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平
從超市買回一盒牛肉粒,包裝精美無比。到家打開后,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盒子里超過五分之三的空間,竟是空空的。
對于當下各類商品包裝的離奇和新潮,雖然我有所認識,但對牛肉粒的這種包裝還是感到驚異。如此煞費苦心,把表面文章做得滴水不漏,目的不就是引人入彀嗎?
這牛肉粒的包裝,其實只是當下商品包裝略帶夸張的一個縮影。
商品包裝屬于市場營銷學的范疇,而有一些另類包裝,就很難歸入某個學科了,也更值得人們玩味。
譬如招商引資中的項目包裝。處于不同位置的人,能根據(jù)各自的需要,上下其手,協(xié)同對項目進行手筆不凡的包裝。本來就幾百萬元的投資,經(jīng)過包裝就成了千萬元項目;本來千萬元的項目,經(jīng)過包裝便成了億元項目;有時候,為了爭取國家資金扶持,為了躲避國家產(chǎn)業(yè)政策的限制,或者為了達到另外的某種目的,也會從項目的屬性和規(guī)模上進行精心的打造和包裝。
統(tǒng)計領域的數(shù)字包裝,通常都是主題先行,按照某種預設的目標逐層分解,從基層抓起,對數(shù)字進行挖掘、調(diào)整。這些經(jīng)過包裝的數(shù)字,經(jīng)由權(quán)威部門的發(fā)布,就有了不同尋常的功用和意義。
人的包裝也挺有意思。關注一下落馬高官的個人履歷,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之中多有博士或者碩士的頭銜,一些人甚至是名牌大學的客座教授。這其中,貨真價實者固然不乏其人,但許多人的碩士博士頭銜都是在職攻讀所得,這就不能不讓人心生懷疑:領導們主政一方、日理萬機,哪來的時間攻讀學位?王立軍東窗事發(fā),關于他的教授頭銜的由來也隨之露出端倪。打造學位,奉送桂冠,包裝人才,看來并非難事。
有的地方公布新就任的領導簡歷,有意忽略一些本該公布的情況,把高貴的身份以平凡的面目出現(xiàn),將“精裝”改為“簡裝”——這是包裝的另一種版本。
包裝,可以讓商品變得精美,也可以讓人變得漂亮。有的干部不信實干,不在工作生活中切實做到廉潔從政,而是迷信“包裝”,以為通過眼花繚亂的“包裝”,就能達到欺騙組織、欺騙群眾的目的;以為只要有了“包裝”,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權(quán)錢交易、徇私舞弊。時值換屆的當口,如何撕開官員的“包裝”,精準識人,用好人,用對人,是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