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不應該出現(xiàn)在《羋月傳》中
在電視劇《羋月傳》中,各種各樣的珠寶玉石裝飾在這些后宮女人身上,隨處可見的金鑲玉,頭頂不帶點金子怎么好意思出門?當然,還有各種入鏡的珍珠、瑪瑙、綠松等等珠寶玉石,那么戰(zhàn)國時期究竟有沒有金鑲玉的存在呢?
《羋月傳》中不乏有在黃金之中鑲嵌玉石,但是,小編查閱了一些書籍,沒有找到這方面的記載。而且戰(zhàn)國時期的首飾,是基本上不用金銀和寶石鑲嵌的。
金鑲玉,顧名思義就是在金器上鑲嵌各種美玉,這種特殊的金、玉鑲嵌工藝為我國所特有,且歷史悠久制作精美。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金和玉象征高貴與純潔,一如詩仙李白所贊“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所以金鑲玉寓意“金玉良緣”,堪稱尊貴吉祥與超凡脫俗的完美結(jié)合。
西漢末年,兩歲的孺子嬰即位,藏玉璽于長樂宮。時逢王莽篡權(quán),王欲脅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不從,一怒之下取出玉璽摔在地上,將之摔掉一角。王莽見玉璽受損,連聲嘆息,忙招來能工巧匠修補,那匠人倒也聰明,想出用黃金鑲上缺角的奇招,修補后竟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鑲玉璽”,這便是“金鑲玉”的由來,而羋月傳的時代背景卻是戰(zhàn)國時期。
因此,金鑲玉飾品從西漢穿越到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在《羋月傳》中,其真實度是有待考究的,但這也從側(cè)面體現(xiàn)了金鑲玉飾品的迷人之處。
宋妃珠寶的金鑲玉,是對華夏文明中五千年的傳統(tǒng)工藝的傳承,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該工藝不僅運用在古代玉器上,更與現(xiàn)代珠寶工藝結(jié)合,衍生出時尚的項鏈、耳墜、戒指等金鑲玉裝飾品,滿足了我們珠寶收藏價值和日常佩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