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屏 饒曉陽
很多人喜歡分享,但他們的分享,停留在“曬”的階段,而我的分享落到了實處。
很多人喜歡分享,但它們的分享,停留在‘曬”的階毆,而我的分享落到了實處。
女兒學國畫后有段時間特別喜歡畫各種花卉,有天她做了些書簽送給我。夏日窗下盛開的玉簪花、樓前的木槿,都是身邊尋常的花草樹木,但描繪得簡潔精致。送給朋友后,她大喜。
之后便時常鼓勵女兒畫一些,家門口、公園里四季的草木枯榮;以她自己為原型的不同服裝的仕女圖;家中花瓶、書柜、杯盤碗碟的水彩寫真——此類種種,有時拿去送親友,都大獲好評。
當然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有—個會畫畫的女兒,但是,自己動手做些書簽,或者從網(wǎng)上買些漂亮的書簽,稍稍加工,便是—份用心的禮物。有個朋友就是這樣,買了些素的紙箋,自己用毛筆抄些詩句寫上去,比直接去店里買賀卡要有意思。
朋友戴眼鏡,有一次我看到—個不錯的雪茄盒,深棕色的原木材質(zhì),低調(diào)、奢華,非常適合他,朋友也很喜歡這個別致的“眼鏡盒”,后來他說看到他眼睛盒的人都問他在哪里定制的。
有一次我去吃飯,那家餐廳非常特別,喝水的杯子上刻了一行字:骨子里的一輩子。瞬間觸動了我。我立刻向老板開口要了一只,把這只杯子送紿老公。
印象很深的有一次在國營商場看到一種米餅,很像小時候的味道。我兒時的好友也非常喜歡吃。我買了一些,回到家后用漂亮紙袋裝好,再寫了幾句話寄給我的好友。她收到時,感動得不行了。
普通的東西,用點心思就能帶來不一定的變化,比如買花,一定要去掉那層塑料的包裝紙。有時我們?nèi)ッ佬g(shù)館附近買些不同紋樣的紙張,用來包花或包餅干。我有—個喜歡手工的朋友就經(jīng)常去布藝市場淘些外貿(mào)小布,自己加工了—些零錢包、圍巾、CD封套,繡上自己的小名字,平時見到誰就送給誰。有次她孩子過生日,大家一起聚餐,過后她給每人—份自己烘焙的曲奇,匕面系著條手工緞帶,每條色彩都不—樣,非常漂亮,后來我還拿來當裙子的腰蒂。
旅行總要帶點東西回來,不—定要那種寫有“XX特產(chǎn)”包裝精美的盒子。有—次我老公去成都出差,他通過客戶的關(guān)系,在客戶的奶奶家里找到了—壇二十年的泡椒水,想到我平時愛吃各種泡菜,便向奶奶討要,奶奶慷慨的倒了半壇,于是老公非常珍貴地抱著壇子,像抱著個新生兒似的完好無損地把泡椒水帶回了家。
送水果有些俗套,但是有一年我生日收到—個蘋果,上面有我的名字。原來同學和家人前一年去煙臺玩,在一家果園采摘時,看到樹上很多這樣的印字蘋果,便預訂了一個。這個蘋果放在家里慢慢地散發(fā)香氣,像同學之間的溫情。
有年寒假,我?guī)Ш⒆尤ジ=敔敿疫^年,婆家對門住戶每到做飯時廚房香氣四溢。實在按捺不住好奇,登門拜訪,不曾想四十多歲的女主人非常好客,當下給我分享了很多她做菜的私家配方,還邀我過去觀看,—邊做一邊講解。她說年輕時最大的夢想是開家餐廳,給很多人做飯吃。假期結(jié)束我們要離開時,她競把她做菜的方法詳細地寫在一個本子上送給我,我回北方后照著她的配方就地取材、慢慢摸索、稍加改良竟也有了自己的拿手私房菜。我把菜譜仔細地裝裱、整理,不管是空時翻還是照著做菜,都會想起那個暖暖的冬日,—個主婦和我分享她的廚房和人生。
我是本子控,喜歡的本子定期買些放在家里?!未髮W同學來出差,臨時通知我去見個面,我從書架上抽出—個筆記本送給她。好友帶去旅行,在略上寫日記、畫畫,回來后拿著本子給大家分享了旅行的點點滴滴。
日子瑣碎又平凡,記得在每一個樸素的日子里,與我們的家人朋友分享我們的心動。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它們不一定是要作為一份禮物,鄭重其事地在某個日子送給什么人,它觸動你的剎那,讓你想把這份感覺傳達給身邊的人,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