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敢明
摘 要: 由于社會發(fā)展,許多行業(yè)需要運用物理知識完成生產。而物理成為高中學生的主要學科之一,直接影響高三學生的高考成績。但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過于呆板,多讓學生不斷死記硬背,不僅無法提高利用物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分析如何培養(yǎng)高三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相關能力,并且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促進物理學習有效性提高。
關鍵詞: 高三學生 物理問題 解決能力
高中物理學習情況直接影響學生發(fā)展,因此需要選擇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1]。但是物理許多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使許多高三學生對其產生厭倦感,并且解決物理問題的相關能力無法得到提高。所以需要根據這一現狀,提出針對性的訓練策略,如可以從提高學生的構建知識結構的能力、發(fā)現物理規(guī)律的能力、進行物理建模的能力、進行物理實驗的能力等方面出發(fā),使學生掌握解題方法,從而促進高三物理教學質量提高。
一、建設知識結構能力的訓練措施
為了使學業(yè)繁忙的高三學生可以快速掌握解決物理問題的相關能力,需要打好基礎。一是如果所學理論知識和解題規(guī)律比較扎實,則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快速應用。因此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一些比較實用的方法教給學生,使其掌握如何快速記憶物理知識的規(guī)律,使學生可以在解題過程中靈活運用[2]。二是學生腦中掌握的知識是一個整體,不是獨立存在的,因此高三復習過程中,老師需要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串聯成線,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如可以先確定一個適合的知識結構,并且將其展示給學生,然后使學生按照知識結構的指示進行填空,最后使知識結構得以完成,成為學生腦中完整的知識網絡,提高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相關能力。
二、發(fā)現物理問題規(guī)律的訓練措施
在高三學生意識到物理問題具有規(guī)律后,老師需要引導學生發(fā)現物理問題的規(guī)律,常見物理規(guī)律包含文字方面的規(guī)律、圖像方面的規(guī)律,以及數字方面的規(guī)律等。這些規(guī)律常常會隱藏在物理問題中,老師需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解題,并且示范給學生解題的思路,使其不斷進行模仿。同時可以在課堂上多留點時間給學生練習。另外學生要想順利地解題,可以在關鍵地方進行標注[3]。如對于物理題中關鍵字可以使用三角符號進行標注;對于重要句子可以使用波浪線進行標注;對于解題需要的圖形可以盡量將其畫出來,提高正確解題的幾率;在畫示意圖的時候,可以將物理題中的數值標注在圖上,使學生了解題目內容,使復雜的題目簡化,使學生順利解題。
三、物理建模能力的訓練措施
高三學生學會的建模方法,遇到包含情境的物理題時,可以通過建立物理模型進行解決。首先,可以根據物理題目的內容,抓住主要因素,去除次要條件,建設針對性物理模型,使題目的重點可以清楚地表現出來。其次,學生經過日常學習之后,已經掌握一定的建模方法。這時老師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大量練習熟悉建模方法,并且使學生學會反思,使其提高利用建模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最后,高三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需要做許多練習題,因此老師可以選擇一些有關建模的題目給學生練習,使其遇到物理題目的時候快速建模,找出問題答案。
四、物理實驗能力的訓練措施
物理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經常需要通過各種實驗驗證理論的準確性,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因此進行物理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開展物理實驗,使學生準確地了解物理理論的起源。首先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使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中,掌握物理規(guī)律,有效提高學生解題效率。其次物理實驗的開展,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使學生根據自身實驗獲得的經驗進行靈活解題,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最后實驗過程中,如果理論知識不扎實,容易出現實驗錯誤,因此老師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出現的操作錯誤,要及時進行糾正,從而提高掌握知識的扎實程度。
五、結語
物理學習常常伴隨著大量的實驗和習題,因此要想提高高三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相關能力,可以從以下方面出發(fā)。其一,使學生扎實學習理論知識,才能使學生有能力解題;其二,要使學生在練習中發(fā)現解題規(guī)律,從而提高解題速度;其三,由于物理題目比較復雜,可以說學生通過建模的方式找出題目的重點,提高解題效率;其四,物理許多理論都來源于實驗,因此可以通過實驗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通過以上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提高學生解題信心,從而使高三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相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相明.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4(05):74-75.
[2]吳日祥.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6(06):145-146.
[3]黃衛(wèi).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數理化學習,2015(1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