷,有著藏族女子挺拔的身姿,一米六五的她,穿上警服,讓人立刻感受到了颯爽的英姿,濃濃眉毛下一雙熠熠生輝的大眼睛,仿佛一眼能夠看到你心里,她那爽朗的笑聲,讓人一下子就想到了松坪溝五彩海子上那跳躍的陽光,那么地溫暖和美好。從警25年來,她先后參與偵破刑事案件1000余件,打擊處理違法犯罪嫌疑人522人,抓獲網(wǎng)上在逃人員53人,挽回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1000余萬元,成為茂縣刑偵戰(zhàn)線上“巾幗不讓須眉”的代表,先后榮獲了“四川省優(yōu)秀人民警察”、“四川省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四川省禁毒先進個人”、“州公安局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五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1999年農(nóng)歷臘月二十九,窗外飄著雪花,此時正是茂縣的隆冬季節(jié),溫度已經(jīng)降至零下十度,茂縣的冬天歷來是美的,雪花紛紛中一片雪白晶瑩的美好世界。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此時的張志艷正在家里,脫去警服的她穿著紅色的大衣和女兒丈夫一起收拾著年貨,準備回都江堰和父母一起吃團年飯。由于平時的工作太忙,家里的一切都是丈夫老趙在悉心料理著,3歲的女兒歡快地說:“媽媽,爸爸做的臘腸可好吃了,我們給奶奶多帶點回去?!笨粗軄砼苋ナ帐白约和婢吆彤媹蟮呐畠?,張志艷心里涌上一股冬日的暖流,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因為工作性質(zhì),身為刑警大隊副大隊長的她時時都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作為媽媽的她沒有更多精力關注女兒的成長,更多的是對家庭缺位的虧欠。好在懂事的女兒很小就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而且會幫著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張志艷也放下手中的工作,手把手地教女兒收拾行李。
溫馨的時刻,被張志艷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打斷,縣局領導打來電話:“土門逢場天,兩伙人因為爭搶攤位,發(fā)生斗毆導致一死兩傷,犯罪嫌疑人已經(jīng)逃離,死者家屬正在串聯(lián)準備圍攻鄉(xiāng)政府討要說法?!本榫褪敲?!張志艷馬上條件反應地從沙發(fā)上彈起,慣性地放下了手中收拾好的包袱,在女兒和丈夫不舍的目光中開始穿警服,貼心的女兒趕緊給媽媽拿了一條厚實的羊毛圍巾,帶著4名民警和輔警,她就在大年三十前夜風風火火地趕赴土門。
土門戰(zhàn)役是紅軍長征的最重要戰(zhàn)役之一,紅四方面軍徐向前部在土門三元橋一帶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打敗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取得了紅軍長征的轉(zhuǎn)折性勝利。解放后,土門在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人民生活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大變化,老百姓們滿懷信心地在奔小康生活的路上,為了保持革命老區(qū)的和諧與穩(wěn)定,守護土門的平安也成了茂縣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時正值寒冬臘月,大雪封山,性能不佳的警車在離鄉(xiāng)政府還有18公里的大雪山上喘著粗氣掙扎了幾下,就熄火再也啟不動了,停在了一家農(nóng)戶門外。