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日本早稻田大學所藏《蠻苗圖說》評介

      2016-10-20 00:59:09棟,張
      關鍵詞:宋家抄本圖說

      李 國 棟,張 寶 元

      日本早稻田大學所藏《蠻苗圖說》評介

      李 國 棟,張 寶 元

      《百苗圖》的傳世各抄本,傳抄時間延續(xù)了一個半世紀。若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加以排比,則可以發(fā)現(xiàn)貴州各世居民族其歷史文化演變的基本軌跡,因而史料價值不容低估。但如何鑒別其真?zhèn)渭捌鋫鞒臅r間和地點,自然也就成了重要的研究課題。目前,國內已公開出版的抄本多達十余種,此前已做過初步研究。近年來,又通過互聯(lián)網獲知日本早稻田大學所藏《蠻苗圖說》也屬于《百苗圖》抄本之一。若將該抄本與國內出版的各抄本相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該抄本大致傳承于貴州博物館所藏甲種本,即學界所稱的“博甲本”。該抄本繪圖精美,文字的抄錄錯誤甚少,抄本中還保留有收藏印章,表明該抄本于昭和二十年,即1945年被早稻田大學收藏。該抄本的成書和傳播牽涉到中日兩國之間的眾多文人學士,因而能夠較為完整地表明中日兩國文人學者對貴州各世居民族的認識水平,其資料價值較為珍貴。

      蠻苗圖說;早稻田大學;世居民族

      作者李國棟,男,漢族,北京人,博士,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特聘教授(湖南 吉首 416000);張寶元,女,苗族,湖南古丈人,碩士研究生(湖南 吉首 416000)。

      一、《蠻苗圖說》的收藏現(xiàn)狀

      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珍藏有《蠻苗圖說》一書。這是一本圖文并茂的圖志文獻,反映的內容是貴州各世居民族的歷史文化。若將《蠻苗圖說》與國內所藏并公開出版的《百苗圖》各抄本相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該抄本乃是《百苗圖》傳世抄本之一,僅書名不同而已。以下為了方便行文,將該抄本簡稱為“早大本”?!霸绱蟊尽钡姆饷姹A粲惺詹赜∫环剑詹鼐幪枮殡p行書寫“二 16 2436”?!霸绱蟊尽钡膬确庥锌瑫L方形標簽一方,文字雙行楷書共14字,即“早 大 文學 部,昭和二十年七月九日”,內封還有收藏編號“2436”。這足以證明,該藏本遲至1945年7月才正式被早稻田大學收藏。

      “早大本”的開本大致為:高32cm,寬45cm。這一開本與國內所藏其他《百苗圖》抄本中的“劉甲本”、“劉乙本”相近。右圖左文,開本大氣凝重,裝幀精美。全書共計80個條目及附圖,與正本的《百苗圖》抄本相比較,僅遺失了“紫薑苗”和“六洞夷人”兩個條目,而且條目的編排順序也與標準的《百苗圖》抄本相吻合,可以認定書名雖然不同,但卻是傳承明晰的《百苗圖》抄本之一?!霸绱蟊尽眰鞒屑笆詹氐倪^程線索分明,因而具有較高的資料價值?,F(xiàn)將該書的現(xiàn)存條目與《百苗圖》其他傳世抄本對比列表如下:

