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萍
摘 要:宮澤賢治作為日本一名自然科學者和虔誠的宗教家,他的科學思想和宗教精神貫穿了其一生。對佛教的信仰不僅是他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因,而且對他的科學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他的這種科學思想和宗教精神也真實地反映在其作品中,使其童話作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宗教性。本文試圖通過他的三部童話作品來探究這種科學性和宗教性。其中《古斯柯布多力傳記》側(cè)重反映了宮澤賢治童話的科學性,《滑床山的熊》側(cè)重反映了宮澤賢治童話的宗教性,而《銀河鐵道之夜》分別把宮澤賢治童話的科學性和宗教性有機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
關(guān)鍵詞:宮澤賢治 童話作品 科學性 宗教性
宮澤賢治(1896—1933),日本詩人、童話作家、農(nóng)業(yè)指導家、宗教家。他生于日本東北部貧窮的巖手縣一個富有之家,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宮澤賢治的佛教(凈土真宗)信仰在很小的時候就扎下了根。1913年9月在他十八歲那年初次接觸到了《法華經(jīng)》,深受感動的他皈依了《法華經(jīng)》,并且成為了其忠實信仰者。與凈土真宗的自我救贖和死后去往極樂凈土的教誨不同,《法華經(jīng)》更強調(diào)世間蕓蕓眾生的救贖以及在現(xiàn)世而不是來世創(chuàng)造佛國凈土的思想。這使得宮澤賢治形成了“自我犧牲”“救助眾生”“不殺生戒”等“全世界都獲得了幸福才是真正的幸?!钡淖诮逃^。同時,作為一名具有地質(zhì)、土壤、肥料、氣象、稻作等學問的自然科學者、農(nóng)業(yè)改革者,他的行為也踐行了他作為法華經(jīng)信者的宗教觀。盡管出生富有之家,但他對普通勞苦大眾寄予了無限同情,為改善農(nóng)村面貌,他親赴農(nóng)村任教,并以普通農(nóng)民的身份開辦農(nóng)業(yè)技術(shù)講習所,創(chuàng)辦農(nóng)民協(xié)會,親自指導農(nóng)民科學種田。這種科學態(tài)度使得宮澤賢治的童話有很強的科學性;同時作為一個把《法華經(jīng)》這部大乘佛教教典作為畢生信仰的宗教家,宮澤賢治的童話又處處充斥著宗教性。
一、童話作品《古斯柯布多力傳記》的科學性
《古斯柯布多力傳記》這部作品以反映宮澤賢治自身經(jīng)歷而聞名,是他晚年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講述的是作為樵夫的兒子出生在伊哈特卜森林的布多力的故事。由于殘酷的凍災引發(fā)的饑荒他失去了父母,繼而跟妹妹生生別離。孑然一身的布多力最初在天蠶絲工廠,之后在紅胡子的稻田里干活,歷經(jīng)磨煉,在跟隨古伯博士與技師潘內(nèi)納姆等經(jīng)驗豐富的老前輩學習火山以及農(nóng)業(yè)等方面的知識后,最終他成了伊哈特卜火山局的技師,實現(xiàn)了利用火山噴發(fā)減輕自然災害以及利用人工降雨施肥等科學手段。幾年之后凍災再次來襲,為了避免災難再次降臨,布多力做出了讓其他人離開自己留下來人工引爆火山,讓釋放出的二氧化碳提高氣溫從而解決凍災的決定。最后布多力犧牲了自我挽救了伊哈特卜。
作品中除了反映出布多力為了眾生舍生取義的自我犧牲精神外,通篇都散發(fā)著濃濃的科學性。盡管在今天看來這種科學手段是否合理尚有待商榷,但是宮澤賢治想要以科學的方法幫助農(nóng)民免受凍災、干旱、火山噴發(fā)等自然災害的態(tài)度卻躍然紙上。這種科學手段更明確地說就是為了提高農(nóng)民生活質(zhì)量的一種技能。
“好,來回答問題。從工廠煙囪冒出的煙,有幾種顏色?”