張志艷和戰(zhàn)友們下得車來,踩著齊膝深的厚雪,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足足4個多小時,才到達土門。此時,犯罪嫌疑人李某一干人已經(jīng)逃跑,死者馮某的家屬因為激動和悲傷,把鄉(xiāng)政府圍了一圈,正準備采取過激的行動。顧不上吃戰(zhàn)友們端過來的熱飯菜,張志艷立即出面代表縣局勸止了要采取過激行為的死者家屬。她組織派出所民警和基干民兵馬上投入了對違法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的搜索,經(jīng)過不辭辛勞耐心細致的尋訪,終于搜尋到了過失殺人逃跑的16歲犯罪嫌疑人李某,鑒于李某的未成年人身份,張志艷又找到其父母,曉以情理地勸說其父母出錢先行墊付了馮某的喪葬費用。一樁因瑣事引發(fā)的傷害致人死亡案件,在她的努力下,沒有向更極端的方向發(fā)展,僅用了10個小時就得到了圓滿妥貼的處置。當?shù)攸h委政府和人民群眾對張大隊長公道高效的辦案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有村民自發(fā)開來了自家私車,將她和戰(zhàn)友送回了縣城?;丶液螅瑳]能和家人一起吃上團年飯的張志艷,因為勞累和重感冒徹底垮了,整個春節(jié)期間都在茂縣人民醫(yī)院打點滴度過。
清網(wǎng)行動,茂縣公安局在全阿壩州最先實現(xiàn)清零(全縣7個省督和州督逃犯均被勸投和抓獲),茂縣公安局榮立了集體二等功,張志艷榮立了個人三等功。
省督逃犯楊余斌的抓獲,最能展現(xiàn)時任分管刑偵的張副局長有勇有謀。
楊余斌,男,40歲,茂縣渭門鄉(xiāng)核桃溝村人,于1999年4月17日上午10時,因駕駛貨車非法攬客,與駕駛客車正規(guī)載客的曾某發(fā)生口角糾紛,爭執(zhí)打架,互有受傷住院。下午18時許,曾父和曾的叔叔找到楊理論此事,楊什么也不說,揮刀亂砍,將曾的叔叔當場砍死,曾父砍成重傷,楊的姐夫茍某在一旁參與勸解,也被殺紅眼的楊余斌當場殺死。事發(fā)后,楊倚仗對當?shù)氐匦蔚氖煜?,迅速逃亡,翻山越嶺杳無音訊。
2011年9月,清網(wǎng)行動攻堅戰(zhàn)打響。張副局長身先士卒承包了最難啃的骨頭楊余斌,立下軍令狀,誓言追回楊余斌。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張志艷吃住在辦公室,沒有回過一天家。認認真真清理審查了“417案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逐一走訪了楊的姐姐、楊的妻子、楊的父母、岳父母、楊的兒子女兒等等,通過深入了解耐心細致的工作,她把工作重心和突破口定在了楊余斌的三姐(死者茍某的妻子)身上,全副身心地對楊三姐進行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楊三姐被張姐的行動打動了,終于放下顧慮告訴張姐,她弟弟化名王某在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一個塑膠廠打工。他愿意回家向張姐自首,但是太遠,沒錢回茂縣。張副局長馬上帶著楊三姐和楊余斌的妻子一起千里迢迢趕到了庫車縣,將仍存顧慮打算再次逃亡新地點的楊余斌接回,法院在量刑中認定了楊余斌的自首情節(jié),判了死緩。楊余斌歸案后,12年來一直在不停上訪的曾某偃旗息鼓,給公安局送來了錦旗表示感謝。現(xiàn)今的曾某在家鄉(xiāng)辦起了磚廠,被選為了村主任,帶領村里百姓共同致富,造福了一方百姓。
