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繪本閱讀已經成為全世界兒童閱讀的時尚。隨著兒童繪本市場的逐漸升溫,引進版繪本更是掀起了兒童圖書的一個高潮。本文從繪本翻譯語言、文化差異等四個方面對引進版繪本進行分析,希望對同行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引進版;繪本;兒童心理;翻譯語言
【作者單位】王雪靜,地質出版社。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認知圖形的能力從很小就開始慢慢養(yǎng)成,如果這時候家長能有意識的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和他們一起看圖講故事,那孩子就可以在聽故事中品味繪畫藝術,在欣賞圖畫中認識文字、理解文學。繪本字數(shù)精練,畫面精美,利用圖畫講故事,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想象力,還能讓孩子沐浴在飽含愛意的語言中,體驗到父母陪伴的幸福、喜悅和安全感。這將長久地留在孩子的內心世界,滋養(yǎng)孩子的情感和心靈,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yǎng)多元智能。因此,兒童繪本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小朋友的青睞。
隨著兒童繪本市場的逐漸升溫,引進版繪本更是掀起了兒童圖書的一個高潮。 由于繪本面對的是年齡較小的讀者群體,這就要求繪本在內容質量、語言表達等方面要符合讀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繪本圖書編輯在做書過程中必須更加謹慎、更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糧。筆者就以上幾個問題談談自己在編輯引進版繪本圖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譯文要自然準確,符合讀者閱讀水平
很多人會覺得繪本很簡單,一頁沒有幾個字,一句話就一兩個單詞,長的句子也才七八個單詞。眾所周知,英語單詞翻譯過來總會有兩三個近義詞,而近義詞的意義雖然相近,但不同語境下意思卻可能完全不同。作者到底是想表達什么,哪個詞才最準確,能被小讀者理解和接受呢?有的翻譯沒有考慮到讀者群的接受能力,只是直譯過來,生硬且拗口,低幼讀者不得其解。此時,作為該書的編輯就要在考察語言翻譯是否準確的基礎上加以潤色修飾,使其變成小讀者易于理解的語言文字。如筆者在編輯“野生動物探索之旅·暢游世界十大國家公園”套書《格德伍德野生動物園的一天》中曾經遇到過此類情況。
Mr. Brown told kids,"Move slowly and quietly .Most creatures will hear or smell you before you see them. But if you stay still,they may return."
翻譯最開始翻譯成“布朗先生告訴孩子們:‘我們的動作要慢、保持安靜。大多數(shù)動物在發(fā)現(xiàn)你發(fā)現(xiàn)它們之前就已經聽到你的聲音或者聞到你的氣味了。但是如果你站著不動,它們就會去而復返。”筆者在讀到這段文字時總覺得翻譯有些欠妥當,尤其是最后一句“去而復返”。如果按照字面意思來講,翻譯并沒有錯,但是小孩子可能會疑惑“是動物回來了還是走了呢?”我們仔細閱讀上下文得出,是動物在我們“站著不動”的情況下,覺得沒有攻擊性所以會選擇離開,回到它原來的地方,而非“去而復返”。所以后來筆者把翻譯的句子改成“我們的動作要慢、要輕。大多數(shù)動物在發(fā)現(xiàn)你發(fā)現(xiàn)它們之前就已經聽到你的聲音或者聞到你的氣味了。但是如果你站著不動,它們就會沿原路返回?!?/p>
二、符合兒童心理,拓展兒童想象空間
兒童繪本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通過圖畫闡述故事。繪本中高質量的圖與文能培養(yǎng)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專家認為好的兒童繪本能生動地再現(xiàn)兒童的生活和情感,刻畫孩子純真質樸的心靈,對孩子心靈的成長、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和閱讀能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編輯在編輯兒童繪本時,要力求從兒童的接受視野、接受心理和接受需求出發(fā),按照年齡段選擇原著中適合兒童閱讀的畫面和文字,從精神建構的高度,以高品質的優(yōu)秀讀物引導孩子精神世界自由、快樂而健康地發(fā)展。
筆者在編輯“洪恩有聲繪本(漫畫)館奇思妙想”系列套書《咚咚咚,是誰呀》一書就遇到這樣一種情況:一只小熊在晚上睡覺前,突然聽到奇怪的敲門聲,它很害怕,于是幻想出各種嚇人的場景,甚至懷疑是鬼在自己門前游蕩"What a strange voice. It seems to be…… A ghooooooooooooooost! "英語中幽靈的拼寫是“ghost”。有的編輯認為讀者是小孩子,我們要傳達正確的知識,為了確保英語拼寫的正確性,要把這個詞改正。但是筆者認為,本書要表達的是當時小熊那種恐懼、驚慌的神情,“ghooooooooooooooost”更有畫面感,更能將其此時的心理感受表達出來,所以我覺得在此處將這個詞保留原狀。為了讓小讀者不會對這個詞的拼寫產生誤解,我們在本書后“中英文對照”環(huán)節(jié)將“ghost”做了備注,既忠實于原文,給小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又不會因為拼寫錯誤誤導小讀者。
