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MBA學生決策能力分布研究

      2016-10-10 05:43:50宋思遠齊捧虎
      關鍵詞:結構化決策能力

      宋思遠 齊捧虎

      (西北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

      MBA學生決策能力分布研究

      宋思遠齊捧虎

      (西北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培養(yǎng)MBA學生經營管理的決策能力是MBA教育的重要目標,掌握MBA學生的決策能力分布規(guī)律與特點是有效開展MBA決策能力方面教學的重要基礎。以西部地區(qū)一全國排名前二十的MBA項目的277位MBA學生為樣本做問卷調查,以抗結構化能力作為決策能力的測度變量,同時測度了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工作經歷類變量、工作心理狀態(tài)類變量。通過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MBA學生的決策能力在年齡和性別上是均勻分布的,并不存在傳統(tǒng)認識上年齡越大決策能力越強,以及男性比女性的決策能力更強的關系。但是曾工作單位數(shù)與決策能力負相關,即工作頻繁更換會使決策能力下降,而不是上升。此外,工作壓力與決策能力正相關,即工作壓力越大決策能力越強。研究結果為MBA教學設計提供了實證依據(jù)。

      MBA;決策能力;抗結構化能力

      0 引 言

      我國MBA教育自從1991年試點以來,發(fā)展速度十分迅猛,開辦院校與招生人數(shù)成倍增加?,F(xiàn)在全國開辦MBA專業(yè)學位教育的院校已達到兩百多所,錄取人數(shù)已超過三萬多人。MBA教育作為培養(yǎng)工商管理人才的專業(yè)教育,為我國各類企業(yè)輸送大量經營管理人才。在經營管理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各項能力之中,決策能力無疑是重中之重。因此,在MBA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決策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然而,目前已有研究對于MBA學生決策能力的分布尚不清楚,這就難以找到教學過程中的側重點,不利于有的放矢地培養(yǎng)MBA學生的決策能力。本文的目的就是通過研究MBA學生決策能力分布特征,為相應的決策能力培養(yǎng)教學設計提供實證基礎。

      1 國內外關于個人決策能力的研究綜述

      國內關于個人決策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學和管理學領域。在心理學領域,劉希平等學者概述了國外學習時間分配決策能力的研究,主要圍繞記憶監(jiān)控和學習層次模型研究了在時間分配方面兒童決策能力的強弱[1]524-535;呂小康等學者探討了貧困與決策能力的理論關系,主要從注意力損耗論、控制力損耗論、認知控制損耗論三個理論視角分析了貧困對決策能力的削弱作用[2]1823-1828。在管理學領域,王炳成等學者實證研究了影響管理專業(yè)大四學生決策能力的幾個主要因素,圍繞自我調整學習、學習過程、周圍環(huán)境和社會資本四個因素,運用結構方程分析了管理專業(yè)學生決策能力的形成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除了周圍環(huán)境起間接作用外,其他三個因素均起直接作用[3]125-131;李志等學者對企業(yè)家創(chuàng)新決策能力做了實證研究,從問題發(fā)現(xiàn)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超級聯(lián)想能力、獨立思維能力、方案選擇能力幾方面測度了我國企業(yè)家的創(chuàng)新決策能力。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企業(yè)家整體得分不高,其中獨立思維能力得分相對較高,信息整合能力得分最低[4]42-47。

      國外關于個人決策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結構化能力、應用決策規(guī)則能力、風險感知穩(wěn)定能力、信心穩(wěn)定能力、社會規(guī)范認知能力、抗沉默成本能力這幾個領域。[5]938-956研究發(fā)現(xiàn)經濟收入水平較低的群體抗沉默成本能力更弱,中老年群體相對于青年群體信心穩(wěn)定能力和風險感知能力更弱??傮w上個人決策能力和認知能力的各類指標都呈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認知能力越強的人決策能力越強。

