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嘉蕙被譽為錢灃之后,云南昆明又一大書畫家,慈禧太后賞賜給親信大臣的畫作屏扇,雖然落有慈禧之名,但很大一部分出自她之手。
繆嘉蕙(1842-1918),女,字素筠,云南昆明人。其聰穎端淑,自幼研習(xí)書畫,擅長翎毛花卉,作品秀逸清雅,生動自然,“無閨閣柔媚弱氣”,又工書法,行、楷、隸諸體皆通,尤以小楷秀健,富于逸趣,被稱為錢灃之后,云南昆明又一大書畫家。
繆嘉蕙早年嫁同城陳氏,不久孀居家中,未再嫁。因家境貧寒,繆嘉蕙遂以賣畫為生。清光緒十七年(1891),慈禧太后好風(fēng)雅,下令尋訪海內(nèi)閨秀中精通書畫者??娂无ナ紫葢?yīng)征,經(jīng)地方官推薦,“資遣入京”,供奉福昌殿,成為慈禧御用畫家,得賜三品服色,“頗蒙優(yōu)眷”。
繆嘉蕙在宮中,繪制供奉作品,“絕精”,倍受推崇,人尊稱其“繆姑太”。慈禧又好雅名,大臣之家,多賜御筆花卉扇軸,其中太半出自繆嘉蕙之手。
繆畫名重一時,京都人士,多重金爭購,以至贗品迭出,甚至有以此致富者。繆嘉蕙書房有室聯(lián)曰:白萍風(fēng)細魚苗長;紅杏花深燕子低。其聯(lián)為隸書,厚拙謹嚴而纖細靈巧,以畫人聯(lián),可見畫家之長。
從昆明走進清末宮廷
慈禧50歲以后,迷戀上書畫,并樂于將她的書畫賞賜給親信大臣。寵臣們有時也會趁著她高興,大著膽子向她求賜書畫,慈禧也會盡可能地滿足他們。其實“日理萬機”,又很愛娛樂、享受的慈禧,哪有時間經(jīng)常作書畫,她賞賜給親信的翎毛花卉畫、卷軸、冊、扇、屏障等,雖然落有慈禧之名,但有很大一部分出自宮廷女畫師繆嘉蕙之手。
繆嘉蕙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家住錢局街??娂夷死ッ鞯氖来鷷恪?娂无プ杂茁敺f好學(xué),平日耳濡目染的都是琴棋詩畫,故童年的繆嘉蕙已經(jīng)是一個能書、善畫、會彈琴、工刺繡的非凡女孩了。她尤精小楷,字跡秀拔剛健、超凡脫俗;更擅丹青,所繪的花鳥蟲魚氣韻飛動、栩栩如生。
15歲時,繆嘉蕙嫁給了與繆家門當(dāng)戶對的陳家,其夫陳瑞儒雅斯文、博學(xué)多才。小兩口效孟光、梁鴻舉案齊眉,學(xué)李清照、趙明誠談書論畫,偶爾還到海心亭走走,觀賞荷花,品評楹聯(lián),日子過得瀟灑、愜意。
沒想到,他們婚后不久,陳家便災(zāi)難迭至。先是正當(dāng)英年的丈夫突然病故,接著又是公婆相繼去世。繆嘉蕙雖擅長書畫,但兒小家貧,實在難以謀生,只好去投靠在外為官的胞兄繆嘉玉。但官卑職小又操守清廉的繆嘉玉,哪里養(yǎng)得起繆嘉蕙母子??娂无ブ缓门ψ鳟嫞冑u后添補哥哥的家用。
由于繆嘉蕙的畫筆墨清爽、染色典雅、濃淡適宜、構(gòu)思奇巧、布局得法、疏密兼顧且形神畢肖,竟被愛好收藏書畫的大戶人家爭相購買,繆嘉蕙也就漸漸有了名氣。細魚苗長;紅杏花深燕子低。其聯(lián)為隸書,厚拙謹嚴而纖細靈巧,以畫人聯(lián),可見畫家之長。
清宮的“繆姑太”
再說慈禧自從迷戀上書畫后,為討她歡心向她求賜書畫的寵臣越來越多了,她也喜歡用賜畫來收買人心。另外,她更想有幾個名師指點,使自己的書畫技藝得到提高。于是她便在光緒十七年(1891年),下詔遍訪海內(nèi)的閨秀書畫高手??娂无ケ阍诘胤焦賳T的推薦下進京朝見慈禧(一說繆嘉蕙是由胞兄推薦的)。慈禧看了繆嘉蕙所作的書畫,又與她閑聊了一會兒后,便決定把繆嘉蕙留在身邊。
繆嘉慧對于慈禧太后來說,不是一位普通的畫師。這似乎在‘如意館(中國清代宮廷繪畫機構(gòu))成立的動議中,就已經(jīng)包含著“御前女侍從”的含意。據(jù)記載說“孝欽后萬幾之暇,輒畫扇及立軸以賜大臣,患不能給。乃覓代筆二人,一為歸安姚彥侍方伯之嫂,一為云南繆中書嘉玉之妹。二人皆孀居也”。
