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慶煜
一、小學體育教學應該讓學生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
我認為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主要表現(xiàn)為愛玩、好動。因此,在體育課堂中,游戲的選擇要有科學性和針對性,不能背道而馳。同時,教師的組織語言和策略要到位,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好奇是他們的天性,如果選擇的游戲始終一成不變,那么學生的興趣就不會維持很久。因此,小學體育教學要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fā),變化學習方式,把教學內(nèi)容轉(zhuǎn)化成游戲的形式,讓他們在“玩”中快樂的學,學中快樂的玩。對于小學高低不同的年級階段,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游戲種類和形式區(qū)別對待。如“丟手絹”這樣的游戲雖然能夠鍛煉學生快速的反應能力,使大部分同學參與其中,但是只適合于低年級學生,不適合高年級學生;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有所提高,這又要選擇更加合適的游戲項目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再如在低年級的《立定跳遠》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大森林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動物跳躍大比拼”。讓學生盡力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跳躍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青蛙、小兔子、小老虎幾種不同動物的跳躍,讓他們自己總結(jié)出哪種動物的跳躍方式跳得遠,從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總結(jié)出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lǐng)。這樣做比教師單純描述立定跳遠的技術(shù)動作更加直接和生動,需要改變以往單調(diào)、枯燥的規(guī)范化練習,讓他們模仿青蛙、小兔等這些既熟悉而又喜歡的小動物的跳躍,以提高他們的興趣。
二、增加小學體育教學手段和方法,不斷鞏固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小學生對體育項目和運動技能的重復訓練不感興趣。怎樣才能讓他們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呢?除了運用游戲外,教師還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可以采用各種實物教學或情境教學方式,讓小學生能夠不斷有新的嘗試,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比如以走步訓練來說,練習時他們的精神集中度不高,而且很快就會散漫下來。如果采用聽音樂走,不僅會增強學生走路的節(jié)奏感,還能提高他們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還需要不斷變換走路的形式,如加動作的走、拍手走等,以不斷強化其訓練熱情。小學生的競爭意識是比較強的,因此,可以把訓練項目變換成競爭性活動,能極大地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和趣味性。
三、教學更加的個性化,促進學生個體的發(fā)展
小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主要來源于學習過程中的強化。然而,對于體質(zhì)、基本技能掌握狀況、興趣愛好等都存在巨大差異的學生個體來說,都按照相同的課程標準和任務目標統(tǒng)一要求,必然導致一部分同學不能達標,使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喪失體育學習的積極性,甚至不愿參與體育運動。因此,小學體育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根據(jù)他們的體質(zhì)和水平特點,為其量身制作任務目標,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獲得成功,充分體驗成功和進步,逐步培養(yǎng)體育后進生的興趣。同時,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的特長,努力使他們的更加自信、特長得以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
四、總結(jié),怎么樣能上好小學體育課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好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而且促使他們更加熱愛體育運動,從而更加喜歡上體育課。要適合學生個體特征、教學內(nèi)容、教學情境。這要求體育教師提高自身素質(zh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情感,不斷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把體育教學真正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之中,融入到游戲和各種活動之中,以興趣促教學,讓他們在各種有益的活動中得到更加長遠的發(fā)展。作為教師要及時轉(zhuǎn)變教育理念,根據(jù)教材的要求,結(jié)合本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狀況,靈活而有效地開展體育游戲,使學生的課堂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