親勝家人的張姐
2015年1月,在單位體檢中, 34歲的指揮中心羌族民警李宣被省人民醫(yī)院確診為甲狀腺惡性腫瘤。這一記晴天霹靂,讓作為家庭經(jīng)濟支柱的李宣徹底垮了:妻子楊志翠沒有工作,2歲的女兒嗷嗷待哺,跟著他們一起生活的岳父岳母也無工作,全家5口人就指望著他一個人的工資糊口。年輕的他怎能經(jīng)受得住這樣的打擊?作為政委的張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立即復蘇了作為一個母親,一個女性的溫情本性,天天找李宣談話,關心他,鼓勵他。在了解到李宣的擔憂后,她立即付諸行動,積極呼吁并向組織申請,將其愛人楊志翠落實到了指揮中心當輔警,并通過縣總工會、州警察協(xié)會等口子為李宣爭取到了各級補助幾萬元,減輕了其家庭負擔。
因為怕李宣就此消沉萎靡不振,張姐還找機會經(jīng)常對李宣噓寒問暖談心,鼓勵他發(fā)揮特長,找回生活的信心。在張姐的鼓勵幫助下,李宣充分發(fā)揮了他縣局筆桿子的特長。2015年7月,阿壩州在茂縣召開“阿壩州立體防控體系建設現(xiàn)場會”,李宣主動請纓挑大梁,一個人承擔了大會材料的歸納提煉、宣傳片制作、PPT制作等文字圖像方面的全部工作,其出色的工作成績受到了出席大會的州委常委、州政法委尼瑪木書記的充分肯定,并親自為他頒了獎。
現(xiàn)在的李宣已成長為指揮中心副主任,剛剛通過了省人醫(yī)的半年定期檢查,精神狀況很好。說到張姐的好,李宣感慨:“阿姬,翁愛咯得,得咦哇,阿仔習垮,提米嗒,額吉踏哇”(姐姐對我的好,我一輩子都會記得她的大恩大德)。
鳳儀鎮(zhèn)順城村三組35歲的全娃一提起張姐就把大拇指豎得老高:“張姐可是下凡人間的木塔比(羌族信仰的萬能天神)!”09年,全娃因為尋求刺激好玩吸粉(海洛因),上癮后整天不出門工作,睡在床上不吃不喝,成天吸粉。由于父親去世得早,阿瑪(漢語:媽媽)管不住他,只好整天在家以淚抹面,很快全娃吸光了全部家產(chǎn),他的妻子因此離他而去,他卻不知悔悟,還強迫阿瑪變賣房子幫他買粉。張志艷在走訪時了解到了他的狀況,馬上把他送到了綿陽強戒所去接受強戒。全娃一走就是兩年,兩年時間里,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張姐在幫襯著。家里修屋、阿瑪看病、親友遇到了困難,張姐都伸出了援手。2012年,全娃戒毒出來,無業(yè)可做(大客車駕照因為吸毒被交警注銷了),原來一起的弟兄伙們又來找他,他又蠢蠢欲動地準備參與吸粉了。張姐像木塔比一樣及時出現(xiàn)了,她勸說阿瑪讓兒子轉(zhuǎn)移環(huán)境到外面去打工,并四方奔走,積極為全娃爭取聯(lián)系到了阿壩縣的藥材廠打工。剛到新單位,全娃對環(huán)境不熟悉,心情煩躁,想逃走。阿瑪又求助張姐,張姐有求必應,時不時給全娃打電話關心,伴隨他度過了最難熬的轉(zhuǎn)型期。現(xiàn)在全娃因為工作積極,老板給他加了薪,還把他派到了成都總公司工作。全娃無限感慨地說能有今天全是因為張姐,“娜為咯、阿姬,娜為咯、阿姬(謝謝您,姐姐,謝謝您,姐姐)”。
丈夫眼中的老張:“工作重要,家庭不重要”
戴著一副黑邊眼鏡清秀儒雅的羌族漢子趙建,和妻子張志艷一樣有著25年羌族工作經(jīng)歷,趙建曾在大地震前后擔任過永和羌族鄉(xiāng)黨委書記,2014年后,組織關心奉調(diào)回城改任縣環(huán)保局副局長。生于斯長于斯的趙建對羌族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在他看來,羌族人民除了有著中華民族固有的“勤勞善良、樸素自強”的共有優(yōu)良品德外,脫去戰(zhàn)袍轉(zhuǎn)遷內(nèi)地的羌族人更有著百忍家風,說話講求藝術,小心翼翼,多是商量的口吻,不會去刺痛開罪他人。但他和女兒卻和羌族的傳統(tǒng)習性相悖而行,屬于“忍無可忍,還是得忍”!
