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在丙申,清夏之初,我與中國國家畫院工作室學員往南岳衡山采風寫生。
5月10日,我與潘金玲、袁泉、楊軍等乘G65次火車從北京西往衡山。當日下午6:00到達,天大亮。
一路上,武漢、長沙站臺不斷有學員登車,同車寫生團隊的弟兄們集聚后約30人。
衡山祝融寺方丈演明上人是本班學員,與同學趙禁等當?shù)嘏笥呀诱?,招呼周到,鮮花奉迎,我很歡喜。廣東美協(xié)譚艷鳳是南岳鎮(zhèn)人,真正本地戶口,本地長成,亦從廣州趕來接站,隨團隨行。呂俊杰女兒呂天亦趕到隨隊。
一行人等入住南岳壽岳國際大酒店。
晚飯后散步,小譚引路,與潘同去附近的超市。小譚推薦南岳鎮(zhèn)腐乳是特產(chǎn),我們買了,每天早飯時用之,味道微辣,佐以下飯。
5月11日,天氣大好,空氣大好,陽光普照,心情大好。上午去“朱陵洞天”景點。道家曰,此處為“洞天第三”,“福地第二十六”。
入景區(qū)門后,沿溪水上行,樹蔭照水,山路蜿蜒。
行到“元寶石”處,仰觀飛瀑,俯聽流泉,景致大佳。元寶石在水簾洞旁,兩石相疊,狀若元寶。石面平坦,可容十余人。登石回望,但見溪水涌動,順流而下,山石嵯峨,塊磊分明,淙淙水聲,鳥鳴山幽。巖壁有董其昌刻石,好一處林泉景致!
初夏時節(jié),陽光嬌嫩,倒也不太曬人。于是,擺攤寫生,自遠及近,細細描來。遠處是道觀廟宇,琉璃黃瓦,陽光下顏色鮮明;左右有綠樹擁戴,長松環(huán)繞,翠壁蒼巖;再往前是重疊山影,逶迤淡遠。
我用了兩個小時,畫成一件“朱陵洞天”。畫法細致深入,構(gòu)圖經(jīng)營位置,頗為講究,為學員作示范作業(yè)。時有學員袁泉撐傘遮陽,略似金剛力士,威武雄壯。
中午回賓館吃飯,路程一刻鐘。飯后小息,下午又來。再登山,至景點“夏雪晴雷”處。遠看飛瀑掛前川,有刻石“天下第一泉”?!跋难┣缋住?,名字取得恰到好處?!跋难闭?,此地有噴涌之流泉,激起水花片片,白浪朵朵,是為“夏雪”;“晴雷”者,但聞水急石穿,呯然轟動,呼號而來,長嘯而去,恰似晴天霹靂,當頭棒喝哉。
我在觀景臺上,畫了豎幅寫生一件,畫面自上而下,順水成圖。作業(yè)完成后,為學員們現(xiàn)場說法,談了自己的感悟、想法和畫法。
畫成下山,天色漸晚。到景區(qū)門口,不覺手癢,又畫白描速寫一件,畫水洞口悟空踏浪雕像,背景有橋亭山影,用筆頗爽利。
晚飯后,一行七八人去了趙禁家,畫室條案上寫字幅若干,持贈朋友。衡陽市文聯(lián)主席林樂倫來,相談甚洽。林先生眼界頗高,為人也隨和,他學成任職,編有《衡山古今名流墨跡書畫集》,文筆不俗。
5月12日,全團人員看南岳大廟。大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殿宇堂皇,氣象非凡。大廟里東路是道觀8座,西路有佛殿8堂。大廟三教共處。其樂融融。
東路玄苑中有670歲老樹,枝干如龍,盤根錯節(jié),蔚為大觀。我坐定寫之,畫大樹大殿綠樹黃瓦,細路子寫生畫青綠一件。其時,有光芒自亭臺瀉射,大放光明,照映吾輩,學員攝像得圖,一時眾人皆為稱奇。
其間,玄真道長來,又有演明上人在,三人行,三人合影以為留念。
下午,在南岳大廟東南角亭上,作《從大廟東南角亭北眺》一件。畫大廟屋脊及遠山,山影天際有舍利塔、電視塔,亦古至今,互不相礙,在畫面上卻也融通。
畫畢,轉(zhuǎn)身朝南看,演明和尚指點曰:東南不遠濃蔭最茂密處為祝圣寺,是演明出家道場。真好一處古剎!我乘興捉筆寫之,放筆直取,作水墨一件。題為《祝圣寺、演明上人出家道場》。畫面景色平和,墨氣變化,見山是山,看樹是樹,用筆暢快,用水滋潤,清新爽朗。
當晚,有中共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qū)區(qū)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蔣炳炎先生來訪,共進晚餐。
席間聽蔣炳炎談?wù)f南岳舊事新聞,得益匪淺。蔣炳炎有為有識,大略雄才,起于州縣,服務(wù)人民。蔣炳炎又為我們安排了明日南岳朝圣大典觀禮事宜。
機緣福湊,明天南岳有九龍朝圣祈福大會。好運氣,好福氣,我們有緣,可以參會,大家很開心。
13日晨,大家前往南岳大廟。但見一路上進香隊伍熙熙攘攘,各色旌旗、各路人馬,齊聚大廟場院。主事者邵陽城北南岳會眾今日要出演九龍朝圣盛典也。不一會兒,金龍銀龍、青龍紅龍等九龍隊伍整裝列陣,蓄勢待發(fā)。朝圣的民眾,青衣芒鞋,身背香袋,手執(zhí)板凳香臺,擔挑祈福香燭,陸續(xù)登場。人氣高漲,香火正旺。