      百苗圖(《百苗圖抄本匯編》)《苗蠻圖說》(日本早稻田大學藏本)《蠻苗圖冊頁》(美國國會收藏本)法蘭西藏本I.H.E.C.,Paris.博甲本《黔苗圖說》劉甲本《七十二苗全圖》倮儸黑猓羅苗猓玀羅鬼女官女官女官女官羅鬼女官白倮儸白猓羅白猓羅宋家苗宋家苗宋家苗宋家苗蔡家苗蔡家苗卡尤仲家卡尤仲家卡尤仲家卡尤仲家補籠仲家普瀧狆家補籠仲家補籠仲家青仲家青狆家青狆家青狆家曾竹龍家曾竹龍家曾竹龍家曾竹龍家狗耳龍家狗耳龍家狗耳龍家馬蹬龍家馬蹬龍家馬蹬龍家馬蹬龍家大頭龍家大頭龍家大頭龍家大頭龍家花苗花苗花苗花苗紅苗紅苗紅苗紅苗白苗白苗白苗白苗青苗青苗青苗青苗黑苗黑苗黑苗黑苗剪發(fā)仡佬剪發(fā)犵狫剪發(fā)仡佬剪發(fā)仡佬東苗東苗東苗東苗西苗西苗西苗西苗夭苗夭苗夭苗儂苗儂苗儂苗儂苗打牙仡佬打牙犵狫打牙仡佬打牙仡佬豬屎仡佬豬屎犵狫豬屎仡佬豬屎仡佬紅仡佬紅犵狫紅犵狫紅犵狫花仡佬花犵狫花犵狫花犵狫水仡佬水犵狫水犵狫水犵狫鍋圈仡佬鍋圈犵狫鍋圈犵狫鍋圈犵狫土人土人土人土人披袍仡佬披袍犵狫披袍犵狫木佬狇狫苗狇狫狇狫仡僮犵獞苗犵獞犵獞蠻人蠻人蠻人蠻人僰人僰人僰人僰人峒人峒人峒人峒人謠人猺人猺人猺人楊保苗楊保苗楊保苗楊保苗佯僙苗佯僙苗佯僙苗佯僙苗九股苗九股苗九股苗九股苗八番苗八番苗八番苗八番苗紫薑苗紫薑苗紫薑苗谷藺苗谷藺苗谷蘭苗谷藺苗谷藺苗谷藺苗陽洞羅漢苗陽洞羅漢苗陽洞羅漢苗陽洞羅漢苗陽洞羅漢苗克孟牯羊苗克孟牯羊苗克孟牯羊苗克孟牯羊苗克孟牯羊苗克孟牯羊苗洞苗狪家苗洞苗洞苗洞苗洞苗

      從上表可知,“早大本”保存較為完好,展開系統(tǒng)研究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傳抄和保管過程中的殘損及訛誤很容易加以識別,且成書時間又確鑿可靠,因而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以下僅就“宋家苗”、“補籠仲家”、“花苗”、“谷藺苗”、“峒人”條目所載文字和附圖略加舉例討論。

      二、條目文字的對比研究

      “早大本”現(xiàn)存的80個條目中,文字說明大體承襲了《百苗圖》諸抄本的內容,不過也做了一定的改動。改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便于日本學人閱讀。

      (一)宋家苗條

      “早大本”、“博甲本”、“劉甲本”所述內容,并無實質性差異。但“早大本”在言及“宋家苗”的分布區(qū)域時,寫著“‘宋家苗’在貴州貴陽、安順二府”,*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收藏《蠻苗圖說·宋家苗》。在‘貴陽’二字前增添了“貴州”二字。貴州乃省名,中國學人凡閱讀《百苗圖》者,無人不知。但對日本讀者而言,卻不具備這樣的地理知識背景。“早大本”既然是為日本讀者而編,確實有必要增補“貴州”這一省名,以利于日本讀者的理解。

      再如,在言及婦女的頭飾時,“早大本”寫著“婦人都笄而短襟”,*同。與其他各本比較,增添了一個“都”字。按照古漢語的語法慣例,增添“都”字完全沒有必要。但對日本讀者而言,光憑古漢語的文本記載,不可能領悟到這是一種帶普遍性、標識性的頭飾,因而增添這個“都”字,也是為便于日本讀者準確理解。

      當言及“宋家苗”婚姻禮儀時,“早大本”做了如下表述:“女家率親戚以箠楚擊之”,*同。與其他抄本比較,“箠楚”二字前增補了一個“以”字,“箠楚”二字后又增補了“擊之”二字。按照古漢語的語法,“箠楚”本身就是標準化的謂語,“早大本”所增添的三個字,完全沒有必要。但考慮到日本讀者對古漢語并不熟悉,閱讀時很容易誤解,增加這三個字才能幫助日本讀者領悟到是以象征性毒打的方式去對待迎親的隊伍,并注意到這僅是一種儀式性的婚禮環(huán)節(jié)。

      (二)補籠仲家條

      “早大本”在言及“補籠仲家”珍愛銅鼓時,做了如下表述:“歲時,擊銅鼓以為歡”。*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收藏《蠻苗圖說·補籠仲家》。與其他各本比較,增補了一個“以”字,這也是為了方便日本讀者理解所為,但對古漢語而言,完全無此必要。在言及“補籠仲家”的葬式時,“早大本”做了如下表述:“葬者必以傘照墓”。*同。與其他各本比較,將“蓋”字改寫成了“照”字。值得注意的是,若按照古今漢語的用詞習慣,這個字如果需要改動,理應改寫作“罩”字。“罩”與“照”雖為近音字,但在漢語中的含義截然不同。而日本人則習慣于用“照”字,這樣的用詞習慣差異才是“早大本”必須改動此字的緣由所在。當代讀者征引該抄本時,勿將這一改動曲解為技術性的錯誤,勿以為日本傳抄者寫了錯別字。

