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勇+++++李春惠
如果能給我一天的光明,那就太奢侈了!一天24個小時,1440分鐘,86400秒,這么算,時間好像被拉長了……
如果能給我一天的光明,我不會告訴任何人“我能看見了”,不然親朋好友噓寒問暖呀、圍觀驚嘆呀,太耽誤寶貴的時間了……
如果迎面有同事走過來,我就打招呼:“嗨,你今天看起來心情不錯呀!”他一定表情難過而語氣卻假裝輕松地回答:“對!就你是用心看我們的??茨阊劬α亮恋模傆幸惶炷銜匆姷?!”……
——摘自盲人女教師劉芳散文新作《假如給我一天光明》
在黑暗中抓住光明
劉芳,生于1970年,祖籍湖北,5歲時和母親跟隨父親支援貴陽三線建設來到白云區(qū)。22歲時,她成為白云區(qū)第三中學的語文教師。
劉芳有點夜盲,到1997年,眼前晃起了“水波紋”,一紙命運判決從天而降——不治之癥。醫(yī)生說,這叫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發(fā)病率只有百萬分之一。那年她27歲,在貴陽市白云區(qū)第三中學工作5年,跟相愛的人結(jié)了婚,兒子剛8個月大……她的視力一年比一年模糊,到2007年,她完全被黑暗包圍。
初見劉芳,很多人不相信她是個盲人。在家,她掃地、洗衣服、炒菜、在跑步機上鍛煉,動作熟練得幾乎與常人無異。借助盲人軟件,她發(fā)短信比很多明眼人還快。在學校,她可以獨自走近百米,下兩層樓,轉(zhuǎn)5個彎,輕松找到公廁。很少有人了解,這些年她是怎樣挺過來的。不知有多少次絆倒、磕傷、撞墻、燙出水泡,現(xiàn)在她小腿上還滿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傷痕。絕望、沮喪,她甚至想過放棄,但轉(zhuǎn)念一想又釋然了:“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生活不能改變,就改變自己對生活的態(tài)度?!备钊朔Q奇的是,她教的班級語文成績不僅沒有退步,反而出了兩個語文單科中考狀元,在白云三中至今無人超越。
一個盲人要想留在講臺上,無疑要付出超過常人幾倍的努力。劉芳寫板書,有時會寫歪,有時會重疊到一起。一次,她沒留意走到講臺邊緣,一腳踏空,摔到垃圾桶上。為了教好書,劉芳把初中3年的文言文全部背了下來,幾大本厚厚的講義也全都裝在心里。視力越來越差,課卻講得越來越好。說、學、逗、唱,她幾乎變成了相聲演員,課堂上充滿歡聲笑語。她能用耳朵批改作文:學生朗讀,她和全班同學一起即時點評。學生越來越喜歡她,聽說她可能不再擔任班主任,學生們跑去哭著求校長:“一定要把劉老師留下!”
給學生打開一扇心門
從2008年起,校長交給劉芳一份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給學生提供心理咨詢。
劉芳把自己的工作概括成4個字——用愛傾聽。在她建立的“成長檔案袋”中,學生塞進了各種各樣的紙條,把不愿告訴別人的“秘密”向劉芳傾訴——“我無法克制住對她的好感,不知如何是好?!被蛘?,“今天,最疼愛我的奶奶去世了,我想堅強一點,可是怎么也止不住淚水?!边€有,“現(xiàn)在的養(yǎng)父母對我恩重如山,但我漸漸長大,突然很想回到親生父母身邊……”
讓一個盲人去寬慰明眼人,這的確很少見。不過,任何人面對一個比自己更需要幫助的柔弱女子,再難的事也該想通了吧?劉芳不止一次收到這樣的留言:“是您,在我心里點亮了一盞燈?!?/p>
2009年的一天,年輕老師章玉嘉向劉芳求助:“我們班有個女生想自殺?!?/p>
劉芳找到那個女生,她一伸手,摸到了女孩纖細手腕上厚厚的紗布。這個文靜的小姑娘來自一個重組家庭,她覺得自己是個多余的人。
劉芳用一塊布蒙上她的眼睛,說:“你就這樣跟著我一天,試試我是怎樣生活的。”
一天之后,劉芳問:“容易嗎?”“不容易。”“我天天都是這樣生活的。我都能好好活著,你有眼睛,漂亮又可愛,完全可以比我活得更精彩,為什么要放棄自己呢?”被打開了心門的小姑娘,眼淚大滴大滴落在劉芳手上。
做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
劉芳唯一的遺憾是,不知道兒子長得什么樣。她最后一次看清兒子阿牛的臉,那時阿牛才七八歲,現(xiàn)在都讀大學了。
盡管能摸到兒子的鼻子、嘴巴,劉芳卻只能想象,他長得帥不?黑不?她遺憾沒能親眼看到兒子的成長,更遺憾沒能給兒子像其他媽媽那樣的照顧。
從五六歲起,阿牛每天早上都是先送媽媽上班,然后自己再去上學,風雨無阻。那時在白云區(qū),常有人看到這個場景:一個小孩子牽著媽媽的手,左右張望著過斑馬線,有車,他就說:“媽媽不要動?!笨梢赃^了,就喊:“媽媽快跑! ”
“我媽媽是個很平凡的人,但是做了很不平凡的事?!痹谧魑闹校⑴懙?,“媽媽的眼睛看世界是黑暗的,可她的心在什么地方都會發(fā)光?!?/p>
劉芳愛讀書,她讀小學五年級時寫了第一首詩,后來在報刊上發(fā)表過一些小作品。電腦裝了盲人軟件后,經(jīng)常敲點東西成了她最大的樂趣。令人驚嘆的是,她先后完成了兩部長篇小說,一部17萬字,一部28萬字,其中一部已經(jīng)出版。
2011年7月,劉芳和一些年齡相仿的同事去外地參加培訓,閑談間,大家談起了共同的青春歲月。有人建議:“你也寫寫我們的青春唄?!蹦峭恚瑒⒎际吡?,經(jīng)歷過的人生風雨如海嘯般涌上心頭。一張張遠去或變老的面孔,一群群來了又畢業(yè)離開的學生,校園里每個角落,大山里的偏遠村莊,那些歡笑、那些淚水……回到家,她打開電腦,一口氣寫了2000多字……
此后,劉芳在教課、做家務、督促孩子寫作業(yè)的間隙,每天都堅持寫作,順暢時一天能寫5000字。這部歷時8個月寫成的《石榴青青》,展示了一群“70后”年輕教師堅守西部農(nóng)村的酸甜苦辣,80%以上的內(nèi)容是真人真事。
在小說的前言,這個被稱為“中國大山里的海倫·凱勒”的女子寫下這樣一句話:“一條河,在地面奔騰時是一條河,在地下流淌時還是一條河,最后它們都奔向了大海,在那里它們的靈魂是平等的?!?/p>
劉芳的事跡震撼人心、感動社會。2008年,劉芳獲得貴陽市“五一”先進勞動者和貴陽市“十佳師德標兵”稱號;2008年9月,她獲得“大山脊梁——感動貴州的教師們”十佳教師獎;2009年,她獲得“全國優(yōu)秀德育課教師”稱號;2010年,她被評為貴陽市白云區(qū)“愛崗敬業(yè)先進個人”;2011年,她被評為貴陽市道德模范;2013年,她獲“中國好人榜”提名;2014年,她被評為首批“貴陽市好老師”。
劉芳說:“是愛的力量讓我堅持到如今。我從事的是自己熱愛的職業(yè),周圍許多人的扶持給了我很大的精神安慰,我選擇做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用愛溫暖學生、回報社會!”