典禮欲開,我與潘金玲在引導(dǎo)下做了“穿龍”之行,即在舞龍隊伍中自首至尾穿行一路,以祈福求壽,護佑家庭幸福,闔府安康。
南岳朝圣大會是民眾自發(fā)舉辦,儀式隆重,氣氛熱烈,千載之下,氣脈相連,是南岳風俗、人文奇觀、文化遺產(chǎn),歷久不衰。
朝圣大典,有佛道二家共襄盛會,法會、道場分列左右。僧道兩家,服色鮮明,華蓋蔽天,旌旗飛揚。大和尚紅袍加身,法相莊嚴;女道長華服披肩,神采奕奕。一時間,念佛誦經(jīng),法器鳴響,聲震九天,各行其道,各擅其長。
南岳盛典主事鄉(xiāng)賢出場,老漢80余歲,身材高大,發(fā)聲宏亮,口音濃重,情緒激昂。老人舉酒祝頌,愿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祈福求壽,心想事成。老人每一呼,民眾各一應(yīng),聽聲辨音,似為:“好酒”,或是“好哉”、“好極”、“好久”??傊詾橹T事大好之響應(yīng)哉。
歌頌告成,接著是重頭戲舞龍表演。九龍各隊皆有美童一人持竿,丈八竿頭有火球明珠之屬,是以引導(dǎo)龍首、順應(yīng)龍身、搖擺龍尾之用?;鹬楸P旋,高下導(dǎo)引,龍舞卷舒,龍行天下哉。各隊各盡其能,各顯本色,逞強競標,欲占風頭之勝也。
廣場氛圍,漸入佳境,呼聲如雷,高潮迭起,盛況空前,皆大歡喜。
我等今日,入境隨俗,參與盛會,不虛此行哉。
看了舞龍,然后上山。中午11點,到了福嚴寺。山門幽靜,門額上有“天下第一法院”匾。說法傳道,此乃重鎮(zhèn)。入得古寺院落,有主持大岳法師招呼,引導(dǎo)參訪。齋堂里用了素齋,有筍子蘑菇,白菜豆腐,大家飽吃了幾碗米飯。
到了后院,坐定說禪,品了佛茶。書案之上,我揮毫作大字若干,寫有“壽山長壽、福嚴多?!睂β?lián),又書錄了大岳法師詩作,題寫了“大岳衡山”字幅。然后告辭揖別,大岳禪師送出山門。
下午3點,到了藏經(jīng)樓。藏經(jīng)樓是為敕封敕建者也。
藏經(jīng)樓也是演明上人道場。深山古寺,周遭是次生林,原始模樣,我們漫步山林,訪古探幽,饒有意味。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奇樹。有名古木曰“連理枝”、曰“同根生”,曾引得蔣中正、宋美齡夫婦駐足。覓古則更有佳處。山中有“美人池”,有“梳妝臺”,說的是陳后主愛妃張麗華蓄發(fā)梳妝、別寺還宮故事。此地何地?叫人追憶!有游客來,觸景生情,重拾佳話,吟詠流連,可作千年之穿越。
山行道中,我們請演明上人著了大紅袈裟。青苔路,盤松道,和尚漸行漸遠,忽前忽后,山路翠靄,紅袍隱現(xiàn),好一尊山中羅漢、禪寺尊者。
下午4點,乘車登頂,到了衡山最高處祝融峰。南方屬火,祝融大神所居也。祝融殿石屋銅瓦、香火供養(yǎng)。此處主持亦是演明法師。大殿背后石壁上有古人刻石“南山”二字,意指此乃“壽比南山”之“南山”正宗所在。
祝融殿里,香客拜祭祈福,吟唱進香曲詞,平仄合拍;進步退步,舉止有度。想來這儀規(guī)格式,也就是這樣一輩一輩傳承而來的。
出得廟堂,已是傍晚,夕陽里望去,祝融殿光彩輝映,青靄與祥云齊飛,香火共霞光一色,圣殿氣象,不同凡響。對此佳境,豈可無語,我作寫生一幀,到此一游,留以為憶。畫成,興盡而歸。下山與朋友們再聚。
有崀山林瓊來,美人秀外慧中,有散文集贈我一閱,有自制佳茗供我一品。品評雅事,可以清心。林女士在崀山自有山莊,可居可游,山莊有我題額。又有衡陽市書畫院吳帆院長等5人來,看畫談藝,共進晚餐,其樂也融融。
晚飯后,在賓館客房里觀摩山東電視臺馬成等3位所攝電視素材,布置燈光,又作了20分鐘之訪談。此行,馬成3人一路跟進,隨行隨止,全程拍攝。捕捉佳鏡,所獲良多。3天拍下來,他們既很興奮,也很開心,當然也很辛苦。在此,要為他們喝彩,也要道一聲:辛苦了。
5月14日,上午在賓館大堂看作業(yè),對學員們寫生作品一一作講評。同學們努力學習,用功用心,有些作品已經(jīng)畫得相當精彩,可入行家法眼也。
這之后,同學上山,我們還家。
中午,從衡山西出發(fā)回京,有演明、趙禁、楊軍等送站。我與金玲、金陽、袁泉同行,一路互有照應(yīng)。
火車車廂里巧遇中央美院武藝、武將兄弟及其父母一行4人。多年未見,平時只是在刊物雜志上以畫相會。今日一見,特別開心,聊天說事,很是投緣。
話逢知己,一路也覺時辰短了一些。
返程一切順利。晚上10點,到京回家,吉祥如意,諸事圓滿。
(文中字畫均為范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