      四、五十年前,日本知名學者中尾佐助和佐佐木高明倡導所謂的“照葉林文化”研究。[1]他們研究的對象其實就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及植根在這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遠古民族文化,但在用詞慣例上寫作“照葉林”,而不寫作常綠闊葉林。表面上看,似乎有些故作神秘的意味,但從這兩個術語的內在聯(lián)系來看,卻十分接近,都是指森林將整個大地覆蓋起來,不會直接暴露在日照下面,其要傳達的含義,無非就是遮蓋、罩住的意思。從這個實例也就可以明顯地看出,在日本人看來,使用這個“照”字才符合該民族認識和理解的習慣?!霸绱蟊尽鄙鲜龈膭优c這樣的用詞差異其實是一脈相承的,但從漢語的角度來看,卻覺得有些奇怪。

      在言及“補籠仲家”心性時,“早大本”寫著“其性好勇”,*同。而其他諸本皆寫著“性剽悍”或“其性剽悍”?!霸绱蟊尽钡倪@一改動,也是為了照顧日本人用詞習慣,但改動后所傳達的含義與其他各本很不相同。其他各本的用詞具有明顯地貶義,而“早大本”的用詞則有明顯地褒義,這恐怕是由于日本民族崇尚勇武而作出的改動。

      (三)花苗條

      “早大本”在行文中刪去了有關“花苗”喪禮和葬式的所有內容。有關這一習俗,“劉甲本”的表述如下:“喪,則親戚攜酒肉以賻,環(huán)哭盡哀?!摺瘮y雞一只、飯一盂、酒一瓶往祭。延巫持咒,謂之‘放七’。祭畢,磔雞碎器,謂之‘鬼散’。葬不用棺,斂手足而瘞。卜地,擲雞子不破者,為吉”。*見劉雍先生收藏的《七十二苗全圖·花苗》。至于“早大本”刪除這一段內容,也有其特殊的用意。原因在于這一內容涉及到苗族的生死觀和靈魂觀。苗族是講人類死去,其靈魂要到另一個世界與祖宗團聚,如果達不到這樣的喪葬目的,死者的靈魂就會成為孤魂野鬼,會對活著的人構成騷擾。所以整個喪葬禮儀的目的就是要確保死者的靈魂遠去而不返回,去到他該去的地方,不允許其返回活人的世界。[2]這一靈魂觀和生死觀與日本民族的信仰構成明顯地沖突。日本讀者也無細究這一精神生活的興趣,刪去以后,更利于本書在日本讀者中流傳。

      (四)谷藺苗條

      “早大本”在言及“谷藺布”的市場聲譽時,與其他各本比較,故意刪去了“每入市,人爭購之”*見貴州省博物館《黔苗圖說·谷藺苗》。一節(jié)。初看起來,似乎是因抄錄時的筆誤所使然,對原文的表達并無大礙。但若考慮到日本民族學家自鳥居龍藏以下,都致力于強調我國各少數(shù)民族都是在封閉狀況下自力延續(xù)和發(fā)展,有意回避各少數(shù)民族與周邊民族,特別是與中央王朝的密切關系。[3]那么這一刪減顯然是延續(xù)這一研究思路而來,意在淡化谷藺布的商業(yè)價值,從而起到淡化谷藺苗與周邊各民族密切關系的用意。這顯然不是筆誤,而是針對日本人思維習慣有意而為之。

      (五)峒人條

      “早大本”在言及峒人的分布區(qū)域時,寫著“峒人多在黔省下游”,*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收藏《蠻苗圖說·峒人》。與其他各本比較,增補了“黔省”二字。“黔省”二字意在提示日本讀者關注總體的地理區(qū)位,其用意與上述宋家苗中增補“貴州”二字意圖相同。以下若遇相似情況,恕不贅述。

