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玉
【摘 要】 教育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shù),班主任工作更是教育工作的集中體現(xiàn)。法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弗雷爾倡導的“弗雷爾的教育法”,主張群體協(xié)作,提倡互教互學,有助于凝聚孩子的合力,使他們認識到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學習他人,提高合作共事的能力。在知識經(jīng)濟的今天,合作交往能力影響著人們事業(yè)的成敗,其重要性和關(guān)鍵性有目共睹。
【關(guān) 鍵 詞】 班主任工作;團隊精神;協(xié)作學習
教育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shù),班主任工作更是教育工作的集中體現(xiàn)。法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弗雷爾倡導的“弗雷爾教育法”,主張群體協(xié)作,提倡互教互學,有助于凝聚孩子的合力,使他們認識到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學習他人,提高合作共事的能力。在知識經(jīng)濟的今天,合作交往能力影響著人們事業(yè)的成敗,它的重要性、關(guān)鍵性是有目共睹的。
一、學會正確關(guān)愛,營造溫馨班級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義務教育者,讓孩子們在小學期間,就培養(yǎng)起一種團隊精神,有著正常的合作交往能力,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在長期的班主任實踐中,我深深地感悟到,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獨生子女的增多,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越來越薄弱。他們自然地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謙讓的惡習在不停地膨脹,甚至有些家長還有意識地向孩子滲透這種目中無人的思想。班主任在教育中有時只能產(chǎn)生一種無奈,以至于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嘆。但是學生是純潔的,他們喜歡學校生活,他們有著一種很深的尊師情結(jié)。我深信只要努力,教師在學生的德育工作中能收到實效,教師的教導能與社會的風氣對抗,能矯正學生家長在學生心里種下的錯誤思想。
二、深入事實真相,以理服人,以禮服人
每次新接一個班級,我總是會把大部分的時間留在教室,仔細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暗自記下學生的一言一行,分析他們的性格特點。學生剛從家里到學校,一下子和這么多的小朋友在一起學習、玩耍,他們剛開始覺得新鮮、興奮。跑呀、跳呀,時不時發(fā)出一些興奮的尖叫聲,讓身為人師的我在旁邊看了也受到感染。但是不一會兒,就出現(xiàn)事情了,班級的譚某哭著跑到我這里來,說馬某打了他,可他在幾分鐘前還和這位同學玩得很開心呢。不一會兒,又有一位女同學哭著跑來告訴我,說班級里的蔣某不讓他玩跳皮筋的游戲,因為她跳得不太好……就這樣的小事情在課間10分鐘內(nèi)往往會接踵而來,讓本來已身心疲憊的老師更加煩心。過去我往往不加思考,要么采用訓斥的方法,把雙方訓斥一番,要么機械地讓錯方向另一方認錯,學生一副口服心不服的樣子走了。稍有耐心的時候,我也會讓當事人說說當時的情況,然后分析對錯,說一些“同學之間要團結(jié)”的話。此時的我只是就事論事,卻沒有對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作更多的引導。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就會接二連三地遇到這樣的情況,絲毫不會因為你的幾句“同學之間要團結(jié)”的話而有減少的趨勢。直到我也覺得麻木,讓學生任其發(fā)展,只希望不要出什么大的事故,以一句“學生之間難免會磕磕碰碰”來安慰自己的冷漠。通過新課改理念的深入學習,我覺得,學生的這些吵吵鬧鬧的事情不能忽視。現(xiàn)在遇到這種情況,我是有心理準備的,比如以上第一個事例,我就會這樣處理的:我叫來周圍的同學,讓他們聽我講剛才我是怎樣看這兩位同學玩得很開心的,然后我問同學:“為什么這時候他們卻吵架了呢?”學生都說因為在玩時,譚某不小心踩了對方的腳,馬某就打他,結(jié)果就“反目成仇”了。我說:“是呀,就因為一時的不小心,別人踩了他一腳,就把剛才對方給他帶來的快樂忘得一干二凈的孩子,以后別人就不敢跟他玩了?!闭f到這里,學生似乎悟到了一點什么,這時一位學生說:“其實,被踩了一腳有什么關(guān)系呢?他又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我,肯定不在乎的?!眲偛诺淖T某和馬某也情不自禁地低下了頭。這時我又乘機給學生講了一些中外名人合作交往的故事,如《將相和》《公雞的臉紅了》等故事,讓學生在學校的每一天,都能明白合作交往的重要性。而對另外一個例子,我的處理更直接,我直接找到蔣某,參加到他們的游戲中去,但是我故意學得很弊腳,可蔣某卻教得很認真,樂此不疲。我這時又把同學們叫過來,對他們說:“我很感謝蔣某,我剛才跳皮筋獲得了很多快樂,那你能讓更多的同學也能得到快樂嗎?”蔣某滿口答應。這時我借機讓她教剛才的這位同學。蔣某毫不猶豫地拉著她的手投入到了游戲之中。就這樣,在開學的前幾天,我天天和學生在一起,不厭其煩地處理學生之間小吵小鬧的事情。幾個星期下來,班級同學吵架的事情明顯減少了,就是偶爾有一些小事,班級中的一些班干部也會模仿著我的樣子去解決。我這個班主任是“忙里偷閑”了。
