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琦
摘 要: “自育自學”理論的發(fā)展方興未艾,微課這種新型的教育教學載體廣受關注。文章在分析“自育自學”理論發(fā)展與微課興起的基礎上,著重探討了在“自育自學”實踐中引入微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對微課在“自育自學”中的實踐應用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 自育自學 微課 數(shù)學思考
隨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終身學習等教育理念的不斷發(fā)展及機房、電子書包等設施設備的不斷普及,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堂上老師主講,課后學生主練”的教育教學模式已不符合當前實際。微課這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開始被迅速推廣,成為當前教育界的熱點話題。
一、“自育自學”與微課的關系
1.“自育自學”理論與實踐
“自育自學”理論是由當代教育家何炳章先生在四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經過不斷實踐,逐步“萌芽-發(fā)展-成熟”起來的基本教育理念,以“教育教育,就是教學生會自育;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會自學”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1],形成基于學生的“做”、“學”、“讀”、“吃睡”、“煉”、“彈”、“析”和基于教師的“藝友制”共八個理論(即7+1模式)實現(xiàn)形式。
近年來,包括合肥實驗學校在內的國內多所學校不斷踐行“自育自學”教育理論,以“自育”、“自學”為學校的兩大支柱,在課堂結構改革上,全面推進“引導自學”型教學模式。以“自學”為主線,以“引導”為基礎,變教師的“講堂”為學生的“學堂”,發(fā)展成效顯著[2]。
2.微課的內涵
微課是從“課”的概念中衍生出來的新生事物,屬于“課”的范疇,它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主體突出,指向明確,可理解為“課”的濃縮版或精華版,且一般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以視頻為主要載體。
3.“自育自學”與微課的關系
“自育自學”屬于理論創(chuàng)新,用“7+1”模式進行八個子課題的實踐。微課屬于方法創(chuàng)新,用“殲滅戰(zhàn)”的方式突破重難點。從這個意義上說,重視微課在“自育自學”中的應用,將豐富“自育自學”理論實踐,從而推動理論發(fā)展。
二、微課在“引導自學”型課堂中的應用
作為“自育自學”實驗“7+1”模式的重要組成,“引導自學”型課堂無疑和大多數(shù)老師關系最密切,因此,探討在“引導自學”型課堂導入微課教學就顯得十分必要。
“引導自學”型課堂教學一般分為“明確自學重點、圍繞重點自學、交流自學情況、點撥自學得失、鞏固自學成果”五個環(huán)節(jié),老師“講”的時間一般控制在一節(jié)課時間的20%左右,學生自學、小組討論、互相點評等環(huán)節(jié)時間一般控制在一節(jié)課時間的80%左右。結合筆者在中小學信息技術“引導自學”型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微課的具體應用如表1所示:
幾點說明:
(1)關于微課的制作——老師層面
首先,老師課前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制作微課,利用機房教學、“BYOD”(BringYourOwnDevice)教學等設備,在“圍繞重點自學”環(huán)節(jié)將微課資源發(fā)送到學生的電腦、平板等學習終端上,供學生自學,節(jié)省課堂時間。其次,由于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教師可以研究制作一些“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拔高型微課,供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自學時進行選擇,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分層實施。另外,教師應及時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
(2)關于微課的制作——學生層面
積極鼓勵、指導“小先生”制作微課,將所在學習小組的作品成果、操作實錄等運用錄課軟件制成微課進行展示,并接受老師及同學們的提問。
(3)關于微課的制作——其他層面
微課除了在“自育自學”之“引導自學”型課堂教學中應用之外,也可運用到其他子課題中。如,在“確保睡眠吃好早餐”(即“吃、睡”)子課題中,關于吃,家長可以“微課”的形式在班級微信群、QQ群等平臺上“曬”孩子“早餐”的花色品種、制作方法等,一方面能夠督促家長重視孩子的吃早餐問題,另一方面能夠起到相互交流、借鑒的作用。
三、加強微課在“自育自學”實踐應用中的思考
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微課就是在實踐中產生,且不斷完善的一個新生事物。在“自育自學”理論的實踐過程中,應采取如下措施,注重微課的應用:
一是要積極實踐。微課這種新型的供學生自學的載體,和“自育自學”的價值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在“自育自學”理論“7+1”子課題的實踐過程中,應主動融入微課,使之服務于“自育自學”理論的發(fā)展和實踐。
二是要提高質量。目前,隨著手機、平板電腦、微課錄制軟件等工具的逐步普及,為微課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微課制作過程中,應廣泛吸收情景教學、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運用語言的抑揚頓挫、文字的特殊提示等方法,突出教學重點,提高微課制作質量。實踐證明,微課的時長控制在3~5分鐘為佳。
三是要重視資源庫建設。各級教育部門要注重對師生及家長有關“自育自學”優(yōu)秀微課的評選,建立信息平臺,共享微課資源,服務于師生的“自育自學”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何炳章.從教育原點出發(fā)——“自育自學”理論與方法.時代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景不战逃霭嫔纾?015:29.
[2]胡鐵生,黃明燕,李明.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啟示.遠程教育雜志,2013(4).
[3]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