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 賀正芳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形成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合作學習,使他們學會尊重別人,具有團結、合作、協(xié)調的精神,能與他人共同學習、工作和生活,這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注重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信息交流,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的形式。
一、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能
1.傾聽
只有認真聽別人發(fā)言,他人才會認真聽你的講述,這是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的基礎,彼此互相傾聽,會使發(fā)言者提高自信心,感覺受到尊重,進而產(chǎn)生合作的凝聚力。
2.質疑
接受應該是批判地接受,對于不懂的地方,應及時提出并要求進一步闡述。
3.堅持自我
不要順從多數(shù)人或“強權”的觀點,要學會堅持自己的觀點,只要你認為是對的,就應為此去充分地探究、論證,讓人信服。
4.互相幫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不應因差異而阻礙合作,合作是共同面臨一個問題時的集體協(xié)作,它時刻離不開互相幫助。
5.加強整體意識
合作中要顧全整體,要學會自覺維持秩序,要個人服從整體。提倡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并不是要求學生在合作中各自為政。
二、英語課前的合作學習
課前的新課預習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新課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選擇信息的能力和主動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還可以掃除課堂學習的知識障礙,避免聽課時處于被動地位。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增強聽課的針對性。
三、英語課堂中的合作學習
1.合作學習單詞
在一個班級里,至少有四五十人,若教師逐個去檢查每個人的單詞掌握情況,則時間不允許。如果采用齊步走——跟讀、各讀、試寫,只有少數(shù)人得到展示、很多人都在沉默、觀望。不妨使用合作學習法,四人為一組,實行組長輪換制。課前學生應進行充分的預習,在課堂小組活動中,從試讀開始,彼此糾錯,大家確認讀準后,再試著去寫,錯的要及時更正。完成好的一組可以把生詞展示到黑板上,由學生大膽地讀出,發(fā)現(xiàn)錯誤,全班糾正,最后由讀得準確的學生進行領讀,加深印象。采用這種方式,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去做,通過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由于加強了學生之間的監(jiān)督、互助,力爭使所有的人不掉隊,慢慢的他們在不斷地主動摸索中,就可以形成自學單詞的能力,這將會使他們終生受益。
2.合作完成對話
新教材中的對話許多都是由多人完成,那么教師就要放開手,由學生自己去設計完成,由輪流組長確定每個人的角色。在表演中,加入適當?shù)膭幼?,展示表現(xiàn)的情境,人多點子多,學生的興致極高,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往往勇于承擔難度大的任務,而學困生也得到了鍛煉。由于在分配小組時,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小組合作學習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使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了人人平等、合作競爭的學習氛圍,學習小組是每個學生的堅強后盾,大大消除了一些后進生的自卑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有些學生不僅在口語實踐課中表現(xiàn)很好,在平時的英語課上也逐漸養(yǎng)成了積極發(fā)言的習慣。
3.閱讀課中的合作學習
對于長篇課文的閱讀理解,教師出示一些問答題,先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彼此討論自己給出的答案依據(jù)。通過這種方式使語言得到交流,內(nèi)容得到深化,對于能力強的學生還可以試著復述,其他三人提示,使所學內(nèi)容得到深化。
4.疑難探析中的合作學習
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難點,如不理解的單詞、短語,不知道如何應用的句式,布置如何表達的內(nèi)容,針對這種情況,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先小合,再大合。每個人都提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然后通過合作加以解決。
四、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1.從滿足個人意愿的角度出發(fā)
優(yōu)生往往喜歡形成一組,而學困生往往被拋在一邊,學優(yōu)生在小組中處于主宰地位,承擔了主要的職責,學困生則處于從屬或次要地位。在合作學習時,學優(yōu)生往往具備合作交流的某些條件和要求,成為小組內(nèi)最活躍的一分子,他們的潛能得到了發(fā)揮,個性得到了張揚。而一些學困生因為基礎薄弱,參與性、主動性欠缺,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稍差,往往總是落后于優(yōu)等生,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fā)言、表現(xiàn)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變相剝奪了學習的權利。這時的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好,要使他們認識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同學之間應互相幫助,用當代通過合作獲得成功的例子去勉勵他們,主動幫助學困生,共同提高。
2.合作學習一定要注重實效
有的合作聽起來熱熱鬧鬧,可仔細一聽會發(fā)現(xiàn),有的在大聲地讀課文或句型來充數(shù),有的學生,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隨從,對小組內(nèi)的不同見解根本無法提出真正意義上的贊同或反對,也無法做到汲取正確的意見修正自我觀點。所以,在每次活動前,都要注意確定每個人的任務,“分工到人”。比如進行采訪,可分成組長、記者、記錄員、材料歸納員和報告員等,使學生人人有事可做。
參考文獻:
張紅梅.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江西教育,2007(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