      “早大本”在敘事中增補了如下一段內容:“在石阡朗溪司者,頗類漢人。在洪州者,性稍貪,好于遺物?!?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收藏《蠻苗圖說·峒人》。增補的意圖是希望日本讀者對侗族分布的總體情況獲得一個完整的理解。增補的內容事出有因,而且各有所本,本不為過。但若考慮到該書下文還有“洪州苗”專條,而此處所增洪州的內容,理當移自該條為好。這顯然是因為該本的編修者對侗族文化了解欠深,對條目設置照顧不周而造成的贅筆。

      (六)水家苗條

      “早大本”在言及水家苗分布時,做了如下表述:“自雍正十年,由廣西撥轄于黔之都勻府”。*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收藏《蠻苗圖說·水家苗》。這與其他各本比較,將“粵西”改寫為“廣西”。“粵西”乃廣西的古代別稱,與民國年間的正式稱謂有別,改寫成廣西更有利于日本讀者的理解。

      另外,對水家苗紡織技藝的表述,“早大本”行文如下:“女人紡織,故有水家布之名”。*同?!安┘妆尽痹诩徔椂种坝幸弧吧啤弊郑渌鞅厩闆r相似。此處的“善”字不應脫漏,否則與下文的“故”字關聯(lián)就會脫節(jié),此處才是編修者的筆誤。

      有關水家苗婚姻的描述,“早大本”做了以下記載:“相歡者,遂成婚焉”。*同。與其他各本比較,在“相歡者”三字后有意刪去“負之去”三字,又將“遂婚媾”改寫成“遂成婚焉”。應當看到,其他各本的表述更接近于水族的婚俗實情,“早大本”的改動更加接近于日本對中國漢族婚俗的認識和理解。做出這樣改動的意圖,純屬為了照顧日本讀者的認識習慣。從學術研究的視角來看,這樣的改動確實欠妥。

      通過上述比較,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早大本”的文字表述大體遵循了《百苗圖》的傳統(tǒng),能夠較好地傳達其基本內容。而所作出的改動,除了個別筆誤外,絕大部分都是有意而為之。改動的目的都是為了方便日本讀者的閱讀和理解,也更容易與日本的學術傳統(tǒng)接軌。有鑒于此,對待“早大本”的文字改動,應當報以更大的關注,因為這正是它的學術價值所在。它有助于我們認識二十世紀中日學術交流的實情,特別是某些細節(jié)。這些內容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

      三、條目繪畫的對比研究

      “早大本”接近于全本,全書共80副畫及附文,但本文篇幅有限,在此僅選取宋家苗、補籠仲家、花苗、谷藺苗、峒人、水家苗6幅繪畫,對其內容進行分析。

      (一)宋家苗條

      圖1 “早大本”之宋家苗條圖

      該圖共繪有6個人物,從右向左行進。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名男子,挑著沉重的禮品擔子。其后是一名男子背負一個年輕身著盛裝的女子。再其后緊跟一名年長的婦女,為盛裝女子撐傘。后方緊跟兩位女性,一老一少,手持竹鞭,作追打狀。該繪圖顯然是根據文字說明中的“男家遣人往迎,女家率親戚以箠椘擊之”*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收藏《蠻苗圖說·宋家苗》。立意作畫。走在最前面的男子顯然是一名腳夫,任務是搬運禮品。背負少女的男子按照宋家苗的習俗,應當是年輕女子的兄弟或者堂兄弟,所背負的女子則是迎娶到的新娘。撐傘的年長婦女顯然是受男方家族派遣,前來迎娶新娘的代表。而尾隨的兩名女性,則是新娘的近親,姊妹或者母親、嬸嬸。她們是按照宋家苗的習俗,意在象征性的懲處男方派遣來的迎親人。

      與《百苗圖》其他版本比較,“早大本”的繪圖看上去更為精美、工整,但畫面呈現(xiàn)的內容顯然不是簡單的臨摹。雖與其他各本立意相近,但繪畫的視角和呈現(xiàn)的人物的靈動程度都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劉甲本”所繪內容為《迎娶出門圖》,繪圖的視角與“早大本”相反,迎親隊伍是從左向右行進。新娘無人背負,腳夫身背竹箱。相比之下,反映的婚禮情景比“早大本”和“博甲本”簡樸。

      “博甲本”所繪內容為《背婦迎娶圖》,繪圖的視角與“早大本”相同,走在最前面的男子不是身挑擔子,而是背負竹箱。但反應的內容也是取材于文字說明中的迎親場景中的象征性打鬧情景。