布多力情不自禁大聲說:“黑色、褐色、黃色、灰色、無色。然后是這些顏色的混合色。”
這是布多力在學校接受古伯博士的口頭考試時的場景。從對一系列問題的認真回答中,巧妙地表現(xiàn)出了布多力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的洞察力。正因為這種科學的洞察力的存在,使得《古斯柯布多力傳記》是一篇童話的同時,也成為了一篇科學小說。
實際上,宮澤賢治從很早的時候就培養(yǎng)起了這種自然科學的態(tài)度,從花卷農(nóng)學校進入盛岡高等農(nóng)林學校之后,他掌握了天體物理學、地質(zhì)學、土壤學、天文學、農(nóng)學、化學等科學知識。他學習的盛岡高等農(nóng)林學校,是以振興日本東北的農(nóng)業(yè)為目的而創(chuàng)設的。巖手縣的環(huán)境并不利于起源于熱帶作物的水稻的生長,凍災以及接近山地的貧瘠的土壤,使水稻的產(chǎn)量一直很低迷。宮澤賢治懷抱著想要救助被凍災和收成不好折磨得痛苦不堪的農(nóng)民,毅然投身高等農(nóng)林學校,以把科學應用到農(nóng)業(yè)中去作為了自己的使命。這與童話《古斯柯布多力傳記》的主人公布多力最終以犧牲自我的方式實現(xiàn)了火山噴發(fā)利用二氧化碳溫暖地球來克服凍災的目的是一樣的。正因為信仰科學所以最終布多力選擇了用犧牲自我的方式來拯救農(nóng)民。
二、童話作品《滑床山的熊》的宗教性
《滑床山的熊》的主人公是捕熊高手小十郎和居住在滑床山的熊。小十郎因為貧窮只能靠射殺熊來維持生計。但是小十郎從心底里是愛這些熊的。但為了生計,小十郎沒辦法只能獵殺熊,然后把熊皮熊膽等賣給店家。同樣,熊一邊對小十郎說“我沒打算殺你”,一邊在殺死小十郎之后又圍坐在一起為小十郎做禱告。死后的小十郎的臉看起來有些微笑,這是因為被原本是自己殺生對象的熊殺死而得以從苦惱中解脫的一種會心的微笑吧。
《法華經(jīng)》提倡“眾生平等”“不殺生戒”。作為《法華經(jīng)》忠實信徒的宮澤賢治,認為世界萬物不管是小十郎還是熊都是平等的。
對于宮澤賢治來說,不管是動物、植物、山川還是人類都是擁有同等重要生命的存在,在論述這些生命的真相時,為什么一定以人為中心呢?所以宮澤賢治的童話里動物和人是對等的。人類應該跟以動物為首的大自然中的生命相互關(guān)愛,建立一種相互親近的關(guān)系。
盡管很討厭無意義的殺生,但是對于只有靠獵熊才能維持生計的獵人們的職業(yè),宮澤賢治并沒有給予譴責。他筆下的形象不論是獵人的小十郎還是獵物的熊都給人一種惺惺相惜、相愛相殺的味道。正因為對這種只有殺生才能生活下去的狀態(tài)覺得非常悲傷,所以他的童話里才對生命有了更多的慈愛。
宮澤賢治的童話都是以《法華經(jīng)》的生命平等性為基礎創(chuàng)造的。他的童話不論是熊、鳥、花草等等各種各樣的生物都跟人說同樣的話,讓我們感覺到他們的生命跟人的生命一樣重要。因而在宮澤賢治筆下不管是花草還是鳥獸都是跟人一樣無可取代的一種存在。
《滑床山的熊》除了反映了宮澤賢治的“眾生平等”“不殺生戒”的宗教思想外,也體現(xiàn)了佛家的因果輪回的思想。
熊啊,我不是因為討厭你才殺你的,我是為了討日子,迫不得已才殺你的。我也想干些不用造孽的活兒啊,可是我無地可耕,森林的樹木又歸官衙所有,即使離鄉(xiāng)遠行討活,也沒人可依靠。所以才不得不干打獵這門活兒。如果你身為熊是因果報應的話,我不得不干這行也是一種因果報應啊!哎,來生你就千萬別再投胎生為熊了。
日本有個“狐拳”,劃拳時,狐貍輸給獵人,獵人又輸給店家,店家再輸給狐貍。所以山里的熊雖被小十郎槍殺了,但小十郎卻遭店老板盤剝。小十郎把這看作是一種因果報應,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從獵熊的強者到被雜貨店的老板剝削的弱者,《滑床山的熊》通篇滲透著因果輪回的佛家思想。
宮澤賢治作為《法華經(jīng)》的忠實信奉者,他的作品體現(xiàn)出了強烈的宗教性,又有超越了宗教的普遍性。而這種普遍性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直視自己的自然觀生死觀是很相符的作品。
三、童話作品《銀河鐵道之夜》的宗教性和科學性
《法華經(jīng)》對宮澤賢治的宗教觀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使得宮澤賢治形成了“全世界都獲得了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思想。他的代表作《銀河鐵道之夜》就完美地詮釋了這種宗教觀。
《銀河鐵道之夜》敘述的是一個貧苦而孤獨的少年焦班尼在夢中和好友柯貝內(nèi)拉乘坐火車暢游銀河的故事。焦班尼的銀河之旅,可以看成是一趟“尋找人類真正幸?!钡穆贸?。宮澤賢治借焦班尼的口說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幫助他人謀取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焦班尼,柯貝內(nèi)拉掉到河里去啦!”
