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公元前205年,劉邦在彭城之戰(zhàn)中失利,帶領(lǐng)殘兵敗將匆忙向西逃去。在后面追趕劉邦的則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武將丁公。丁公很快就把劉邦圍了起來,只要他一聲號令,劉邦就會死于亂箭之中。
就在這萬分危急時刻,劉邦急中生智。他策馬上前,抱拳對丁公道:“早聽說丁公是一條好漢,而我也不失是一條好漢吧?如果咱們兩條好漢在此作一死戰(zhàn),總會有一個人要失去性命。不如你我收兵,日后做個朋友?!倍」宦?,便在心中嘀咕道:“與人方便,給己方便。日后,倘若劉邦得勢,我也好提前賣一個人情,再說,真打起來,還不知鹿死誰手呢!”于是,丁公把手中的武器往后一指,率領(lǐng)軍隊撤回了軍營,而劉邦卻趁機逃得性命。
劉邦在睢水之戰(zhàn)中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因為,這次劉邦遇到的不是丁公,而是丁公的外甥季布。季布是西楚霸王項羽麾下“五虎上將”之一,他不僅作戰(zhàn)勇敢,而且一言九鼎,民間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之說。季布作為項羽的先鋒部隊,配合項羽在睢水阻擊劉邦。
劉邦被殺得暈頭轉(zhuǎn)向,幾十萬大軍死的死、散的散。劉邦帶著幾十人突出重圍,倉皇逃跑。季布在后面窮追不舍。劉邦無奈,把自己的老婆、兒子、女兒、老丈人全部踢下馬車,自己輕車快馬,才逃得性命。季布追趕不上,最終以擒得劉邦的老丈人呂公和老婆呂后而回營復命。
事情真的如丁公預料的那樣,劉邦最終打敗了項羽,贏得了天下。丁公聽說劉邦當了皇帝,便興沖沖地前來拜見劉邦。他心想:自己救過劉邦的命,這次他投靠劉邦,不能封侯拜相,少說也能撈一個二品以上的大員干干。可是,劉邦見了丁公,大怒道:“倘若你那次不放過我,項羽就不會失去天下。像你這樣不忠不義的人留下何用?拉下去砍了!”可惜丁公還沒有來得及申訴,就成了劉邦的刀下之鬼。
季布的命運卻發(fā)生了逆轉(zhuǎn)。劉邦當了皇帝后,最恨的就是季布。他下令賞千金捉拿季布。同時昭告天下,凡是窩藏季布者,誅滅三族。季布東躲西藏,不惜為奴,并最終到了劉邦大將夏侯嬰的府上。夏侯嬰對劉邦說:“季布當初追你,那是他對項羽盡忠。如果你能夠原諒季布,他一定會像效忠項羽一樣效忠于你!”劉邦聽了,馬上放下仇恨,任命季布做了郎中。
劉邦緣何殺了他的恩人而厚待他的仇人?這與丁公和季布的人品有關(guān)。丁公放走劉邦,這是出于私心;而季布追殺劉邦,那是出于公心。劉邦殺掉自私自利的恩人,而最終放下仇恨厚待大公無私的仇人,這才是作為一國之君的正確選擇。
(摘自《中國老年報》 圖/張文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