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增
貪官收禮受賄時的“不客氣”,總以“客氣”為前奏。他們一開始接受不義之財時,心里覺得不應(yīng)該“收”,當(dāng)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翼翼、半推半就地“收”過之后,就慢慢地膽大起來。受賄時心里想要,嘴上還要“客氣”一番,以表明“不是我要收的,而是你硬要送給我的”,手卻伸過來接住了賄品。再后來,面對送禮人、行賄人以及利益輸送者,“不客氣”地“收下”,還有人變得迫不及待,等不及了就要張口索要。
海南東方市原市長譚燈耀,因幫助商人陳紹興解決土地遺留問題,陳紹興在海口市萬綠園停車場給譚燈耀一個裝有五萬元的錢袋,譚燈耀“客氣”地說:“只這一次,下不為例!”就伸手接住了。后來他貪欲難耐,向下屬索要禮金,收錢時也沒有了假意推辭。有一次,譚燈耀給東方市交通局局長吳某打手機(jī),說:“吳局長啊,春節(jié)快到了,我也得給有關(guān)領(lǐng)導(dǎo)拜年,你看能否給準(zhǔn)備十五萬元錢?”“沒問題!我一定效力!”幾天后,吳局長趕到海口,將十五萬元送給了譚燈耀。
但是,譚燈耀卻心中不悅,因?yàn)檫@不是吳局長主動送的。聰明的吳局長猜中譚燈耀的心思,連忙心里一陣自責(zé),責(zé)備自己“太不了解市長的秉性了”。是年下半年,吳局長得到譚市長準(zhǔn)備出國考察學(xué)習(xí)的消息,便很快兌換好五千元美金,主動出擊了,給了譚燈耀一個意外的驚喜。譚燈耀接過美金說:“吳局長算得上是有心人,變聰明了?!?/p>
譚燈耀在賄賂面前,先“客氣”再“不客氣”的過程,表明了這部分貪官受賄時的心態(tài)變化,也是他們的“貪腐修煉”層級的“升格”。
貪官受賄一旦到達(dá)“不客氣”的站點(diǎn),就徹底地“化蛹為蝶”了,蛻變?yōu)辄h的事業(yè)的敗家子,國家利益的“婁阿鼠”,人民群眾的公敵?!安豢蜌狻逼鋵?shí)就是俗話說的“不要臉”。
●作者自薦
插圖 / 并非救濟(jì)戶 / 王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