      “劉乙本”所繪內容為《娶婦在途候報圖》,所繪立意與上述三本基本相同,但所繪內容則是迎娶到新娘后,返回男家的途中的行進情景。挑禮物的隨從挑擔子,但其位置是跟在迎親隊伍的背后,與回家行進的情景極為吻合。不難看出,“早大本”是在上述三圖的基礎上,做了藝術性的改動,圖中人物的表情比上述三本更為生動。

      若將“早大本”以外的同條繪畫內容相比較,“臺甲本”《奪親迎娶圖》的繪畫過于茍簡,圖中僅4個人物。繪畫技法粗陋,但繪畫的立意卻與“早大本”一致。

      “臺乙本”所繪內容為《新婦奉姑圖》,與“早大本”所繪內容完全不同。該本是依據文字說明中的“旦,即進盥于姑,以供婦職”*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收藏《蠻苗圖說·宋家苗》。立意作畫。畫中顯示新媳婦侍奉婆婆的情景,屋外還畫有4個人在竊竊私語或駐足觀看,以此顯示對新媳婦克盡婦職的贊賞之意。

      綜上所述,除“臺乙本”外,各本所繪內容完全相同,都是描繪宋家苗特殊的婚禮情景,因而他們是一脈相承的繪畫,而“早大本”是在綜合上述各本長處后精心改畫的。“臺乙本”所繪內容則是另外一個系統(tǒng),不屬于《百苗圖》各抄本的繪畫脈絡。其出處應當另作探討。

      (二)補籠仲家條

      圖2 “早大本”之補籠仲家條

      “早大本”所繪內容為《鼓樂演奏圖》。畫中共有6人,整圖取材于文字說明中的“歲時擊銅鼓以為歡”*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收藏《蠻苗圖說·補籠仲家》。立意作畫??墒怯捎阢~鼓極為珍貴和難得,普通家族村社不一定擁有銅鼓,因而畫中沒有畫“銅鼓”,而是改畫為“木鼓”,這顯然是出于普及的需要而做出的改動。

      與《百苗圖》其他各版本比較,“劉甲本”繪畫為《樂隊演奏圖》。所繪視角與“早大本”稍有差異,但構圖較為簡單,僅畫了4個人物。一人吹長號,一人敲鑼,一人擊銅鼓,右側一位女子駐足指導。值得注意的是,畫中較為精準地描繪了銅鼓的形制,與文字說明更為吻合。

      “博甲本”所繪為《樂隊演奏圖》,所繪內容與“早大本”一致。可見“早大本”與這兩個抄本具有十分明晰的傳承關系。

      “劉乙本”所繪為《樂隊演奏圖》,畫中有7人,一人吹長號,一人吹嗩吶,一人敲鑼,一人身挑長腰鼓,另一人站立擊鼓,一人敲鈸,右側一老者持手杖,駐足指導演奏。值得注意的是,圖中所繪的長腰鼓按照相關典籍記載,乃是補籠仲家特有的傳統(tǒng)樂器,[4]其形制與傣族的象腳鼓相通。據此可見,“劉乙本”的繪圖者顯然另有所本,值得另作探討。

      “臺甲本”繪畫為《樂隊演奏圖》,但所繪內容粗陋茍簡,僅畫了3人,一人吹長號,一人擊鑼,一人擊鼓,但敲擊的不是銅鼓,而是中型木鼓。由此可見,“早大本”顯然不是傳承于“臺甲本”。

      綜上所述,“早大本”的繪畫在立意上與“博甲本”、“劉甲本”、“劉乙本”相同,所反映的內容具有明顯地傳承關系。但繪畫比較工整,涉及的人物眾多,顯然是綜合各本后改畫的。最大的改動是將銅鼓或者長腰鼓改畫為普通木鼓。這顯然比較貼近普通村寨的實情,畫出了非常晚近的補籠仲家年節(jié)實景。

      (三)花苗條

      圖3 “早大本”之花苗條

      “早大本”所繪內容為《跳月?lián)衽紙D》,圖中畫有兩男兩女,右側男子正在吹奏蘆笙,緊跟在后的青年女子左手搖響銅鈴,右手拿著一個精心繡制的荷包,作欲饋贈男友狀。左側一男一女在林中促膝談心,顯然是互贈禮物后停止歌舞的小憩情景。整圖取材于文字說明中的“未婚男子吹笙,女子振響鈴,歌舞戲謔以終日”*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收藏《蠻苗圖說·花苗》。。然而畫面更能反映跳月?lián)衽贾械膫€人之間的差異,也反映出參與者在不同時空場域下的多樣化情景。