繆嘉蕙被慈禧選中后,先賞賜給五品服色,不久又晉升為三品。此時的繆嘉蕙,雖然月俸三十金并時有太后的恩賞,但因一要供兒子讀書,二要添補哥哥家用,三要應(yīng)酬,仍然不十分寬余。于是她又不時抽空作畫,托人出手。沒想到繆嘉蕙的畫一在京城問世,便被搶買一空,許多人竟出雙倍價求他人轉(zhuǎn)讓。有人甚至仿制贗品以牟取高利。
隨著繆嘉蕙的名聲在京城越來越大,慈禧太后對繆嘉蕙也越來越寵幸了。她將繆嘉蕙留侍左右,免除跪拜,命宮中之人稱繆為“先生”。不久,慈禧又從宮中撥出一套幽靜、清爽的房子給繆嘉蕙單獨居住,不準他人干擾。當(dāng)時繆嘉蕙可謂慈禧太后的大紅人了,人們都稱她為“繆姑太”。
作為宮廷畫師,尤其是慈禧太后的代筆者,繆嘉慧縱然能書會畫,但平日她也不能隨心所欲地發(fā)揮自己書寫繪畫的才能。
陳澄之在《慈禧和繆素筠》一文中曾經(jīng)作如下評述“慈禧曾因庚子之亂,避居長安北院一年有余。今日西安市上她的墨跡很多……西北各地我所見到的慈禧的書畫遺跡,十有八九是繆素筠女士的代筆。慈禧生前也能寫畫幾筆,所以每一幅繆供奉代筆的畫,都滲、摻、雜有太后的意見……而不克隨心所欲,……當(dāng)然拿不出好東西?!娝伢抻H署的花卉,不滲、摻、雜別人的意見,確實要比替太后代筆的名貴得多?!?/p>
慈禧向她學(xué)書畫
清末在昆明巡撫衙門(舊址在今昆八中內(nèi))對面開“合香樓”糕餅鋪的滿人胡善、胡增貴父子因得原云南巡撫舒興阿(在昆明離任后回京任京官)的提攜,“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為感謝恩人的提攜之恩,胡氏父子特意精心制作了一批糕餅進貢給慈禧和舒興阿。慈禧品嘗了糕餅后,頗為滿意,想起經(jīng)常代自己捉筆的繆嘉蕙是昆明人,一定愛吃家鄉(xiāng)的糕餅,便賜了一套“龍鳳喜餅”給繆嘉蕙。
舒興阿得知慈禧太后對合香樓的糕餅甚為滿意,便趁機請慈禧太后給合香樓題字。沒過幾天,慈禧便寫了“合香樓”三個大字賜給胡氏父子。胡氏父子大喜過望,請高手精工制成一塊紅底黑字的匾額,懸掛在店內(nèi)。合香樓有了慈禧太后的御匾撐門面,生意做得更是紅火了。也有人認為,合香樓的這塊匾額,真正的書寫者仍然不是慈禧,而是繆嘉蕙。
慈禧學(xué)習(xí)書畫倒也認真,她常常將繆姑太的花鳥畫置于枕邊案頭,用心揣摩,但她仍感技藝進展太慢。
有一天,她突然萌發(fā)了向繆嘉蕙當(dāng)面學(xué)畫的念頭,便帶著幾個隨從悄悄地來到繆嘉蕙作畫的地方??娂无フ诋嬍覍P闹轮镜刈鳟?,沒想到慈禧會突然駕臨,忙停筆準備起身笑迎。慈禧示意她不要起來,又吩咐她像平常一樣繼續(xù)作畫。
慈禧見繆嘉蕙仍然想起身,便一面叫左右按住她的肩膀,一面笑容可掬地說:“汝別起來,汝別起來!吾欲觀汝用筆也。”繆嘉蕙只好坐著繼續(xù)作畫,但終因太后在自己身邊未免神經(jīng)緊張、誠惶誠恐,她下筆也不像往常瀟灑自如了。慈禧看在眼里,心中明白,便吩咐道:“你也畫累了,就陪我說一會兒閑話罷了!”
慈禧見明著觀摩效果不好,便叫人暗中觀察繆嘉蕙的作畫時間,以便到時間悄悄地在她背后觀看。經(jīng)過幾十次的“偷藝”,慈禧果真學(xué)到了一些繆嘉蕙的獨道筆法,但距神仿還相差甚遠。
1918年,一代才女、77歲的繆嘉蕙去世了。如今云南省博物館還收藏有她的《三秋圖軸》、《花鳥牡丹圖軸》等名畫。
在今天,即使在昆明,已經(jīng)罕有人知這位大才女的才名,不得不說是昆明的一大遺憾??娂一酃示樱挥阱X局街148號中國銀行宿舍內(nèi),如今已不大看得出原來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