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元
近年來,總有一些“腌菜致癌,沒營養(yǎng)”、“腌菜含有大量防腐劑,有害健康”的說法,讓很多人心生疑慮。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山東大學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研究所教授藺新英,就人們對腌菜的營養(yǎng)和安全方面的疑問作了以下解答。
答疑一:腌菜都富含亞硝酸鹽嗎?
腌菜大致分為鹽腌菜、暴腌菜(把蔬菜加點鹽腌幾天,入了味有了脆口就吃的腌菜)、醬菜、泡菜、酸菜和韓式泡菜等幾種,由于制作工藝不同,發(fā)酵方式不同,對健康的影響也不一樣。
研究證實,用純醋酸細菌接種發(fā)酵的酸菜,或者用純?nèi)樗峒毦臃N發(fā)酵的泡菜,都沒有亞硝酸鹽過多問題,因為這些“好細菌”是不產(chǎn)生亞硝酸鹽的。泡菜腌制中所加入的鮮姜、鮮辣椒、大蒜、大蔥、洋蔥、紫蘇等配料,均可幫助降低亞硝酸鹽水平。需要醬制數(shù)個月的醬菜,亞硝酸鹽含量也很低。
只有腌制幾天就食用的暴腌菜,以及雜菌污染大、腌制時間不足的泡菜、酸菜,才有促進致癌的問題。遺憾的是,我國很多地區(qū)居民喜歡大量吃暴腌菜,還有很多居民喜歡把蔬菜切碎,加點鹽拌一下,在冰箱里放幾天,做脆口小菜吃。實際上,這也是暴腌菜的變種,是不夠安全的。
答疑二:腌菜營養(yǎng)都流失了嗎?
雖然腌菜的天然抗氧化成分和維生素C有較大損失,不能與新鮮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相當,但腌菜中含有一定量的鈣、鎂、鉀等礦物質(zhì)和膳食纖維,乳酸發(fā)酵和醋酸發(fā)酵過程中也可以產(chǎn)生少量B族維生素,所以衛(wèi)生合格的腌菜并非一無是處。
醬腌菜的主要營養(yǎng)問題,是其中含鹽量過高。在烹調(diào)減鹽的前提下,少量吃一點作為開胃食品是無妨的,但不能用它作為主菜,替代新鮮蔬菜。
答疑三:自己家做的腌菜,肯定比食品工廠加工的好嗎?
不少消費者認為,自己家做的腌菜,肯定比食品工廠加工的安全,其實并非如此。
個人制作的腌菜、酸菜、泡菜等產(chǎn)品沒有監(jiān)督抽查,無論是菌種、發(fā)酵條件等各方面都不規(guī)范。如果操作不當,腌制時間過短,就會存在雜菌增殖和亞硝酸鹽過量等安全隱患。保證安全的重要措施,就是腌制20天之后再食用。泡菜壇邊沿要加水隔絕空氣,腌制過程中避免油漬和灰塵等各種污染。
答疑四:腌菜含有大量防腐劑,對健康有害嗎?
如果從壇中取出酸菜和泡菜立刻烹調(diào)食用,是無需加入防腐劑的。然而,如果放到超市、市場出售,室溫下放置時間較長,就必須加入防腐劑了。如果用傳統(tǒng)的加鹽方式來達到抑菌保存的目的,腌菜中必然含鹽量過高,不僅影響口味,對健康也有很大危害。
從健康角度來說,加入0.5%的苯甲酸鈉或山梨酸鉀(腌制食品中常用到的兩種防腐劑),把鹽含量從12%以上降低到5%以下,實在是一件合算的事情——因為山梨酸鉀比鹽的毒性還要低,而苯甲酸鈉比鹽的毒性也高不了多少,而它們的用量卻比鹽小得多。所以,只要所用的防腐劑沒有超過國家標準,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答疑五:需要控鹽的人,絕對不能吃腌菜嗎?
需要控鹽的人,如高血壓患者、腎病患者等,需要控制的是三餐當中鈉的總量,而不是某一種食物。如果不吃腌菜,但炒菜加入大量鹽,也一樣是不利控鹽的。如果炒菜時用腌菜碎來替代鹽,既增添了風味,又增加一些礦物質(zhì)和膳食纖維的攝入,并不至于危害健康。比如說,原來炒豆角放鹽,現(xiàn)在就用雪里蕻小菜和豆角一起炒,把鹽和味精省去,味道很不錯。
關(guān)鍵是不要在吃富含鹽的菜肴之外,再吃腌菜。建議不愿舍棄腌菜的中老年朋友定個紀律,如果吃腌菜,首先要選擇鈉量較低的品種,再嚴格限量,同時有一個菜肴不放鹽。比如說,黃瓜不加鹽直接吃原味,蒸豆角、蒸茄子用不加鹽的芝麻醬、蒜醋汁拌一下等,以保證一日中鹽攝入總量不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