      與《百苗圖》其他各本比較,“劉甲本”所繪內容為《孟春跳月圖》。圖中兩男兩女,男子吹奏蘆笙,女子手振響鈴,翩翩起舞,整個構圖反映的是同一時空場域內的歌舞情景。

      “博甲本”與“劉甲本”所繪相同,都是《孟春跳月圖》,但對背景的描繪更為工整,人物刻畫也更為生動,顯然出自文人工筆畫。

      “臺甲本”所繪內容與上述兩本相同,但繪圖粗略,構圖茍簡,顯然是草率成稿的抄臨本,抄臨目的是獲取利益,并非為收藏而作。

      “劉乙本”所繪內容為《交流蠶藝圖》。該本與其他各本繪圖不存在傳承關系,它反映的是清末倡導“洋務運動”時花苗社會所出現(xiàn)的新景象。

      綜合比較結果表明,“早大本”與“博甲本”、“劉甲本”、“臺甲本”所繪內容具有傳承關系,但所反映的內容比上述各本更為豐富,涉及到交換信物,促膝深談等不同時空場域的跳月?lián)衽純热?。這足以表明,“早大本”是在上述各本繪畫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的產物,表明繪畫作者對花苗的跳月習俗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繪成時間理當更為晚近。但“劉乙本”的繪畫則是例外。

      (四)谷藺苗條

      圖4 “早大本”之谷藺苗條

      “早大本”所繪內容為《結伴送親圖》,圖中共有5人,一名男子挑著嫁妝,其后緊跟四個女性,一位中年女性往遠處眺望,其后一位盛裝的青年女子,欲行卻止,她應當是整個場面的主角,是前去成婚的新娘。另一女子為新娘撐傘遮蔭,最后是一位老年婦女跟在其后,整個繪圖表達的是送親場景。圖中所繪的所有內容與谷藺苗的文字記載完全沒有關系,卻與“早大本”丟失的“六洞夷人”條的文字記載相吻合,是“六洞夷人”的送親場景,可以稱之為“結伴送親圖”。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錯位情況,肯定是裝幀時所出現(xiàn)的技術錯誤所使然。這就值得深究了,至少可以表明“早大本”的購買者、收藏者和早稻田大學有關研究部門,至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嚴重的訛誤,因而才導致至今沒有作出必要的技術處置。對這樣的訛誤,中國讀者需要引起高度注意,萬萬不可以訛傳訛。為了證實這一技術性的錯誤,以下選取《百苗圖》其他各本的繪圖,附錄于下。

      與百苗圖其他各本比較,“博甲本”所繪內容為《上門販布圖》,主要描繪上門收購谷藺布的情景。圖中共有兩名女子和一名男子,一名女子端坐紡紗,左側畫著一個竹筐,內裝紗團,另一名女子站立門口。該男子手持利刃、肩負弩機,左手抱有布匹,作上門收購布匹狀。整圖取材于文字說明中的“男耕女織,其布精細,諺云:欲作汗衫褲,須得谷藺布”*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收藏《蠻苗圖說·谷藺苗》。。

      圖5 “博甲本”之谷藺苗

      “劉甲本”所繪人物相同,只不過整個場景是在屋外?!皠⒁冶尽彼L內容則是在室內增添了一位女性?!芭_甲本”則是在農家院落內?!胺ㄌm西藏本”所繪內容是《上門販布圖》,相較“劉甲本”、“博甲本”而言,多畫了兩名婦女靠窗觀看,且販布人的頭上插著一根羽毛做裝飾。該本的傳承取準于“博甲本”和“劉甲本”??傊栋倜鐖D》其他各抄本所繪內容具有明晰的傳承關系,而“早大本”在裝幀時卻犯了重大的技術錯誤,將“六洞夷人”的附圖錯置于“谷藺苗條”。

      (五)峒人條

      圖6 “早大本”之峒人條

      “早大本”所繪內容為《入山采藥圖》,圖中畫有4名男子身背竹簍,手持手杖或環(huán)首刀。整圖取材于徭人條文字說明中的“耕作之余,入山采藥,沿寨行醫(yī)”*見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收藏《蠻苗圖說·徭人》。。

      與《百苗圖》其他各本比較,“劉甲本”所繪內容為《茅花御寒圖》,是根據文字說明中“冬則采茅花御寒”*見《七十二苗全圖﹒峒人》。的記載立意作畫。圖中寒雪覆蓋,共有3人,兩女一男,身穿厚厚的冬衣,兩名女子頭戴斗笠,三人背著茅花回家。