      不論國內還是國外,關于MBA教育對管理者決策能力影響的研究非常少。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受過MBA教育的管理者會選擇更高的負債結構,會提高資本結構的調整速度,更加偏好風險,處理復雜信息的能力較強[6]14-22。此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各種類型的MBA辦學模式下,只有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管理者顯著提升了公司業(yè)績,而其他模式下的MBA畢業(yè)生并未顯著提升公司業(yè)績[7]130-138。目前學術界對于MBA學生的決策能力并未有實證研究,然而決策能力作為MBA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本文選取個人決策能力中最有代表性的抗結構化能力,研究MBA學生中決策能力的分布規(guī)律,以期為MBA教育工作中提升學員決策能力的教學部分提供實證依據(jù)。

      2 抗結構化能力在決策中的作用

      抗結構化能力指的是決策者對于決策選項的價值評估不受決策問題表面變化影響的能力。[8]331-351對于抗結構化能力的測度一般通過兩類問題的回答完成。

      第一類問題是屬性結構化問題。決策者面對同一個決策問題的正面與負面結構化表述,分別做出自己的判斷。正面結構化的表述將有選擇性地激活決策者正面積極的聯(lián)想,而負面結構化的表述將激活決策者負面消極的聯(lián)想。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決策者要避免不同屬性結構化的表述方式對判斷的影響作用,就取決于決策者抑制相反問題表述方式引起的對應聯(lián)想的能力,也就是抑制聯(lián)想能力。如果決策者抑制聯(lián)想能力強,那么面對兩種相反結構化問題所做的判斷差距就會很?。坏侨绻种坡?lián)想能力弱,判斷差距就會很大。因此,在兩種相反的問題結構化表述下的判斷穩(wěn)定性取決于決策者對于相應聯(lián)想的抑制能力。第二類問題是風險選擇的結構化問題。決策者面對同一個決策問題的利得構型和損失構型兩種表述方式,分別做出自己的判斷。有些學者從認知角度分析,認為風險選擇的結構化作用起因于決策者處理信息的深度不同。決策者如果采用分析型以及深思熟慮的方法,那么就較少受到風險選擇結構化的影響。因此,決策者對于決策問題初始表述的修正與更新,以及更深層次的理解起決定性作用。另外一些學者認為風險選擇結構化的影響也受制于情感反應的抑制能力,情感抑制能力強的決策者更少受到風險選擇結構化的影響。

      不論是哪一類問題,如果決策者受到兩種相反表述方式的影響較小,也就是答案的穩(wěn)定性高,對問題的認識更加客觀,就意味著決策能力較強。

      3 研究設計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抗結構化能力變量、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工作經歷類變量、工作心理狀態(tài)類變量的數(shù)據(jù),然后采用回歸分析的方法探求抗結構化能力變量與其他三類變量的相關關系,以揭示決策能力在MBA學生中的分布規(guī)律。

      抗結構化能力測量問卷選用Bruin等教授[5]938-956設計的問卷,由筆者翻譯成中文。該問卷已經通過國際多元化人口樣本的信度和效度測試,且信度和效度都很高。問卷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屬性結構化問題,一共有6個決策問題,分別從正反兩個方向表述,請研究對象做出判斷;第二部分是風險選擇的結構化問題,一共有7個決策問題,分別用利得構型和損失構型兩種方式表述,請研究對象做出判斷。正反兩個方向問題得分之差用于測量研究對象抗結構化能力的強弱,分數(shù)越低表明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主要選用了性別、年齡、婚姻狀態(tài)。工作經歷類變量主要選用了工作年數(shù)、職務頭銜、工作行業(yè)、曾工作單位數(shù)。工作心理狀態(tài)類變量主要選用了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生活滿意度。

      研究對象選取的是西部地區(qū)一全國排名前二十以內MBA項目的284名MBA學生。剔除答案不全的問卷,有效問卷是277份,有效率97.5%。有效問卷的性別比例是女性占47%,男性占53%;年齡結構上25至30歲占49%,31至35歲占29%,36至40歲占16%,40歲以上占6%;工作行業(yè)廣泛分布在金融、機械、電子、煤炭、建筑、物流、政府、煙草、教育、酒店、航空、房地產、軍工、石油、家電、貿易、旅游、IT、鐵路、農業(yè)、飲料、傳媒等行業(yè);工作級別上管理層占45%,基層員工占55%。