三、注重學生合作交往,誘導學生與人為善
除了要動之以情,還要能曉之以理。利用主題班會課對學生進行交際能力方面的教育顯得非常必要。我把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yǎng)分成這樣幾個階段:交際的必然性,交際的重要性,讓學生喜歡交際。并依次分階段舉行相關(guān)的主題班隊活動。在每一次相關(guān)的主題班隊活動中,我通過講故事、演小品、做游戲、展示資料等學生喜歡的活動讓他們明白:交際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必不可少的活動,處理好人際關(guān)系,可以使自己獲得快樂,同時還能給他人帶來無窮的快樂。
知識經(jīng)濟時代是一個合作取勝、協(xié)作競爭的時代,是共同發(fā)展的時代。只顧一己私利,那將是難以融入集體的孤雁,這樣的人只能成小才,不能成大器?!蔼殞W而無友,孤陋而寡聞”,合作不僅是有效學習的手段,而且是一種學習的方式。一個人的成功,15%是專業(yè)才能,而85%是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與合作能力。因此,教師應創(chuàng)造多種機會,讓孩子與他人一起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讓他們在人與人之間的不斷交流與合作中,在不斷的相互幫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間的友誼和真情,從而愿意與其他個體進行交往與合作。為此,我把班級分成8個小組你爭我趕,組內(nèi)的同學都在為自己的小組爭光,他們在學習、衛(wèi)生和勞動方面都不甘落后。在不斷為集體爭光中,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的意識和熱愛集體的好思想。每次活動課下棋時,我讓學生自己找合作伙伴,并在下課前評比“謙讓、友好”的最佳合作伙伴,大家都努力爭取這一榮譽稱號,斤斤計較的孩子越來越少了。有的孩子為了能找到伙伴,改變了以往自私的態(tài)度,心胸開闊了,態(tài)度友好,合作能力自然加強了。在教學方面,我也創(chuàng)造機會:與同桌合作朗讀,與好朋友進行課文表演,與學困生、留守兒童手牽手等等。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造的各種機會中,在充滿真愛和團結(jié)向上的集體中,感受到了互相尊重、謙讓、友好合作的快樂,初步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人格。
四、在活動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長
豐富的學校生活是學生最向往的,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能否有一種正常的交往能力呢?為此,我經(jīng)常組織一些班級活動,如踢毽子、猜謎語、接龍賽詩等,讓學生在比賽中有一種正常的競爭觀念。組織學生去春游,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組織學生為留守同學過生日,使學生體會到集體的溫暖,并能去衷心祝福別人。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使學生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多一份愛心,參加對當?shù)丨h(huán)境調(diào)查的活動,使學生在與他人交往中,多一份求知的欲望……
學生是單純的、可愛的,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他們學會熱愛集體,關(guān)心同學,學會了競爭,也學會了合作,他們做事認真,責任心強,他們團結(jié)向上,朝氣蓬勃。
學生的心靈在人格的滋潤中,正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如果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小星星,我愿用真誠、熱情為他們撐起一片摯愛的晴空,讓他們各自閃爍出最燦爛、最動人的光輝!
【參考文獻】
[1] 蔣翎. 發(fā)揮小組協(xié)作學習在案例教學法中的作用[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12).
[2] 王洪. 培養(yǎng)團隊精神,促進交流與合作[J]. 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3(1).
課堂內(nèi)外·教師版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