      “博甲本”所繪內容是《茅花御寒圖》。圖中繪有光禿禿的樹干,共有3人,皆為男子,其中二人頭戴斗笠,身背茅花。雖與“劉甲本”相似,但繪圖更精致,更富有感染力。若與“博甲本”附圖比較,讀者不難發(fā)現(xiàn)此處的附圖也與上條一樣,都是裝幀時發(fā)生的技術失誤,在征引利用時,絕不能以訛傳訛。

      復查“早大本”徭人條的繪圖,有幸發(fā)現(xiàn)所繪內容恰好是峒人條的附圖,也是《茅花御寒圖》,并且與《百苗圖》其他抄本保持著明顯的傳承關系。這更足以證明,上述錯誤確實出在裝幀時的技術失誤,因此,在對待“早大本”時需要做一個過細的清理工作,將該本所犯的裝幀失誤逐一匡正,才能根絕以訛傳訛的弊端。

      四、有關“早大本”的傳承源流

      1895年以后,日本的文人學士隨同商人頻繁進入中國內地,并出現(xiàn)了搜集中國文物,學習漢文典籍的高潮。[5]“早大本”得以傳入日本,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實現(xiàn)的?!栋倜鐖D》各抄本的傳承關系,此前學界已有定論。清嘉慶中期,陳浩編成《八十二種苗圖并說》。其后,被收藏于貴州省政府,供作施政參考,而前來任職的地方官員都有可能接觸過該書的原本。鑒于該書的收藏價值和應用價值極高,因而在無法公開出版的情況下便萌生了私人傳抄的沖動。但由于傳抄的難度極大,因而實現(xiàn)傳抄的幾率并不高。清乾嘉學派的代表人物姚鼐家族,在傳抄工作中做了重大貢獻。目前傳世的“博甲本”,封面內留有桐城姚氏印章可資佐證,該畫本出自清代名流張廷玨之手。該本除了畫工精細,技藝高超外,對文字作了重大修改,使之趨于典雅簡潔。應當看到當時的傳抄主旨是為了避免失傳,因而除了姚氏珍藏的“博甲本”外,肯定還有副本和節(jié)選本在桐城學派的后繼者中傳播,傳世的“劉甲本”、“劉乙本”,“法蘭西本”均因此而得以陸續(xù)成書傳播。因此,各抄本的所繪內容與文字,其實大同小異。但對于這樣的細微差異,若按時間序列排比則可以深化對貴州世居民族歷史文化變遷的理解,因而史料價值極大。

      日本文人學士涌入中國后,大多聚居在江南發(fā)達地區(qū),他們接觸桐城學派后繼者的機會極大,以至于他們有機會接觸到《百苗圖》各抄本中的各種副本和節(jié)本,甚至有可能接觸過極為珍貴的姚氏藏本,也就是今日所稱的“博甲本”。出于收購文物和獲取資料的需要,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傳抄該書,而“早大本”正因此得以傳至日本。

      清末民初之際,吳昌碩創(chuàng)建了西泠印舍,專門從事書法藝術品的收藏、研究和推廣。[6]西泠印舍活動期間,很多日本文人也參與其中。其中河井仙郎,田中慶太郎,長尾羽山等人,有的是吳昌碩的弟子,有的是吳昌碩的朋友。他們在華期間,除了學習篆刻書畫外,還大量收購書畫文物,用高價轉賣到日本。最活躍的時間是20世紀20~30年代,不過,“早大本”顯然不是經過他們轉賣到日本的。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中國學者是李叔同,他是中國現(xiàn)代繪畫和音樂的開創(chuàng)人。李叔同不僅留學日本,而且也是西泠印社成員之一,因而與日本文人交往甚密。[7]日本文人能夠接觸到百苗圖抄本與他的引薦介紹有直接的關系?,F(xiàn)存“早大本”留有西泠印社“映冰壺”的篆刻印章,這應當是李叔同在出家當和尚前不久所使用過的藝術印章,更是“早大本”經過李叔同審閱的明證。李叔同晚年出家當了和尚,法名“弘一法師”。但由于他的學術造詣影響很大,日本文人與他的聯(lián)系一直沒有中斷過。至于他是在什么時候接觸到這個畫本,該畫本又是以什么樣的方式流入日本,目前難以確考。盡管如此,“早大本”對文字和繪畫的保存完備程度超過目前所見的各大抄本,因而彌足珍貴。