      經過對上述變量的回歸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年齡、性別、曾工作單位數(shù)、工作壓力這四個變量與抗結構化能力的相關關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下面重點論述這四個方面的研究發(fā)現(xiàn)。

      4 研究發(fā)現(xiàn)及結果

      4.1年齡與決策能力的關系

      從抑制問題表述方式引起的聯(lián)想角度看,理論上年齡較大的群體由于工作閱歷和生活閱歷更加豐富全面, 應當比年輕群體更加能夠從正反兩方面看問題,也就是說抑制聯(lián)想的能力更強,因此年齡較大者的決策能力應該更強。從處理信息深度的角度看,理論上年齡較大群體比青年群體對問題的理解更加深刻,考慮得更加長遠,所以決策能力應該更強。從情感反應的抑制能力角度看,年齡較大群體由于情感經歷的次數(shù)普遍比年輕人多,所以不易極端表達情感,其控制情緒的能力應更強,把握問題應更加理性客觀,因此決策能力更強。

      從這三個角度分析,MBA學生的年齡與決策能力的理論假設應當是:

      H1:MBA學生的年齡與決策能力正相關。

      對問卷調查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1和表2。

      根據(jù)表1和表2的分析結果,T檢驗和F檢驗并不顯著, 且P值遠離顯著值。 因此, 盡管樣本的年齡分布從24歲到50歲都有,但是抗結構化能力與年齡并沒有相關關系, 也就是說決策能力與年齡無關,理論假設1不成立。這一結論意味著決策能力在MBA學生各年齡段均勻分布,即不論工作時間長短以及社會閱歷的豐富程度,年齡較大的學生并不比年齡較小的學生決策能力更強。MBA學生群體各年齡段的學員在決策能力上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都需要提升決策能力。但是通常年齡較大的學生對于自己的判斷能力或決策能力自信心更高,因此MBA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引導年齡較大的學員客觀看待自己的決策能力,在設計教學方案的過程中注意鼓勵年齡較小的學員在案例分析或角色扮演中獨立表達自己的判斷,減少年齡較大學員對其的影響。

      表1 年齡與抗結構化能力方差分析

      表2 年齡與抗結構化能力回歸分析

      4.2性別與決策能力的關系

      通過對性別與決策能力的關系的研究,人們普遍認為男性化氣質特征比女性化氣質特征更加優(yōu)越,成功的管理者往往具備更多男性特征性格特點。人們在形容優(yōu)秀的管理者時,主要使用男性氣質色彩強烈的詞匯。人們普遍認同的男性特征是理性強勢、獨立自主、冒險競爭,而女性特征是善待他人、重情進取、文雅愉悅、溫柔善良[9]92-99。在管理者中,也以男性多見,女性數(shù)量和比例明顯偏低。上述普遍認識與現(xiàn)象使人們經常認為男性的決策能力比女性強,因此第二個理論假設是:

      H2:MBA學生中男性的決策能力比女性強。

      通過對問卷調查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和表4。

      表3 性別與抗結構化能力方差分析

      表4 性別與抗結構化能力回歸分析

      根據(jù)表3和表4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性別與決策能力的關系在統(tǒng)計學指標上并不顯著,第二個理論假設不成立。這個實證檢驗的結果意味著決策能力在MBA男性與女性學員中呈均勻分布,這與我們的傳統(tǒng)印象并不一致。

      MBA學員作為未來職業(yè)經理人的主要后備軍,決策能力在兩性學員中的均勻分布意味著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相同的培養(yǎng)潛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消除男性決策能力比女性強的刻板印象,給予所有學員相同的決策能力鍛煉機會,鼓勵女學員多扮演決策者的角色。在求職過程中,MBA辦學機構應當努力消除用人單位對于決策能力的性別刻板印象,使MBA畢業(yè)生在競聘管理崗位時能得到相同的就業(yè)機會。