三、關于文化差異的問題
中西方國家在文化上的差異比較大,翻譯一定要高度注意,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誤導讀者。但很多西方事物名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有的還需要有專業(yè)知識、文化背景做支撐才能理解,對這類事物名稱一定要小心謹慎,否則很容易因專業(yè)知識或者對西方文化認識不足等原因,僅僅借助翻譯工具進行翻譯而出現(xiàn)各種差錯。編輯在審讀譯稿的時候一定要敏銳,當發(fā)現(xiàn)譯稿有疑問時,一定要果斷質疑,對照原文,按照正確的翻譯方法進行翻譯。
繪本圖書的編輯具有特殊性,因為繪本圖書一般都帶有童話色彩,作者和繪者為了表達某種寓意,會創(chuàng)造一些不同于尋常的人物或者事物。在外版繪本圖書的編輯過程中,編輯要考慮在國內現(xiàn)實情況的基礎上,對繪本中出現(xiàn)的各類事物名稱仔細進行審核,做出適當?shù)奶幚怼H?“洪恩有聲繪本(漫畫)館快樂真諦”套書《你真幸運》中有這樣一句話:Nibbling on a black radish, Amelie the tortoise i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mirror.〝 This outfit is ugly! Boring! Stiff! Way too big and shapeless! Totally wrong for me. 〞翻譯為“小烏龜艾米麗站在鏡子前,一邊嚼著黑蘿卜,一邊嘟囔著:‘這件衣服真難看,呆板得讓人厭煩!又大又沒型!完全不適合我!”
這句翻譯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其中有個知識點與中國文化有沖突,就是黑蘿卜在中國好像并不常見,我們通常見到的有白蘿卜、紅蘿卜、紫蘿卜或者胡蘿卜。在審稿過程中,筆者非常糾結到底要不要改掉,以避免對低幼讀者產生不必要的影響。而在筆者負責的另一本《沃爾夫先生的菜園子》中,又遇到了這個名詞“black radish”。其中說的是〝Ive brought you these black radish seeds﹒〞(兔子太太給沃爾夫先生拿來了一些黑蘿卜種子)。所以,筆者由此推斷,黑蘿卜一詞在國外應該是普遍存在的。后來,筆者查到一篇題為《國外黑蘿卜種質資源的引種鑒定及評價系統(tǒng)構建》的論文,文中提到“黑蘿卜是一種新的種質資源,并不是牛蒡,而是肉質根顏色較深的蘿卜種質材料,目前還沒有被廣泛地研究和利用……黑蘿卜是從美國農業(yè)部農業(yè)研究局植物遺傳資源中心引進的?!彪m然黑蘿卜在我國并不普常見,但是得到證實確有其物。筆者考慮到該書繪本主要以童話故事為主,保留黑蘿卜一詞既能忠于原文,又拓展了小讀者的知識面。
四、關于翻譯過程中概念含混不清的問題
在圖書編輯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翻譯不準確,有的概念含混不清,譯者沒有結合我國語言文字的特點,未經仔細推敲就直接翻譯過來,可能會誤導小讀者。筆者在編輯“野生動物探索之旅·暢游世界十大國家公園”套書《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一天》的審稿工作中就遇到概念含混不清的問題,下面將這個案例分享給大家。
"Leah, there are about 80000 species of plants and trees here,"replied Uncle Tule."Interestingly, you would not find two trees of the same species easily while walking through these forests."
最初翻譯將這段文字直接翻譯成“‘麗婭,這里的植物和樹木大約有80000種,圖萊叔叔答道,‘有趣的是,當你在森林里穿行時,卻很難找到兩棵相同種類的樹?!狈g將“plants and trees”直接翻成“樹木和植物”,可能導致中國小孩看到后會誤認為樹木和植物是兩種并列的物種,實際上我們平時都會把植物和動物作為區(qū)分的類別。為了避免出現(xiàn)概念上的誤導,在編輯過程中,筆者做了如下修改:“‘麗婭,這里大約有80000種樹木和其他植物,圖萊叔叔答道,‘有趣的是,當你在森林里穿行時,卻很難找到兩棵相同種類的樹?!?/p>
在編輯引進版繪本圖書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研究透繪本作者的意圖,盡量做到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將準確有用的信息傳達給小讀者,時刻考慮到繪本圖書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將繪本優(yōu)美、精致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小讀者切身體會到繪本的獨特魅力。
[1] 王若明. 淺談編輯在出版外版翻譯圖書中應注意的問題[J]. 科技資訊,2011(9).
[2]曹愛菊. 外版圖書編輯加工中的隱蔽問題[J]. 出版參考,2011(12).
[3]張卉卉. 安徽少兒出版社圖書版權引進策略研究[D]. 安徽大學,2014.
[4]呂曉菡,王世恒,柴偉國. 國外黑蘿卜種質資源的引種鑒定及評價系統(tǒng)構建[J]. 長江蔬菜,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