      五、結論與討論

      誠如上文分析,“早大本”與《百苗圖》其他抄本相比價值較高,其中如下三個方面最值得注意。首先,該抄本可以稱得上是中日文人相互交流的產物,其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很高,中國學人應當給予認可,并展開深入研究。其次,這個抄本保留下的圖文比其他抄本多,對其他抄本殘缺的內容,這個抄本可以起到彌補作用。另外,該抄本所殘缺的部分也可以通過其他抄本得以彌補。最后,這個抄本最為晚出,其文字和構圖上的細微差異,可以反映20世紀早期和中期學人對貴州世居民族認識和理解的新內容,對研究貴州世居民族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當然,該抄本也存在傳抄上的失誤,裝幀時犯的技術失誤更大,會構成以訛傳訛的負作用。這應當是我們使用這一資料時需要慎重對待的。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所述內容不過冰山一角,目的僅止于喚起國內學人關注,深化這一領域的研究,并借此求正于海內賢達。

      [1]李國棟.對稻作文化前沿的研究[J].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2015,(1)

      [2]楊正文.苗族“靈魂”觀念淺析[J].貴州民族研究,1990,(2)

      [3]張正軍.二十世紀日本學者對云南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的研究[J].云南社會科學,2005.

      [4]伍國棟.長鼓研究——兼論細腰鼓之起源[J].中國音樂學,1987,(4).

      [5]吳廷璆.日本史[M]. 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

      [6]萬新華.吳昌碩研究之回顧與省思[J].藝術探索,2005,(4).

      [7]高婙.從《音樂小雜志》看明治日本對李叔同的影響[J].文藝研究,2009,(6).

      責任編輯:楊正萬

      On“IllustrationsofMiaoSavages”CollectedinJapan’sWasedaUniversity

      LI Guodong,ZHANG Baoyuan

      “Illustrations of Miao People” has been copied in the folk for a century and a half. Hence, the copies available are of various eras with the contents varying from copy to copy somehow. Nevertheless, studied in time order, they can still show the traces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Guizhou’s aboriginal people and possess some valuable historic value.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genuineness of these copies and the times and places of copying. According to the Internet, we notice that a copy of “Illustrations of Miao Savages” collected in Japan’s Waseda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copies of “Illustrations of Miao People”. With a comparison, we find that it is an inheritance of the copy collected in Guizhou Museum, commonly called by scholars as “Bojia Copy”. The Japanese copy has beautiful illustrations and few linguistic mistakes. Also, there is a seal stamped on it, meaning it was copied in the 20th year of Showa and collected by Waseda University in 1949. Recentl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opy involved many scholars from China and Japan. Thus, this copy can reflect the understanding of Guizhou by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in a valuable way.

      Illustrations of Miao Savages; Waseda University; aboriginal people

      G1

      A

      1003-6644(2016)03-0015-15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世界苗學通史”[批準號:15ZDB113];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海外苗族英法語文獻資料搜集、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14AZD071]。

      猜你喜歡
      宋家抄本圖說
      山西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
      Important edge identification in complex networks based on local and global features
      岢嵐縣宋家溝 幸福生活接力跑
      Analysis of the decrease of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concentration in GaN-based HEMT caused by proton irradiation?
      圖說
      南風窗(2016年25期)2016-12-05 20:44:23
      圖說反腐
      方圓(2016年18期)2016-10-11 20:56:49
      圖說
      南風窗(2016年18期)2016-09-02 19:04:56
      圖說
      南風窗(2016年9期)2016-05-27 20:50:42
      關于乾隆朝內府抄本《理藩院則例》
      《麼經布洛陀影印譯注》所收錄抄本年代上限考
      舞钢市| 漠河县| 剑川县| 吴旗县| 根河市| 乌拉特中旗| 涟源市| 乌鲁木齐县| 绥化市| 彩票| 平陆县| 区。| 招远市| 磐石市| 行唐县| 杭锦旗| 全州县| 汉川市| 栖霞市| 泸定县| 安乡县| 安丘市| 迁西县| 咸宁市| 丰城市| 北安市| 舞钢市| 舒城县| 新安县| 资溪县| 新河县| 炎陵县| 龙州县| 手机| 奇台县| 武安市| 德阳市| 贵定县| 合山市| 绍兴县|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