      4.3曾工作單位數(shù)與決策能力的關系

      從抑制問題表述方式引起的聯(lián)想角度看,一個人工作過的單位越多,其經歷的各種工作場景越多,則看問題應當更加全面客觀,抑制聯(lián)想的能力會更強,故而決策能力會更強。從處理信息深度的角度看,工作過的單位越多,經歷過的工作問題或挑戰(zhàn)類型會越多,對問題的認識和分析應當更加深思熟慮,對信息的分析更加透徹全面,因此決策能力會更強。從情感反應的抑制能力角度看,工作過的單位越多,經歷過的情感刺激事件會更多,情感成熟度提升會更快,因此情感反應的抑制能力會更強,所以決策能力會更高。

      從上述三個角度分析,曾工作單位數(shù)與決策能力應當是正相關關系。但是,二者也可能是負相關關系。

      不論職位高低,決策能力都是重要的工作能力之一,對于工作績效起重要影響作用。曾工作單位數(shù)多意味著頻繁離職,離職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工作績效差,而造成工作績效差的原因可能是決策能力弱。從這個可能性出發(fā),上述三種角度的分析有可能反向成立:從抑制問題表述方式引起的聯(lián)想角度看,由于抑制聯(lián)想能力弱,不能夠客觀看待工作問題,于是造成決策判斷力弱以及工作績效差,導致頻繁跳槽;從處理信息深度的角度看,由于處理信息深度不足,只了解表面情況就做出決策判斷,導致工作績效差與頻繁離職;從情感反應的抑制能力角度看,由于情感抑制能力弱,遇到工作問題時情感大于理性,情緒化決策判斷多,導致工作績效差和頻繁離職。

      上述理論分析表明,曾工作單位數(shù)與決策能力既可能呈正相關,也可能呈負相關,因此第三條理論假設為兩種相反的相關關系:

      H3a:曾工作單位數(shù)較多的MBA學生決策能力更強。

      H3b:曾工作單位數(shù)較多的MBA學生決策能力更弱。

      面對這兩種相互矛盾的假設,對問卷調查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結果見表5和表6。

      根據(jù)表5和表6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看出,曾工作單位數(shù)越多的MBA學生決策能力越弱,二者之間是負相關關系,H3b得到支持,H3a被推翻。

      表5 曾工作單位數(shù)與抗結構化能力方差分析

      表6 曾工作單位數(shù)與抗結構化能力回歸分析

      曾工作單位數(shù)與決策能力的負相關關系意味著頻繁更換工作并不表明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強,相反表明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弱。雖然不能夠認為長期在一個單位工作肯定對決策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建設性作用,但是根據(jù)這個實證結果可以判斷,頻繁更換工作單位對決策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建設性作用。這意味著在MBA教學過程中應當關注那些頻繁跳槽的學員,這些學員是決策能力相對較弱的群體,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給予更多的鍛煉機會,應努力引導這些學員客觀看待工作問題,深入全面分析相關信息,控制好工作情緒。

      4.4工作壓力與決策能力的關系

      工作壓力可以定義為當個體被迫偏離期望的或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時產生的體驗,并且表現(xiàn)出不舒適的感覺。研究發(fā)現(xiàn),在情緒上工作壓力上升會引起組織承諾下降、工作動機減弱、離職傾向上升、情感衰竭加速;在生理上會表現(xiàn)出抑郁、頭疼、頭暈、疲勞、炎癥;在行為上會表現(xiàn)出缺勤率上升、辭職率上升、工作效率下降、事故率上升、士氣低落等[10]494-497。

