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濤
中圖分類號:G88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本文首先從缺乏了解與認識、學生身體素質較差、學生身體素質較差、教師教學水平較差四方面分析了高校跆拳教學的主要影響因素;然后就其影響因素分別從加強高效跆拳道理論學習和教學、加強學生的身心素質鍛煉、優(yōu)化高校跆拳道師資隊伍等方面論述了其教學優(yōu)化對策。
關鍵詞 高等院校 跆拳道教學 影響因素 優(yōu)化對策
跆拳道項目作為體育競技項目中的搏擊類運動項目,近年來受到廣泛的關注。2008 年北京奧運會后,跆拳道運動在我國開展得如火如荼,許多高校也開展了跆拳道課程教學。目前,我國高校中開展跆拳道運動主要以跆拳道中的品勢、搏擊、擊破等傳統(tǒng)跆拳道基本內容展開,學習的主要內容以腿法、格斗、防守等基本技能為主,大學生學習跆拳道不僅能夠鍛煉身體,加強身體對抗能力和身體素質,同時能夠使學生體會跆拳道中的拼搏精神和頑強奮斗的理念,通過對跆拳道的學習加強了對學生的精神熏陶和意志力的培養(yǎng)。
一、高校跆拳道教學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缺乏了解與認識
跆拳道是一項時尚前衛(wèi)的體育項目,大部分學生對其了解非常少,基本上均是從電視媒體上得到相關信息,缺乏基本了解與認識,導致學生存在著一定的錯誤思想,女生認為:跆拳道會讓腿變粗,影響身形;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跆拳道就是對打,在剛學的時候,經(jīng)常帶有畏懼心理。由于學生的了解與認識不足,導致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除此之外,有些學生認為:跆拳道學生難度非常大,需要具備很高的技術,不容易掌握,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
(二)學生身體素質較差
跆拳道是一種激烈的對抗運動,學生一定要具備相應的身體素質,這樣才可以保證學習的有效性。現(xiàn)階段,大部分學生均是獨生子女,普遍存在著身體素質較弱的問題,導致在學習跆拳道的時候,降低了學生的掌握速度與程度。有的學生因為身體柔韌性、協(xié)調性較差,導致其動作不到位,無法全面掌握動作要領,進而降低了教學效果。
(三)學生心理素質較差
目前,學生個性均比較強,不能吃苦耐勞,缺乏良好心理素質,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經(jīng)常出現(xiàn)消極心理,部分學生在學習跆拳道的時候,一聽到實戰(zhàn)對抗,就會害怕,并且在進行實戰(zhàn)練習的時候,因為怕疼,經(jīng)常不想練或者少練,在相互踢靶練習的時候,只要對方力量稍微大一些就不按照要求進行練習,還有一些學生存在著偷懶的情況,只是隨便練練,進而影響了學生學習效果,甚至出現(xiàn)動作變形的情況。
(四)教師教學水平較差
學生學好跆拳道的前提就是教師的科學指導,但是,部分教師缺乏合格的業(yè)務水平,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系統(tǒng)的訓練,缺乏對動作要領的掌握,這樣也就降低了教學水平,無法達到教學要求。同時,因為教學不夠標準,導致學生掌握的動作也不標準,降低了教學效果。
二、高校跆拳道教學的優(yōu)化對策分析
(一)加強高效跆拳道理論學習和教學
跆拳道中的禮儀和精神是跆拳道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擯棄傳統(tǒng)跆拳道教學中的重視技巧輕視理論的觀念。在跆拳道學習伊始,就應當進行系統(tǒng)的禮儀訓練,讓學生充分領會禮是跆拳道運動的精髓所在。跆拳道練習雖然是以雙方格斗的形式進行,但是不管它怎樣激烈,比賽雙方都是以提高技藝和磨練意志品質為目的,所以在雙方各自內心深處都必須持有向對方表示敬意和學習的心理。通過跆拳道中的理論學習加強學生的克己和忍耐精神,培養(yǎng)學生不屈不撓的精神品格,達到跆拳道學習的精神目標。
(二)加強學生的身心素質鍛煉
針對跆拳道運動而言,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力量,只有學生身體素質達到了相應的標準,才可以保證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因此,一定要加強學生的身體鍛煉。同時,教師一定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具備堅強的意志品質,接受跆拳道對抗實戰(zhàn)練習的方式,進而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完善高校跆拳道教學與訓練的硬件設施
硬件設施是高校跆拳道教學的物質基礎,是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學與訓練水平的必要條件。高校的跆拳道教學中,要有專門的場館、場地和專業(yè)的訓練器材、訓練服裝等。高校應當加大跆拳道教學的投資建設力度,科學布局,合理調配資源,將跆拳道訓練場館與其他場館資源共享,訓練設施合理共用,并合理調配各個班級的課程安排,實現(xiàn)師資資源和硬件設施利用最大化,通過硬件支持,使跆拳道運動在高校能夠健康發(fā)展。
(四)優(yōu)化高校跆拳道師資隊伍
教師是高校跆拳道發(fā)展的主導因素,高校跆拳道應當重視教師的積極主導作用。教師作為高校跆拳道教授的主體,教師的水平和對跆拳道運動的理解以及跆拳道精神的水平直接影響學生跆拳道學習水平。因此,應當經(jīng)常性地針對高校跆拳道教師或體育教師制訂跆拳道專業(yè)訓練和專業(yè)理論培訓課程,提高體育教師或專業(yè)跆拳道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戰(zhàn)水平,定期組織有經(jīng)驗的跆拳道教師或運動員進行理論交流和技術交流,提高教師水平。例如,清華大學經(jīng)常組織奧運冠軍或專業(yè)跆拳道運動員來學習做交流活動,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整體水平。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高校跆拳道教學中,一定要與時俱進,分析學生的分體差異,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改革教學方式方法的基礎上,提高跆拳道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跆拳道的學習過程中體會跆拳道的精髓。
參考文獻:
[1] 孫群.影響高校跆拳道教學的相關因素和優(yōu)化對策研究[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4(03):150-151.
[2] 蘭孝國,李萍.高校跆拳道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優(yōu)化對策探討[J].運動.2013(05):114-115.
[3] 林海沒.論影響高校跆拳道教學的主要因素及優(yōu)化對策[J].科技展望.2015(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