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蒲昭和(成都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情報部副研究員)
紅糖炒面調(diào)好胃病
◎文/蒲昭和(成都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情報部副研究員)
我有多年的老胃病。久病成醫(yī),我有個方子,病友可以試試。制作方法:將1斤白面放在蒸籠上,大火蒸20分鐘后,取出晾干。將其放在干燥的炒鍋內(nèi),放文火上翻動著干炒7~10分鐘,然后放入紅糖繼續(xù)翻炒。約2分鐘后,紅糖和白面就漸漸融合在一起,此時出鍋即可食用。每天食用紅糖炒面3~4次,每次3湯匙。干吃效果更好,也可以倒一點溫開水,攪拌成糊狀食用。
專家點評:面粉由小麥去皮磨制而成。小麥是一味“糧藥”,其性涼味甘,有養(yǎng)心益腎、健脾厚腸和除熱止渴等功效,可治臟躁、煩熱、消渴、泄痢、心悸、失眠等癥。面粉含蛋白質(zhì)、淀粉酶、B族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等,經(jīng)炒制后其性偏溫,健脾益胃之力增強,還可收斂胃酸,有助平衡胃腸功能。
中醫(yī)認為,服用炒面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有一定輔治作用。紅糖性溫味甘,可益氣補血、健脾暖胃、化瘀止痛。紅糖與炒面合用,具有健脾暖胃、活血祛寒、止痛止瀉作用。一般說來,患者如屬虛寒性胃痛,或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服用本方有較好止痛、止酸效果。虛寒性胃病主要表現(xiàn):胃痛隱隱、口吐清水、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甚則四肢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等。
不過,患者如出現(xiàn)大便干結(jié)、腹脹、口干口苦、舌苔黃厚等癥,則不宜選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