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口腔醫(yī)院(300041)田宗蕊 胡靜 馮昭飛 李翠翠 聶帥
牙周病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學調(diào)查[1]顯示全國35~44歲中年人的牙周健康率為14.5%,牙齦出血檢出率為77.3%。隨社會發(fā)展,提高口腔保健的意識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牙膏作為刷牙的輔助制劑,可以幫助去除牙菌斑、減輕炎癥維護口腔健康。本文通過觀察牙齦炎患者使用青鹽牙膏的情況,評價其牙齦炎的效果。
1.1 材料 空白對照牙膏110g/支,綠色膏體,白管包裝,六必治防上火牙膏110g/支,綠色膏體,白管包裝。
1.2 一般資料 92名天津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生。試驗受試人群口腔健康狀況基本相當,干擾因素少,日常生活條件無差別,年齡波動小,文化程度無差別。
納入標準:口腔健康、無缺牙、無矯治器、無完全覆蓋修復體、無藥物過敏史、無急性齦炎或其他牙周疾病、無需治療的齲齒、無牙髓炎等病變的學生。受試者在實驗前閱讀知情同意書并簽名。
排除標準:患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3個月內(nèi)進行過牙周治療,參加過其他藥物實驗、使用過抗生素或其他抑菌藥物,有藥物過敏史者;不能做到早、晚刷牙;不能按時復診者;有未治療的齲齒、黏膜病、冠周炎。
1.3 方法
1.3.1 試驗分組 按試驗納入及排除標準篩選出92名受試者。按受試者性別分別編號,隨機分為2組,每組46人。
1.3.2 牙膏發(fā)放使用 實驗前統(tǒng)一培訓刷牙方法及發(fā)放牙刷、牙膏,要求每天刷牙兩次,每次不少于兩分鐘,使用12周,不得使用其他口腔衛(wèi)生用品,如漱口液、牙線等。牙膏外形一致,檢查者和受試者不清楚所用牙膏成分,按雙盲原則進行實驗。
1.3.3 觀察指標 于使用前(基線),4周,16周檢查除第三磨牙外的全口牙齒,每顆牙檢查4個位點(近頰、頰、遠頰和舌側(cè)),記錄牙齦指數(shù)、探診出血百分數(shù)、菌斑指數(shù)。
2.1 原始數(shù)據(jù)共92例樣本,剔除其中數(shù)據(jù)缺失很多的2例,以牙齒為記錄單位進行統(tǒng)計分析,建立數(shù)據(jù)庫,共計90×28=2520個記錄,統(tǒng)計分析時不計缺失數(shù)據(jù)。
2.2 基線時實驗組牙齦指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組;4、16周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附表1),牙齦指數(shù)都有著隨時間而降低的趨勢。
附表1 牙齦指數(shù)(GI)的各測量時間的2組牙膏比較
附表2 菌斑指數(shù)的各測量時間的牙膏分組之間的兩兩比較
附表3 各組牙膏的基線與16周時探診出血的比較(n,%)
2.3 基線和2周時的菌斑指數(shù)2組牙膏之間差別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4周、16周時2組之間的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附表2);2組牙膏的菌斑指數(shù)也都有著隨時間而變化的趨勢,與基線相比16周時菌斑指數(shù)顯著降低,有著統(tǒng)計學意義(見附表2)。
2.4 基線對照組探診出血率顯著低于實驗組,4周時對照組探診出血率顯著高于實驗組,16周組探診出血率之間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2組牙膏在16周時探診出血率相對于基線來說顯著降低,對照組牙膏從17.1%下降到13.1%,實驗組牙膏從22.6%下降到10.5% (見附表3)。
本實驗所用防上火牙膏主要成分青鹽。青鹽為氯化物類礦物石鹽結(jié)晶體。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還有少量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鎂、硫酸鈣和鐵等。具有瀉熱、涼血、明目、潤燥作用,可用于治療尿血,吐血,齒舌出血,目赤痛,風眼爛弦,牙痛??捎糜谌粘?谇槐=??!短片幗?jīng)驗方》青鹽與槐枝可日用揩牙。本試驗實驗組牙齦指數(shù)在基線時顯著高于對照組;牙齦指數(shù)隨著牙膏使用時間的延長呈顯著下降趨勢,但實驗組下降趨勢高于對照組,從基線時的最高到16周時的最低。此結(jié)果證實青鹽牙膏能有效降低牙齦指數(shù)。兩組牙膏均能有效降低菌斑指數(shù),但是實驗組效果低于對照組。在降低牙齦探診出血率方面六必治防上火牙膏優(yōu)于空白對照組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