張政委喜歡叫老公“老趙”,在張政委眼里:老趙顧家、直率、有個性,是個豪氣干云的好男兒。丈夫不經(jīng)意地對細節(jié)的注重,也常常讓大大咧咧風風火火的她感動落淚。她清晰記得老趙對她說過的一段最感動的話:“老張,過年了,本來我想去都江堰陪媽媽,但我一走,留下你一個人在茂縣,冷鍋冷灶的,飯都沒地兒吃,我還是留下來吧”。 平時在家中,都是丈夫做著可口的飯菜,或許老趙不會說太多的甜言蜜語,可是他卻把愛都融進了老張愛吃的飯菜里。
20歲的女兒趙煒現(xiàn)已是大二學子,提起阿瑪,她在電話中流淚了。都說“傾城最是著戎裝”,阿瑪穿上警服,特別是穿上小西領的那套警服真的是英姿颯爽,漂亮美麗到了極致!阿瑪一直是我心里最美的阿瑪。但我特別害怕特別討厭阿瑪在家里也穿警服!因為阿瑪穿上警服意味著又有可能不在家吃爸爸和我精心準備的飯菜,意味著一個電話隨時都會出發(fā)。
儒雅顧家的羌族漢子趙建,為了支持妻子的工作,結婚那么多年,一直任勞任怨地又當?shù)之攱尩刂沃@個家,丈夫眼中的妻子老張:“括女呵達幺吉,干乍只得安俺們幺吉”(意思是:工作重要,家庭不重要),可愛的老趙哥哥也會幽默一下妻子這個工作狂。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那場大地震,張志艷正在上班途中,天昏地暗中,她迅速往派出所跑。派出所轄區(qū)鳳儀鎮(zhèn)小學圍墻被震垮,當場砸死了正在送學生上學的家長1人,小學生2人,多人受傷,鮮血滿面,場面混亂。她馬上組織民警和輔警,把受傷的人就近送往醫(yī)院搶救。在醫(yī)院中,又領受了臨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命令。把醫(yī)院的物資(藥品和搶救器材)運送到政府廣場上。幫助維持醫(yī)院的就醫(yī)秩序,轉(zhuǎn)運傷員,一直堅守到晚上,她才想起給老公和女兒打電話,此時,電話已經(jīng)無法接通,女兒和老公的生死未卜。一直到震后第五天張志艷才見到女兒,母女抱頭大哭。女兒問她:“爸爸呢,爸爸怎么了?”張志艷實在回答不了女兒,沒有信息,電話打不通,她不敢去想老公是否遇難了?擦干眼淚還得繼續(xù)抗震救災。直到5月28日,地震發(fā)生14天后,才見到了打著吊針,被送到醫(yī)院搶救的愛人。過度的驚喜和勞累,令一直強撐的她一下就虛脫了,暈倒在了地上。
她是阿壩州13個縣公安局唯一的女政委;
她是羌城刑偵戰(zhàn)線上的“刀鋒利劍”、“拼命張姐”;
她是羌城百姓心中的“木塔比”;
她是女兒心目中最不稱職的“最美阿瑪”;
她是丈夫心中最需要關心的妻子和牙癢癢著的最深牽掛;
她是同事們親勝家人的“張姐”;
她,堅守這片紅色的土地25年,把最美的青春都獻給了美麗的古羌城;
她,傾城綻放著戎裝。
張志艷,一朵綻放在古羌城的鏗鏘玫瑰;一縷照耀在五彩海子上的絢爛陽光。不惑之年的她正如松坪溝秋天里最美的彩林,用生命用自己全部心力積蓄的能量去美麗這個世界,沒有看過這里的彩林,你無法想象秋天可以美麗得如此的放肆和絢麗。而我們的張志艷正帶領著她親如兄弟姐妹的戰(zhàn)友們執(zhí)著地扎根堅守在長征路上,他們不懼嚴寒酷暑,他們無畏艱險挑戰(zhàn),他們用忠誠用生命捍衛(wèi)著古羌城的美麗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