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繡 即杭州刺繡,起源于漢代,至南宋時達到鼎盛。在刺繡技藝上,杭繡吸收并融合了蘇、湘、蜀、粵四大名繡之長,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圖案設計,大多取材于民間喜聞樂見的龍、鳳、麒麟、牡丹等傳統圖案。古樸文雅,素而不俗。
作為杭繡的領軍人物,陳水琴擅長繡動物,尤其是貓,在業(yè)內還有“懶貓”的外號。這件作品采用套針、亂針、旋針、接針等針法,以長短、粗細不同的線條,繡出貓各部位毛發(fā)的不同質感:胸毛柔順飄逸、背毛自然流暢、尾毛柔長蓬松。尤其是眼睛,陳水琴采用絲線按順時針繞著繡,外圈為黃,中圈藍綠,內圈繡黑,黑中點上白,貓咪的機敏、孤傲形象便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整幅作品色澤變化豐富、微妙。
在作品背后,有一段讓陳水琴終生難忘的經歷。1994年的一天晚上,杭州天工藝苑發(fā)生火災。身為所長的陳水琴,幾十年創(chuàng)作的作品都放在那里,無一幸免地被大火燒為灰燼。在回家的路上,她突然想起有一幅繡品即將完工,但是也被燒掉,忍不住蹲在路邊哭泣,引得路人紛紛朝她看。在后來很長的時間里,她一直對那幅作品念念不忘。2005年,她把那件未完成的作品重新繡了出來,就是這幅獲得全國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的《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