      依據(jù)上述研究結果,從抑制問題表述方式引起的聯(lián)想角度看,工作壓力上升使工作者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對問題兩面性的認識上,于是抑制聯(lián)想能力下降,決策能力減弱;從處理信息深度的角度看,工作壓力上升使工作者感到完成工作的緊迫感上升,于是減少分析問題信息的時間或精力,急于動手實施,所以對決策問題的信息理解度比較膚淺,導致決策能力下降;從情感反應的抑制能力角度看,工作壓力上升容易使人情緒失控,而且通常是負面情緒加劇,因而對決策問題的認識容易極端化,不夠全面長遠,導致決策能力減弱。從這三個角度看,工作壓力與決策能力是負相關關系。

      但是,許多管理者認為給員工施加的工作壓力越大,員工的工作動力越大,工作會更加認真,工作效果也會更好。從抑制問題表述方式引起的聯(lián)想角度看,工作壓力上升會迫使員工更慎重地分析決策問題,對問題的理解更加全面客觀,所以抑制聯(lián)想的能力會上升,決策能力增強;從處理信息深度的角度看,加大工作壓力可以驅動員工收集更多決策問題需要的信息,并且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分析相關信息,所以信息處理深度更好,決策能力上升;從情感反應的抑制能力角度看,工作壓力加大會迫使員工更加關注工作結果而不感情用事,所以控制情緒的能力更強,對情感反應的抑制能力更強,決策能力加強。因此,工作壓力與決策能力正相關。

      上述理論分析表明工作壓力與決策能力既可能呈正相關,也可能呈負相關,因此第四條理論假設為兩種相反的相關關系:

      H4a:工作壓力大的MBA學生決策能力更強。

      H4b:工作壓力大的MBA學生決策能力更弱。

      面對這兩種矛盾的假設,對問卷調查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結果見表7和表8。

      表7 工作壓力與抗結構化能力方差分析

      表8 工作壓力與抗結構化能力回歸分析

      根據(jù)表7和表8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看出,工作壓力與決策能力是正相關關系,理論假設H4a得到支持,H4b被推翻。也就是說工作壓力上升會伴隨決策能力上升,對于工作績效的提升有促進作用。

      這個研究結果與以往的工作壓力研究結果不同之處在于,過去關于工作壓力結果的發(fā)現(xiàn)通常是伴隨著工作壓力上升,會對員工心理和工作結果產生各種負面作用,但是這里的研究發(fā)現(xiàn)工作壓力上升會產生正面作用,即決策能力上升。從抑制聯(lián)想能力、信息處理深度、情緒控制能力的角度看,工作壓力上升可以使工作者將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在決策判斷問題上,更少地從自我角度出發(fā)思考和分析問題,更多地從客觀全面的角度理解和認識問題,因而對于決策能力有促進作用。

      每一位MBA學生由于工作單位與崗位不同,所承受的工作壓力也不相同。對于MBA教師而言,學員的工作壓力可以成為預測其決策能力的指標。對于工作壓力比較低的學員,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扮演承受工作壓力大的角色,讓他們體會在較大工作壓力下的心理感受,并且鼓勵他們將這種狀態(tài)遷移到實際工作中,幫助他們提高工作績效。對于MBA學生,應當在了解自身工作壓力的基礎上,在團隊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多注意觀察其他成員的思考方式與信息分析思路,努力提升自身的抑制聯(lián)想能力、信息處理深度、情緒控制能力,以求在工作中能夠更加全面客觀的做出分析和決策判斷。

      5 結 語

      MBA學生的決策能力分布具有自身的規(guī)律特征,通過上述實證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論:MBA學生的決策能力在年齡和性別上是均勻分布的,并不存在傳統(tǒng)認識上年齡越大決策能力越強,以及男性比女性的決策能力更強的關系。但是曾工作單位數(shù)與決策能力負相關關系,即工作頻繁跳槽會伴隨決策能力下降,而不是上升。此外,工作壓力與決策能力是正相關關系,即工作壓力越大決策能力越強。

      大部分MBA畢業(yè)生都將走上工商企業(yè)管理崗位,每天要面對大量的決策問題需要判斷,因此MBA教育能否因材施教地提升其決策能力是培養(yǎng)的重要目標之一。上述結論對于MBA教學有一定的指導作用,MBA教學應當對于不同年齡段和性別的學生一視同仁,但是對于跳槽頻率高以及工作壓力小的學員應給予更多的鍛煉機會。

      [1]劉希平,方格,楊小冬.國外有關學習時間分配決策能力的研究概述[J].心理科學進展,2004(4).

