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陳博、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魏冰在《外國中小學教育》第4期上撰文認為,課程材料是教師用于設計和實施教學的重要教學資源,包含教科書、教學參考書、教學光盤、習題冊及其他教輔材料等。教師正確使用課程材料對于推進與完善課程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平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一是建立與課改理念相一致的信念,如教學理念、學習觀念等,形成結構化、穩(wěn)定化的信念系統(tǒng);二是認真研究課程材料編寫者的編寫意圖,教學某一個章節(jié)內容時,根據(jù)課程材料中提出的教學目標,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設計和實施適宜的學習活動,年輕教師更要詳細揣摩課程材料給出的開展教學活動的步驟、方法及注意事項,以便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三是提高考試評價與課程材料內容的一致性,減少教學實踐與課程材料內容的差異,如發(fā)展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除了紙質考試,還可以采取活動表現(xiàn)評價、檔案袋評價等,從而確保課程材料的內容能夠全面反映到考試評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