“這怎么會?什么時候掉進去的?”
“扎內(nèi)利想從船上把王瓜燈籠推到河里去,不料船身晃了一下,他就栽到河里去了??仑悆?nèi)拉為了救他立刻跳入水中,奮力把扎內(nèi)利推向船邊。扎內(nèi)利抓住船舷得救了,而柯貝內(nèi)拉卻再也不見了。”
雖然是素昧平生,但自己愿意將身上所有吃用的東西,全部送給他,幫他分擔痛苦和憂傷。只要捕鳥人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自己甚至可以站在閃光的銀河河灘上,代替他捕捉白鷺,哪怕要站上一百年。
從這里的描述可以看出這種犧牲自我?guī)椭说墨I身思想。佛教里有釋迦牟尼把自己作為餌料獻給餓虎這樣很有名的故事,宮澤賢治在童話里描述的這種獻身精神應該是受此影響。
《銀河鐵道之夜》除了強烈地體現(xiàn)了宮澤賢治的宗教觀之外,實際上是以極其科學的世界觀為前提構(gòu)建了一個幻想四次元的空間。所謂的四次元空間指的是在原來的三次元空間上再添加一條時間軸,形成包涵時間的空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四維時空。在《銀河鐵道之夜》中,列車帶著焦班尼從三次元世界來到四次元空間,也就是從現(xiàn)實世界穿梭到了另一個時空。并且在這個四次元的時空里看到了大學者發(fā)掘化石的場景。
你們一定發(fā)現(xiàn)了許多核桃吧?這些核桃是,嗯……粗略地估計,大約是一百二十萬年前的吧。算是最新的了。這里一百二十萬年以前,也就是地質(zhì)時代的新第三世紀末,曾經(jīng)是一片汪洋,這下面可以挖掘出大量的貝殼化石?,F(xiàn)在河水流動的地方,古時候鹽水潮曾經(jīng)時漲時落。這具野獸的骨架嘛,這種野獸叫“波斯”。喂,那里不能用鎬刨!要用鑿子小心地鑿。‘波斯相當于現(xiàn)在牛的祖先,以前這里到處都是這種動物。
宮澤賢治作為一名科學家,掌握有關(guān)礦物、化學、氣象、地質(zhì)等各方面的農(nóng)學知識,在《銀河鐵道之夜》里也構(gòu)建了一個科學并且夢幻的世界。這種自然科學者的身份,為他創(chuàng)作的這部作品披上了一層科學的外衣。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世上是無人知曉的。但只要朝著正確的道路堅持走下去,不管途中遇到怎樣艱難痛苦的事,攀登高山也好,爬下陡坡也罷,都能一步步地靠近幸福。
最終使人類得以幸福的手段到底是什么呢?是科學還是宗教呢?也許對于把《法華經(jīng)》作為一生的座右銘,為了實現(xiàn)經(jīng)典中倡導的濟世救人而忙碌一生的宮澤賢治看來,宗教的力量更強大一些,但是同時宮澤賢治并沒有否定科學的力量。他把信仰作為一種主觀的信念,把科學作為一種客觀的實踐,通過客觀的實踐來驗證自己主觀的信念。
通過如上論述逐漸揭開了宮澤賢治童話的神秘面紗,對宮澤賢治而言,科學思想和宗教精神實際上存在著某種統(tǒng)一性,并且貫穿了其一生,對佛教的信仰不僅是他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因,而且對他的科學研究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盡管有的時候兩者會發(fā)生很強烈的碰撞,但是在宮澤賢治這里卻存在著相容的具體形式。他把大乘佛教的精髓以科學的方式加以展現(xiàn)?!斗ㄈA經(jīng)》使得宮澤賢治形成了“全世界都獲得了幸福才是真正的幸?!钡淖诮逃^,這種宗教觀又促使他成了一個不顧個人得失,全心全意為農(nóng)民謀福利的自然科學者、農(nóng)業(yè)改革者。而最終這種作為一個全心為民的自然科學者的身份也使他更好地實現(xiàn)了自己“全世界都獲得了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宗教觀。所以說,宗教的某些部分有時可能對科學的發(fā)展起到刺激、啟發(fā)和推動的作用。而科學的發(fā)展有時也會迫使宗教改變自己的面貌來適應社會和科學發(fā)展的需要。這種有機的結(jié)合在宮澤賢治的童話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日]草野心平.宮澤賢治研究[M].東京:筑摩書房,1958.
[2] [日]吉本隆明.宮澤賢治[M].東京:筑摩書房,1996.
[3] [日]今井洋一.宮澤賢治《滑床山的熊》小論[J].臨床教育研究,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