      [2]呂小康,汪新建,付曉婷.為什么貧困會削弱決策能力?三種心理學解釋[J].心理科學進展,2014(11).

      [3]王炳成,丁浩,李洪偉.管理專業(yè)大學生決策能力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管理評論,2011(10).

      [4]李志,李慧,張慶林.企業(yè)家創(chuàng)新決策能力現(xiàn)狀的實證研究.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5]Bruine de Bruin W,Parker A M,Fischhoff B.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dult decision making compete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

      [6]張亮亮,李強,黃國良.管理者MBA教育與公司資本結構決策關系研究:基于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檢驗[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2).

      [7]黃志忠,熊焰韌.哪種模式的MBA項目能夠培養(yǎng)出色的經理人?:來自CEO變更的證據(jù)[J].管理世界,2010(8).

      [8]Del Missier F,M?ntyl? T,Bruin W B.Decision-making Competence,Executive Functioning,and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ies[J].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2012,25(4).

      [9]鮑威爾,格雷夫.職場女性行動指南[M].譚琳,宋月萍,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

      [10] 趙慧軍.對領導者性別角色的調查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9(6).

      [11] 石林.工作壓力的研究現(xiàn)狀與方向[J].心理科學,2003(3).

      (責任編輯鄔靜)

      A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BA Students' Decision making Ability

      SONGSiyuan,QIPenghu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orthwest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127,China)

      An important goal of MBA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MBA students' decision-making ability in the operational management.Mastering the distributive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BA students'decision-making ability is the important basis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effectively at the aspect of MBA students'decision-making abilit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277 MBA students who were chosen from one MBA project of western university ranked the 20th all over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make anti structure ability become the measuring variable of decision-making ability, and thus measure the variables of population statistics, working experiences, and working psychological state.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it is found out that MBA students'decision-making abilities distribute evenly at the age and sex, and there isn't any evidence which can confirm that the elder has stronger decision-making ability than the younger, and the male has stronger decision-making ability than the male. However,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number of work unit one has had is negative correlative to decision-making, namely, decision-making ability falls down with the frequent change of work units instead of rising. In addition, working pressure is positively correlative to decision-making, in other words, the bigger the working pressure, the stronger the decision-making ability. All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MBA teaching.

      MBA;decision-making ability;anti structure ability

      2016-02-28

      宋思遠,男,河南開封人,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決策能力、組織管理、高等教育。

      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SGH13108)。

      G642

      A

      1008-5645(2016)03-0061-07

      猜你喜歡
      結構化決策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為可持續(xù)決策提供依據(jù)
      促進知識結構化的主題式復習初探
      結構化面試方法在研究生復試中的應用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00
      決策為什么失誤了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人大建設(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抄能力
      基于圖模型的通用半結構化數(shù)據(jù)檢索
      計算機工程(2015年8期)2015-07-03 12:20:35
      基于軟信息的結構化轉換
      库伦旗| 北碚区| 龙山县| 阜新市| 镇江市| 本溪| 浏阳市| 香港 | 嘉定区| 齐河县| 醴陵市| 天镇县| 临沭县| 保定市| 达州市| 塔河县| 定西市| 英吉沙县| 崇信县| 平湖市| 钟祥市| 鄄城县| 望江县| 库伦旗| 栖霞市| 四平市| 堆龙德庆县| 富裕县| 那曲县| 武川县| 社会| 宜城市| 锡林浩特市| 洛隆县| 万全县| 中牟县| 任丘市| 含山县| 鲁山县| 陆河县|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